关羽在襄樊之战中阵亡,那么曹操、孙权又有谁战死?说了太难听了
关羽乃是三国的一员大将,被后人称为“武圣”,与“文圣”孔子并驾齐驱,可见其在朝廷与百姓中的威望。关羽忠心耿耿,曹操百般诱惑也无济于事,终于回到了刘皇叔身边。他的实力很强,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杀死了无数的将军。
关羽平生仅有一次战败,就是在这一战中丧命。
襄樊之役是关羽最辉煌的时候,但也是他的死期:襄樊之役,关羽以“水淹七军”之名,一举奠定了华夏的声望,只可惜关羽当时得意忘形,心高气傲的他,被吴、曹两个人暗算,最终丧命。襄樊一战,关羽战死,实在是太可惜了,曹操和孙权都有谁战死?说出去,实在是太丢人了。
骄横跋扈,七军覆没
自从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刘皇叔这个做草鞋的人,在兄弟们和谋士们的支持下,渐渐发展起来,到了年,他已经有了三分天下的能力,自立为王,封关羽,张飞,马超,黄忠为四大大将。
关羽知道后很不爽,说:“男子汉不能与老兵相提并论!”在关羽眼中,黄忠这种老头子根本不是他的对手,直到费诗的劝说,他才答应下来。
关羽虽然是个骄傲的人,但他的能力却是毋庸置疑的,蜀汉名将中,能够和关羽相提并论的,屈指可数,而关羽在襄樊之战中,也是立下了赫赫战功。
关羽奉命镇守荆州,魏吴两国不敢逾越雷池半步,为配合刘备向汉中进发,关羽安忍受不了孤独,率领大军向曹魏襄阳、樊城发动了“襄樊之战”。
关羽率领三万大军,以一敌众,以少胜多,关羽借汉水大水,制造了一场水灾,曹魏五万余人马折损,曹魏元气大伤,关羽也因此名动华夏,各方势力都向关羽靠拢,这也是关羽人生最辉煌的时候。
自负而死
关羽的势力很大,孙吴两国都有所顾忌,荆州本来就是孙吴的天下,孙权却要臣服于他。更让孙权愤怒和不甘的是,他一直在努力结交关羽,希望能和他联姻,但关羽却把他狠狠地训斥了一顿,孙权虽然软弱,但毕竟是一国之主,关羽只是一个异邦的将领,居然还敢如此嚣张,这让孙权很是愤怒。
这时,吕蒙出了一条计策:“羽忍之勇,立下大功,虽意高,却要向北进发,不与我为难,若有病痛,则不能防备。今日出其不意,便可将他擒住。”
孙权一开始听到这个计划时还有点迟疑,因为吴国没有足够的将领,也没有能力对抗关羽,之后关羽未经孙权同意,私自征用吴国的粮草,孙权终于忍无可忍,在吕蒙、陆逊的鼓动下,秘密与曹操勾结,共同对付关羽。
孙权要从后面动手,曹操则是另有打算,他秘密派人去向关羽告发魏和吴的勾结,关羽在虚虚实实的情况下,也变得迟疑起来,终于给孙权可乘之机,吕蒙派人去笼络关羽的心腹,骄傲的关羽在四面受敌之下,最终身首异处,孙权将他的头颅献给曹操。
由于关羽的声望很高,他的首级和尸体都被安葬在魏、吴、蜀,关羽“头枕洛阳,身躺当阳,神魂归家”。
曹军溃不成军,兵败如山倒
襄樊之战,关羽阵亡,令人惋惜,也让蜀国元气大伤,不过曹操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襄阳、樊城的驻军,加上后面的增援,前后加起来,起码有五万,关羽以三万“水淹七军”,此战,曹将军于禁所率七军全军覆没,曹操虽然兵强马壮,但在这一仗中,曹操的死伤明显要超过蜀军。
现在,曹操损失了一位将军。庞德在曹操麾下也算得上是一名悍将,不论武功有多高,光是在襄樊的时候,就令关羽十分畏惧。
《三国志》有这样的记载:“与羽对敌,羽中箭。时德经常骑着白色的骏马,被羽军称为“白马将军”。
以关羽的武功,竟然被庞德打伤,可见他的心狠手辣,不过庞德在关羽手下吃了大亏,关羽惜才想要投降,但是庞德却不肯投降,最后被关羽一剑斩杀。
于禁率领七军,最终向关羽投降,这位于禁也是一名身经百战的武将,在官渡之战中也立下了汗马功劳,不然也没有资格执掌七军,于禁的归降对曹操而言,也是一个巨大的损失,而于禁本身就是一名降将,后来虽然逃回了曹魏,但曹丕并不喜欢他,最终还是郁郁而终。
另外,也有因为“内讧”而战死的将军,如董衡、董超等,都是在庞德的手中被击毙的;于禁连降曹的故人昌豨都被他所杀。曹操看似是最终的胜利者,但他也因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赢得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吴将病死,怀疑是因果报
若说曹操之战的胜负不算什么,孙权之败可谓是奇耻大辱,且不说孙权在背后使了什么卑鄙的手段,就连他麾下的大将,也是死伤惨重。吕蒙是曹抗蜀的主谋,他刚刚杀死关羽,然后就病倒了,虽然孙权对他照顾有加,但吕蒙毕竟只有42岁。
孙皎乃是孙权的表哥,又是围剿金国的一员大将,只比吕蒙稍逊一筹,吕蒙为都统,孙皎为辅佐。只是孙皎在襄樊一战之后,也莫名其妙地病故,史书中并无具体的记载,不过作为孙权的亲哥哥,他的年纪应当也不会太大,所以才会如此年轻。
蒋钦在吴国也算得上是一员大将,早年跟随孙策,立下了大功,孙策去世后,孙权继承王位,蒋钦对孙吴忠心耿耿,在剿灭荆楚的时候,他带领水军进入沔水,作为主力,但在归朝途中病逝,这位江表的猛将也因此而丧命。
吕蒙,孙皎,蒋钦,这三人都是孙权麾下的重臣,他们三人虽是襄樊一役的胜利者,但在大战之后,也是卧床不起。这引起了很多人的猜测,说他们是因为关羽被杀,才会落得这样的下场,作为一名将军,不在战场上,却莫名其妙地病死了,这实在是一种耻辱,也让吴国失去了主心骨,最终被曹魏统一。
总结
关羽是三国时期的一员大将,虽然有些骄傲,但却是他的致命弱点,得罪了孙权,破坏了诸葛亮的“隆中对”,最终酿成了一场灾难,虽然让人惋惜,但也让曹操和孙权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曹操损失惨重,孙权将军莫名其妙地病逝,这是何等的耻辱,魏、吴看似大获全胜,实则元气大伤,吴国更是岌岌可危,最后不得不为别人做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