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之楚:荆州“活关公”
一
三国时期的名将关云长,策马横刀,征战群雄,真是无人不知晓,无人不敬慕。温酒斩华雄、诛颜良杀文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刮骨疗毒、擒于禁、斩庞德等故事,个个经典,百听不厌。他被百姓视作忠、信、义、勇集于一身的楷模,同时也受到历代朝廷的褒扬,清代奉他为“忠义神武灵佑勇威显关圣大帝”,并尊他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他还被誉为“战神”、“关圣帝君”,佛教称他为伽蓝菩萨。
不管是历史、野史记载,还是文学作品中的塑造,论武艺、论战功、论德行,绝少有被称作“活关公”的。京剧表演艺术中,民国时也只有王鸿寿、李洪春两人因舞台形象刻画神似,被人们称赞过“活关公”。今天我要介绍的这位曾是省立六中的学生,后来成为国民党著名将领,历任第二十六军军长、第三十集团军副总司令、第七绥靖区司令,他就曾被誉为当年把守荆州的“活关公”——萧之楚。
萧之楚(--),字景湘,牡丹区吕陵镇萧老家村人。祖父萧金峰学识渊博,曾自设私塾教育乡梓。其父萧于澧为当地自耕农户,家境还算殷实。萧之楚自幼在村塾读书,后入县小学堂,年至年,就读于山东省立第六中学。民国初年,国难频仍,百姓疾苦,萧之楚未及毕业即选择辍学,毅然投笔从戎。
战乱年代,能安心在学校读书,需要非同寻常的耐力和韧性。越是一腔报国热血,越得守住当下的冷板凳,既然怀抱科学救国的远志,就必须脚踏实地,刻苦学习。而国难当前,心如火焚,投笔从戎,自然多了一份慷慨与悲壮,或许他们认为学习书本知识是“远水不解近渴”,不如直接奔赴战场来的爽快与过瘾,萧之楚就属于后者。所谓英雄不问出身,位卑不忘忧国,不管是文道还是武道,只要是坚持走为国为民的正义之道,都值得称道。
年,萧之楚入陕南镇守使署,后入北洋陆军第十五混成旅当兵。因为人忠厚,作战英勇,又具有中学文化,很快受到长官器重,并被推荐到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讲武堂深造。这所学校的前身是“通国陆军速成学堂”,也是清政府在保定设立的第一所全国性军官学校,蒋介石、吴佩孚、李济深、孙传芳等人都曾在此学习。
年袁世凯任中华民国总统后,在原址开办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成为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正规化高等军事学府,民国著名军事家蒋百里曾在此任校长。学校厅门两侧有副楹联,上书:
“尚父阴符,武侯韬略,简练揣摩成一厅;报国有志,束发从戎,莘莘学子济斯望。”
由此可见学校的育人宗旨。这里培养出陈调元、叶挺、蒋光鼐、陈铭枢、张治中、傅作义、陈诚、白崇禧、胡宗铎、蔡廷锴等卓越的抗战名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与后来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创办的黄埔军校并称“中国军事家的摇篮”。萧之楚毕业后入国民联军第二军第八混成旅担任营长,旋即提为团长,不到一年晋升为第十六师第三十一旅旅长。年3月,任冯玉祥西北军第一师师长。这一年,萧之楚才刚三十岁,青年得志,堪比历史上的周瑜、陆逊等人了。年初,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四十四师中将师长,并兼任陆军第十军副军长(军长徐源泉)。萧之楚具有专业的军事理论,又有实战经验,治军有方,所辖四旅、十一团装备先进,各种弹药充足,战斗力极强,一度被视为当时中央军最强锐的劲旅。在蒋、冯、阎中原大战中,萧之楚率部大败西北军刘汝明等部,立下首功,后被擢升第二十六军军长,所率部队成为蒋介石的王牌军。
年4月,萧之楚率部参加震惊中外的长城抗战,在古北口战场与晋军商震三十二军、中央徐廷瑶十七军并肩作战,同日寇第八等师团展开了惨厉的厮杀,血战三昼夜,双方死伤惨重。长城抗战中另一战场喜峰口一战,至今让日本人胆颤,当时率领大刀队砍日军头颅如剪春韭的将军,就是菏泽人赵登禹。看来“曹州自古多猛夫、壮士、豪侠”这句话真是不假。
二
八年抗日战争中,国民党确实打下了很多场著名战役,像张自忠的临沂大捷,重创日本坂垣师团;李宗仁指挥几十万人血战台儿庄;杜聿明组织淞沪会战,取得昆仑山大捷;卫立煌指挥著名的是忻口战役;傅作义取得百灵庙大捷、五原大捷;王耀武参加南京保卫战、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等,他们都是在正面战场指挥战斗,强有力地打击了日军侵略者,大多是一战成名,并因此步入国民党十大抗日名将之列。萧之楚的部队以勇猛著称,他的名声却是一仗一仗打下的。抗日战争中,他先后参加凇沪战役、武汉会战、浙赣会战、宜昌西岸会战等大小二十余战。年9月,萧之楚奉令率二十六军参加淞沪会战,以其主力四十四师(师长陈永)全数投入战场,此役四十四师奋勇杀敌,建功至伟,军长萧之楚、师长陈永各记战功一次。年调第五战区,参加武汉会战,又立一级战功,并受陆海空军甲种一等勋章。年冬季参与鄂东战役后,受军委“最为勇敢”记功状。
年,萧之楚率部驻守宜昌,并兼任长江上游江防副总司令,兼宜昌警备司令、宜沙防空指挥官等数职。宜昌与有“七省通衢”之称的襄樊,自古都是南下川鄂的咽喉。萧之楚率领官兵苦练杀敌本领,严密布防,阻止日军沿江侵入。同年春,冯玉祥将军视察,对二十六军的防务给以高度评价,对官兵讲话时,把萧之楚比作当年镇守荆州的“活关公”。
年“枣宜会战”中,日军以一个师团的兵力突袭曹家畈,欲以此取道威逼重庆,萧之楚利用长江两岸山势险峻的优势设下伏兵,布下口袋阵,诱敌深入,指挥官兵全歼日军,军民欢庆数日。之后又指挥二十六军参加宜昌会战和第二次长沙会战,屡立战功,被授予“华胄荣誉勋章”,五月再授颁“忠勤勋章”。年,第三次长沙会战,萧之楚与各友军联合歼敌六万五千余众,消息传出,举国欢腾。萧之楚以一级战功荣获“宝鼎勋章”,后又获得国民政府颁发的“云麾勋章”、陆海空甲种一等勋章和“胜利勋章”各一枚。蒋介石在每月例行的“总理纪念周”大会上,予以亲口褒扬,赏赐更兼及萧之楚父母子女,真是为将者毕生难有之殊荣。
文人习惯用“著作等身”来炫耀自己的成绩,而军人显现荣耀的最好方式应是“勋章满襟”吧。自古士卒有“醉卧沙场君莫笑”的狂放,也通常有“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长恨;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慷慨,也通常有“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遗憾;有“黄沙百战穿金甲”的豪迈,也通常有“马革裹尸还故乡”的悲壮。所以像萧之楚这样身经百战,功成名就,又能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的,真是令古今英雄所羡。
三
萧之楚多年在军中充任要职,但他从不以高官自居,忠心爱国,勇于杀敌,重信重义,治军严格,又能体恤部下,受到官兵的一致敬重。他不抽烟、不纳妾(这一点也颇有关公之风),原配夫人王氏年病殁后,方娶杭州人陈曼侬为妻,其子女七人居于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和南非诸地,事业各有所成。
其次子萧逸是著名的台湾新派武侠小说家,他的祖籍是山东菏泽,故与祖籍是浙江海宁的金庸并有“南金北萧”之说。《铁雁霜翎》《七道彩虹》《含情看剑》《马鸣风萧萧》《甘十九妹》《笑解金刀》等都是他的代表作,因他在小说中注重人物情感关系的描写,所以人称“情侠”。萧逸坚持武侠写作40余年,他说,“武侠的灵魂是尚武的精神与悲天悯人的情怀。没有侠,光是武,那就等于一群流氓打架,那有什么分别?没有情怀,你别写武侠,写爱情小说好了。”
武侠小说家萧逸
萧之楚在血与火的战场上叱咤风云,其忠信义勇为世人称赞;萧逸在虚拟的江湖里匹马纵横,以英雄的侠骨柔情受到读者的追捧。虽然他们的人生实虚不同,但其中所折射的精神底色与内蕴的浩然正气是相同的。
年,萧之楚曾在老家修建一所私人宅院——萧家大院(今菏泽军分区干休所内),占地面积平方米,青砖黛瓦,彤门朱户,古色古香。年,政府拨付专款对萧家大院进行修缮维护,使它成为目前菏泽城区具有代表性、保存完好的民国时期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和人文价值。
萧家大院一隅
历史会黯淡时光,还是流走的时光会黯淡历史?现实的建筑真的能留住过往吗?文字之外还有让故事鲜活的方式吗?想起杨慎《临江仙》中的句子,也是《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而今谁会为谁再备一壶浊酒,于春风抑或秋月之下,慷慨论英雄,激昂谈古今,豁然而颜开,怆然而泣下。
虽然“昔人已乘黄鹤去”,但此地仍有人对他的传说好奇;纵然晴川历历,芳草萋萋,日暮之时,仍需要有人清楚这里曾是谁的乡关。
董晓康,笔名继康,中国致公党党员。现为菏泽一中语文教师;山东省经典诵读骨干教师;全国中学生诵读大会优秀指导教师;海峡两岸高中生辩论赛优秀指导教师;山东省中学生演讲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山东省“国学小名士”电视大赛指导教师;菏泽诗词协会会员、朗诵艺术协会会员;“春天送你一首诗”品牌文化活动策划导演;“在水一方”文学网站版主、文学社指导教师;醒湖诗社发起人。诗、词、散文、小说作品散见各级报刊,已出版历史文化散文集《菏泽一中的前世今生》,诗集《有没有读首诗的时间》。
icao(月下千里草)
新浪微博:继康
专注原创,欢迎儿童白癜风的治疗治疗白癜风哪里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