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
首页
襄樊简介
襄樊地点
襄樊市场
襄樊要闻
襄樊发展
襄樊天气
襄樊旅游
襄樊信息

中箭专业户关二爷,襄樊之战被魏军毒箭暗算

在三国中,关羽是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万人敌秒杀王”,同时也是整个三国中中箭次数最多的“中箭专业户”。而反观其他五虎上将诸如张飞、赵云、马超等却从未中箭,不仅是因为他们的躲避技能高超,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使用的是重量相对较轻的枪矛之类武器,比起关羽势大力沉的大刀来说,确实比较容易躲闪箭矢。这是因为这些原因,关羽才成了三国中的“中箭之王”,关羽一生中箭无数,最严重的一次还要数在襄樊之战中被魏军毒箭射伤那次,最后幸好是请华佗前来刮骨疗毒,才解了箭毒。究竟关羽中的毒箭是什么毒呢?下文将进行仔细分析。

纵观关羽的一生,他的中箭次数确实比较多,已经可以说是三国武将中被弓箭暗算次数最多的人。第一次是在过五关斩六将之时被小将韩福放冷箭射中左臂;第二次是长沙之战时被黄总射中了盔樱,如果当时不是黄总故意放水估计关羽就要被射杀了;第三次是与庞德单挑时被庞德一箭射中额头,幸好当时关羽的头盔质量好极大地削减了箭的力道,才不至于被爆头;最后一次中箭也是在襄樊之战时被曹仁手下弓箭手释放毒箭射中,左臂再次受伤。

关羽的前面几次中箭都算侥幸,因为箭上没涂毒,但最后一次就没这么幸运了,阴险狡诈的曹仁下令让弓箭手放毒箭射中关羽,虽然毒性不足以致命,但却给关羽带来了无尽的煎熬。中箭后的左臂疼痛不已,特别是遇上阴雨天气更甚,迫于无奈,关羽只好差人请来神医华佗为其疗伤,这才治好了箭伤。

究竟关羽中的箭毒是哪种毒药呢?关羽中箭后还能回营疗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说明中的不是致命毒箭,首先就可以排除几种致命毒药。第一种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见血封喉,古代打仗时,弓箭手经常会把见血封喉树的汁液涂在箭头上用来射击敌人,这种毒素沿着血管传输速度极快,所以说一旦被这种毒箭射中,那肯定是当场暴毙无法抢救了。明显关羽中的不是这种毒箭,不然连回营疗伤的机会都没有。

第二种是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经常使用的动物毒素,这种毒素是由牛角蜂和七里蜂等毒蜂的毒素混合调制而成,人一旦被粘上这种毒素的弓箭射中,最多也是撑不过一天就毒发身亡了。当时关羽是中箭后才派人去请华佗,当时的交通条件落后再加上是战乱纷纷,华佗大老远的赶来少说也要花上十天半个月的时间,要是关羽中的是致命的动物毒素,等华佗赶到时人早就凉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古籍推断,射中关羽的毒箭很有可能是涂上了乌头毒。虽然这个说法目前还没有被得到证实,但却有个明显的漏洞,那就是古代乌头毒的主要使用范围是在酒或食物里下毒用以毒害他人,乌头毒只需用量很少便能产生致命效果。很明显不存在箭头上少量使用乌头毒射中敌人,以此来慢慢煎熬中箭者的说法。而且当时魏军是抱着要射杀关羽的想法在放箭,既然能使用乌头毒箭,为什么不直接采取足以致命的用量呢?

结语:

综合分析之后,关羽中的毒箭上很有可能是涂上了“金汁”,通俗点理解就是粪水。古代的弓箭手在开战前夜一般都会把箭矢浸泡在粪便粪水之中,粪便中的细菌和有害物质会把普通箭头变成带毒的箭头,虽然当场不致命,但却能通过慢慢腐蚀中箭者的皮肤,进而侵蚀到骨髓里面造成严重感染的方式来摧残伤者,中了这种毒时间长了轻则废掉一条手臂,重则可能感染破伤风进而丧命。所以这种廉价又实用的毒箭在古代战争中被得到普遍推广。

参考资料:

《三国演义》、《三国志》

如需了解更多有趣历史知识,欢迎大家订阅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ngfanzx.com/xfly/183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