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
首页
襄樊简介
襄樊地点
襄樊市场
襄樊要闻
襄樊发展
襄樊天气
襄樊旅游
襄樊信息

春节记忆跑驴,句容叫犟驴子

北京皮肤科专治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210403/8811277.html

跑驴,是春节期间开展的一种民间文艺形式、民间传统舞蹈。在句容,俗称犟驴子。

句容历史上有三次大的移民迁入,来自大江南北、全国各地的移民移居句容,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致使句容的民俗活动琳琅满目,丰富多彩,别的地方有的句容有,别的地方没有的句容也有,跑驴就是其中一项。

驴,像马,但比马小,耳朵和脸都较长,可供耕作、驮运和乘骑。句容耕作有牛,用不着驴,驴主要是驮运和乘骑。

跑驴源于当时的生活习俗。过去交通工具落后,缠上小脚的妇女出远门,常乘坐独轮土车或骑毛驴。作为乡间小路的交通工具,小毛驴比起独轮车更胜一筹,小媳妇回娘家、赶庙会骑着毛驴更轻松。民间艺人根据这一生活场景整理加工成舞蹈,有和谐、幸福、平安等吉祥祝福的含义,春节期间伴以社祭活动表演,用以烘托节日的气氛,祈求六畜兴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句容跑驴玩出名的是南乡的唐陵犟驴子。唐陵村位于茅山以西,是明《弘治句容县志》记载的古村落。清《光绪续纂句容县志》记载:唐陵,唐代一妃葬于此地,故名唐陵。唐陵地处磨盘山区,曾属磨盘乡,故唐陵犟驴子一度称磨盘犟驴子。磨盘乡并入天王镇后,唐陵村现属天王镇。

唐陵犟驴子始于清同治四年(),由河南省光山、罗山、商城与湖北沙市、襄樊等地迁徙句容的移民带入。句容南乡的很多人都是河南移民的后裔,河南移民定居句容,使得这一形式传承下来,成为每年春节、灯会民间文艺会串中的一个主要节目。

犟驴子的道具主要是“驴”,分驴头、驴尾两节。由竹子、竹篾扎成框架,经过裱糊而成,色状为黑白两色,大小近似真驴。表演时,“驴”系在表演者的腰间,下边用彩绸围起,外观如人骑驴背。

跑驴多数由两人表演,一人饰演媳妇“骑驴”,一人饰演丈夫赶驴,一般表演小两口赶庙会或回娘家的情景。

骑驴饰媳妇的由姑娘(或男扮女装)扮演,赶驴的演员则由能说会道的男子充当,装扮成形象滑稽的小丑。

表演者新媳妇“骑”在驴上,用脚步和身体的晃动表演驴的行走。赶驴人手持竹鞭,表演赶驴动作。锣鼓配乐,表演者随着锣鼓节奏起舞,做出上山、下坡、过河、跳沟等许多动作。

唐陵犟驴子突出表演驴的犟脾气,故称“犟驴子”。驴过沟时因上坡过河、路途遥远,十分劳累,于是脾气发作,赖在地上一动不动。赶驴人用推、拉、鞭打等动作,赶驴动身。驴则牵着不走,打了倒退,并蹶蹄子回击赶驴人,使赶驴人跌倒、翻滚。赶驴人急中生智,通过“顺毛”“抚摸”“抓痒”“逗戏”“喂草”等,略施小计,终使犟驴服帖,继续赶路。

唐陵犟驴子形式活泼,情节生动,颇有情趣,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通过演员夸张的表演,较为生动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情趣,抒发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深受群众喜爱。每逢春节,村民自发组织成一支队伍,走村串户于各家各户门前拜年,唱小曲。

犟驴子可以二人表演,亦可以多人多组表演。集体表演则讲究各种队形,队形忽散忽合,时而一字长蛇,时而首尾相聚成为圆形,时而穿插迂回,令人眼花缭乱,主要有二马分鬃、满天下、波浪、单锁链、双锁链、剪子股等队形。驴群与赶驴者组成了一个壮观的舞蹈群体,场面宏大、热闹非凡。中间加一些毛驴打架等情节,整个场面更加热闹欢快。

随着社会发展,时代进步,驴已不是代步工具,但“犟驴”作为民间舞蹈艺术的一种形式,并没有消亡。迎春灯会,文化巡游,节庆活动,百姓大舞台及民俗、非遗项目文艺展演,犟驴子频频亮相。

犟驴子道具不复杂,一支队伍需要人员不多,且拜年表演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因此,经代代传承,经久不衰。

目前,除唐陵外,其他一些村子也有在春节期间开展犟驴子表演活动的。锣鼓声中,为新春佳节带来欢乐喜庆,为人们保存了传统年味。

来源:百家号“x晓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ngfanzx.com/xfly/168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