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市,年前,成为楚都外港,爱国诗人屈原曾在此写下著名的楚辞《天问》,成为我国文人诗歌的发源地。江河湖道在此纵横交错,地处长江“天元”之位,自古为南北水陆要冲。江汉平原沃野千里,为鱼米之乡,为中国粮仓。
19世纪中期,沙市被英国人赞誉为“东方的曼彻斯特港”。年,沙市在《马关条约》中与重庆、苏州、杭州一同开放为通商口岸。年7月,“百年商埠”沙市成为全国第一个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城市,被誉为“江汉明珠”和“明星城”。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有一位上海青年来到沙市旅行,拍摄了一组沙市的风景照。这八十年以来,沙市经历了怎样的变迁?跟着小窝囊,通过这些老照片,再一次了解故乡……
《(雪景)沙市沙石》,此石为张可前遗物,清代末年被人放置到便河上,成为一道全国少有的“绝景”。(现沙石仍旧屹立在便河上,只可惜明代的便河桥已经没有了。)
年的《沙市宝塔》(现存)
《沙市金龙寺(雪景)》,金龙寺九龙桅杆毁于“文革”(医院、纯正街一带,已无遗迹。)
春秋阁(现存,在中山公园)
《荆沙汽车道》(疑似现荆沙路一带)
疑似章华寺(尚不确定)
童家花园(现沙市三中一带)
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回顾我们的故乡沙市的年漫漫历史……
在春秋战国时期,沙市为楚都纪南城的外港,名江津,在楚国的地位与如今天津在全国的地位相似。天津被誉为天子的渡口,江津指的是长江上最重要的渡口。
沙市第一名胜为江渎宫,又名三闾大夫宅,或者屈原故居,屈原的《天问》在这里写的。
在楚国,沙市就修建有运河,沟通长江与楚国都城纪南城,名为便河,为纪念稀世珍宝和氏璧的发现者汴和而命名。
在秦朝以后,沙市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为南北驰道与长江的交汇处,与如今武汉在全国交通地位相似,沙市属于水路要冲,走陆路、走水路都可以北去襄樊,南极潇湘,东西为长江黄金水道,可下扬州,可上四川。
三国时期,沙市芦花荡为诸葛亮三气周瑜处,为魏蜀吴三国交界处。若吴蜀联手,从沙市出兵北伐,则魏国灭,如今从沙市坐汽车北上许昌(曹魏老巢)只需要三四个小时。可惜,最终历史没有按照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规划的,从沙市北伐。最终“三分归晋”。
唐代李白、杜甫曾经长期居住在沙市。“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中的“江陵”指的是沙市。沙市始建于宋代的建筑有:龙堂寺(已毁,现凤台坊一带)等。
宋代陆游有诗云:“萧萧沙市雨,淡淡渚宫花”。沙市始建于宋代的建筑有:三清观(已毁,现北京路建行大楼附近),江渎宫(已毁,现江汉南路),普仰寺(今存,现沙市崇文街富阳巷)等。
元代:元代江陵县治设置于沙市,便河广场旁城隍庙遗址为元代江陵城西门(已毁)。又称“八蛮入口”。
在明代,沙市工商业就已经十分发达,公安三袁长期定居沙市,在沙市有他们的别墅砚北楼、卷雪楼。沙市为“独抒性灵”的“公安派”活动中心。明代沙市被誉为“琵琶多于饭甑,措大多于鲫鱼”,“琵琶“”指戏曲,“措大”指读书人。
在清代,沙市被誉为清朝最大的城市,在外国人中流传着“汉口天下口,沙市天下市”的说法。
清代末年《御香飘渺录》、《瀛台泣血记》的作者德龄公主曾经定居沙市。
清末沙市地方文人王百川曾创作《沙市志略》,记载沙市两千多年历史、及名胜古迹。
年,沙市在《马关条约》中与重庆、苏州、杭州一起开放为通商口岸。日本人看重沙市,英国人看重宜昌。但英国人将沙市誉为“东方的曼彻斯特港”,日本人则认为沙市港风景类似日本大阪港。
《沙市洋码头》
沙市在清代、民国被誉为“戏窝子”,是汉剧的发源地,汉剧大王余洪元是沙市人,他父亲可能是早堂面的发明者。
民国时期全国著名戏剧家余上沅是沙市人,他创作有《兵变》、《回家》、《塑像》等极具戏剧性的剧本,其中《兵变》为他在美国留学期间,看到中国报纸报道沙市发生兵变,担心父母、亲人,而用七天时间,四易其稿创作而成。但是《兵变》讲的是一个爱情故事,兵变仅仅是戏剧性的引子,这部戏又名《玉兰姐妹》。余上沅故居现在仍然保存在胜利街,故居第五重为一个戏台。
民国年间,沙市的商业十分发达,近十分之一的人口从事商业。近代工业以纺织业、面粉行业、棉花打包业为主,手工业比较发达,酿酒、织布等手工作坊也很多。
民国时期,大军阀徐源泉对沙市的近代市政建设做出过极大贡献,建成中山大马路、中山公园、体育场、高等法院等公共建筑,使用近百年。新沙路原名克成路,徐源泉字克成。
《沙市新马路》(疑似克成路,现新沙路一带)
《年9月13日荆沙受降》
中山公园的设计者为王信伯,这位大设计师是众多著名沙市近代建筑之父,晚年定居上海。
西洋楼(尚不清楚具体在何处)
《一条小路》(疑似现沙市中山公园内)
《沙市中山公园中山纪念堂》(毁于抗战期间,遭日寇炸毁,现已重建)
《沙市中山公园中正亭》(现存,今解放亭)
《沙市中山公园》
(上世纪70年代,中山公园曾短暂更名为“人民公园”)
年1月,时任国务院总理的赵紫阳到沙市视察,年7月,沙市成为全国第一个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城市。
八十年代飞机上看沙市(地点存疑)
沙市市市花为月季花,象征作为经济发展快速的轻工业城市的欣欣向荣,市树为广玉兰,为纪念历史上屈原曾在沙市用广玉兰的露水救助一个生病的小女孩。
沙市创造了众多知名品牌,包括活力二八,沙松冰箱,鸳鸯牌床单,荆江牌水瓶等。八十年代沙市为全国明星城市,各项指标全国名列前茅。其中就业率为99%以上。
沙市与日本会津若松市为友好城市,沙市建有会津若松园,里面广植樱花,见证两国友谊。
年10月沙市市、荆州地区、江陵县合并。
九十年代,沙市企业纷纷破产,沙市著名品牌消失殆尽,全国经济出现中部塌陷。湖北省经济出现武汉市“一屋突起,四周低小”的畸形布局。鄂中南中心城市、“明星城”、“江汉明珠”沙市从此在世界地图上消失了。
年7月1日通汉宜铁路,为荆沙首条客运火车,时速公里/小时。
相对而言,近二十年来,宜昌经济发展较快,宜昌迅速缩小与沙市的差距,并在多方面反超沙市,近年宜昌成为全省副中心城市。但纵观古今历史、地理,宜昌区位并不优于沙市,待南北向“荆荆铁路”建成后,与汉宜铁路形成十字交叉,沙市会逐步恢复其固有的区位优势,让我们拭目以待。
图
文小窝囊
照片
某位上海青年网络
更多有关故乡沙市的资讯:
震惊!一张图读懂沙市历史
《白话沙市志略》之序、凡例、沿革第一
《白话沙市志略》之山水第二、物产第三
《白话沙市志略》之“物产第三”
另外
“小窝囊与旅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