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升学宴(三)
----公开募集学费的手段
近年来,在许多农村地区,子女考上大学后举办升学宴已经成为一个习俗,同时也是农村家庭筹集学费的一个主要来源。
湖北襄樊市的小路(化名),现在武汉XX大学读大三,父母都是中学老师,她当年的升学宴上收到的礼金有1万多元,几乎是第一年学费的全部来源。河南濮阳某县的小谢(化名),父母都为普通工人,负担较重,当年她升学宴上的礼金也收了1万多元,解决了她第一年的学费,甚至生活费。
现在的农村家庭,有一定的人脉关系,升学宴上所收的礼钱在学费里占到了80%,甚至%。而对于一般的农村家庭,父母都在家务农,升学宴筹集的资金就很有限,客人主要为有限的几个亲戚,升学宴席成本低但规模小,一般4到8桌,每桌成本在元左右,按照血缘亲近,所收的礼金多少不一,每家平均礼钱为元。最后收到的礼钱大致能占到学费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有的甚至更少,但对于他们来说,仍然不亚于雪中送炭。
尽管升学宴所收的礼钱在大学学费中所占的比例不一,但很多家庭都将礼钱看成凑集大学学费的一个来源。在他们看来,举办升学宴一方面是喜庆,另一方面就是为了筹集学费,尽管现在有了助学贷款,但那终归是有利息的,能少贷一点就少贷一点。一些不想请客的家长也不得不举办升学宴,“不请不划算,大家都在请客送礼,你不请就只有亏本了。”
虽然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很突出的问题,但在农村,人们对大学生的期望仍然很高,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说法他们很难相信。“大学生挣大钱,月薪过万”,“大学生都坐办公室”,农村家庭还是认为上大学才能有出息,所以家里有大学生的父母借钱也比较容易,亲戚往往都比较慷慨,他们把大学生看成潜力股,不怕还不起债款,而且有的亲戚还有将来能沾点光的想法。
笔者认为:升学宴是一种公开募集学费的手段和礼尚往来的习俗,但只是解决燃眉之急,以后的‘人情债’不仅给学生带来巨大压力,对家庭来说,负担更重。
白殿疯能好吗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