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9来源:汉江网-襄阳日报
摘要:在三部小说中,王雄精心选择了汉水岸边的一座古城(襄阳)、一条古巷(马背巷)、一个古渡口(襄阳渡口)和一座古洲子(鱼梁洲),作为汉水文化小说的叙事载体,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幅汉水流域的美丽画卷和汉水流域民众的心态史和生存史。
本期嘉宾
王雄人民铁道报社党委书记、社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主持人:萧雨林
嘉宾名片:
王雄,湖北洪湖人,现任人民铁道报社党委书记、社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铁路作家协会副主席。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著有被称为“汉水文化三部曲”的长篇小说《阴阳碑》、《传世古》、《金匮银楼》,中篇小说集《男钱》、《丫头彩凤》,文艺理论专著《采访艺术论》,报告文学集《世纪寓言》等,共多万字。近日,外文出版社又隆重推出了他采写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速度——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纪实》。论道背景:
8月27日,由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共同主办的王雄“汉水文化三部曲”《阴阳碑》、《传世古》、《金匮银楼》首发式暨研讨会在共享国际酒店隆重举行。王雄先生的“汉水文化三部曲”5年曾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此次由作家出版社推出全新版。在三部小说中,王雄精心选择了汉水岸边的一座古城(襄阳)、一条古巷(马背巷)、一个古渡口(襄阳渡口)和一座古洲子(鱼梁洲),作为汉水文化小说的叙事载体,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幅汉水流域的美丽画卷和汉水流域民众的心态史和生存史。王雄先生被《人民日报》等媒体评价为中国第一位倡导和实践汉水文化小说创作的作家。
主持人:《汉江论道》,雨林有约。本期《汉江论道》再次“论道汉江”,更准确地说是论道汉水。欢迎我们的嘉宾和老乡——王雄老师,因为他一直把襄阳作为他的第二故乡。同时也要祝贺王雄老师,今天的首发式和研讨会开得非常成功。今天的论道既与王雄老师的小说创作有关,也有创作之外的话题。很多人都知道,王雄老师曾在襄阳工作、生活过18年,他的“汉水文化三部曲”就是在襄阳诞生,也是为襄阳而创作的。此外,他的散文集《汉水文化探源》,也多与襄阳有关。可能很多读者会有这样的疑问,就像襄阳市文艺理论家协会主席李宪国在研讨会上所说——是什么让王雄老师对襄阳这个地方这么感兴趣?他本是喝着洪湖水长大的人,为什么如此热爱他的第二故乡?首先,请王雄老师跟我们分享一下他与襄阳的“不解之缘”。
“襄阳是我的福地”
王雄:我在襄阳工作、生活了18年,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是在襄阳度过的,也因此对襄阳这座城市充满感恩,总想着回报这座城市。上世纪90年代,我在《文汇报》上发过一篇文章,就叫《我是襄阳人》。当时,我的大学老师看到报纸后专门打你不是洪湖人吗?怎么成了襄阳人了?
主持人:您是生在洪湖,在苏州上学,后来又到了郑州,现居北京,为什么唯独对襄阳文化,尤其是汉水文化如此钟情?您创作的动力是什么?
王雄:我创作的第一个动力是我的襄阳情结。我总以为襄阳文化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生活在襄阳的人是很幸福的。这不仅仅是因为襄阳有诸葛亮,也不仅仅因为杜甫的祖父是襄阳人,也不仅仅因为李白等大诗人都来过这个地方……我觉得贯穿中华民族脉络的东西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主持人:会上听中宣部政策法规室的金君善处长说,人民铁道报社食堂每周五的早餐是襄阳牛肉面。这天早上到的人比中午人多,而且来晚了就没有了。
王雄:是的。这其实也是文化的感染力。襄阳位于南北交会点,接受了很多外来文化,最终形成了南方人和北方人都能共享的襄阳文化,这其中也包括饮食文化。对此,我们应该有这个文化自信。
我的第二个强烈的动力就是我的感恩。襄阳有很多让我感动的人和事,我觉得应该回报这座城市。一个城市最大的竞争力还是文化,我们都应该为这片土地做点工作,留点名声。
主持人:这里我也想跟读者分享一下我的阅读感受。我用一天时间读了《阴阳碑》,这是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小说虽然写的是清末到民国再到解放初期这一段历史时期的事,但书中却把襄阳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包括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穿插了进去。而且,书中对于当时人们生活情境的描写刻画非常细致,具有很强的现场感、即视感。其实,对于小说创作而言,这是有些冒险的。穿插太多的历史背景,常常要打乱小说的叙事节奏;对注重情节紧凑的读者来说,过于细致的场景描写也往往会挑战他们的阅读耐心。这不能不说是王雄老师的“用心良苦”,他太热爱襄阳这座城市,太想把她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展示出来。结果是,他成功了,我想这是汉水文化的魅力。当然,也或许是王雄老师“早有预谋”,因为这样的文本,自然为影视作品的拍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底本,照着小说中的描述来搭景,就能非常真实地再现当时的历史情境。
如果你能看完这三部小说,你会感觉,襄阳的历史文化都浓缩在这“三部曲”里了。市政协副主席武保健在研讨会上说,在王雄老师的“汉水文化三部曲”中,汉水流域的民俗文化趣闻有种,家族庆典文化趣闻23种、佳节文化趣闻21种、饮食文化趣闻23种、民居文化趣闻11种、服饰文化趣闻14种、茶楼文化趣闻13种、戏曲文化趣闻12种等等。另外,还有历史事件件。因此,将“汉水文化三部曲”誉为汉水文化的百科全书也不过分。各种各样的文化,有历史文化,里面谈到诸葛亮的故事,以及李白、孟浩然到襄阳的故事;有民居文化,把那个时代民居的特点刻画得非常细致和精准;服饰文化、古玩文化等等,每一种文化都经过了深入的研究,描写得非常细致。好像没有他不了解的。
“对于汉水文化,要有自信”
主持人:您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汉水文化,当时襄阳的汉水文化还是一片无人涉足的领域。年,《阴阳碑》就在报纸连载,但汉水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在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引起襄阳人的共鸣。我们也是近几年才提出了“一城两文化”的概念,正式把汉水文化作为襄阳的核心文化之一。但直到现在,襄阳人对她的理解、重视、挖掘、传承还不够。您觉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像金君善处长所说,对于汉水文化,我们自己觉得拿不出手,没有什么物化的东西可以支撑起来?
王雄:对汉水文化重视不够,可能是它没有诸葛亮来得快。说汉水文化没有什么东西,那是我们认识不到位,同时也没有具体的措施。襄阳从古至今都很重要,我一直强调襄阳是汉水文化核心区,我们完全应该有这个自信。战国时候的四大河流中,就有汉水,刘邦定都汉中后,整个民族的发展都跟“汉”字有关。三国文化或是楚文化都只是一个固定时间段里的文化,只有汉水文化是贯穿整个襄阳历史的,也是贯穿人类命运的,是真正有持久力和永动性的。汉水文化的一个特征,就是“汇集性”,一代一代积攒下来,它的文化是交叠的,无休止的。襄阳在历史上的地位一直很重要,交通、商贸也非常发达。在唐代的时候,有一种钱币“会昌开元”,就是襄阳铸造的,当时襄阳的铸造业很发达。你说这种文化是放到三国文化这个筐里,还是楚文化这个筐?很多人对汉水文化缺乏自信,是因为没有了解,不熟悉。挖掘得越深,就越有自信。我为什么这么钟情于汉水文化,就是钻得越深越感觉她的清甜,如果只是浅尝辄止,可能是苦的。
“弘扬汉水文化,要有行动”
主持人:刚刚王雄老师谈道,对于汉水文化,我们首先是要有自信,然后是要有行动。在传承和弘扬汉水文化方面,我们应该怎样行动?
王雄:首先,从汉水文化的研究层面来说,目前襄阳还缺乏对汉水文化的系统研究,汉水文化到底对襄阳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应该包括怎么定位,起到什么作用。相比之下,陕西理工学院就有个汉水文化研究中心,出了大量成果。十堰也有汉水文化研究中心,有一拨人在思考这个问题,但是我们没有。湖北文理学院能不能成立一个汉水文化研究中心?再就是要善于发挥民间的力量。襄阳汉水文化研究的爱好者还比较多,比如拾穗者,这些年一直在自费研究汉水文化,如果给予他们积极的支持、引导,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再就是在弘扬汉水文化过程中要有整体思路。要真正把汉水文化作为旗帜,作为精神引领来研究、发展、总结,并使之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特别是旅游业。要打造汉水文化品牌。
主持人:对于汉水文化,要有自信,要有行动,再就是要有品牌。怎样打造汉水文化品牌?
王雄:我一直有个构想,就是把鱼梁洲打造成汉水文化的展示区,把三部小说中的东西放进去,一条巷子,一个码头,一个洲子,这样设计既可以建成民居博物馆,又可以建成商贸街,也可以作为影视基地。襄阳汉水沿线有很多民居,已岌岌可危,如果把一些很有特色的构建,比如房梁、石礅、木雕等收过来,往那一放,效果就出来了。花不多的钱就可以做到。到时会有一些看了小说或者影视作品的人,到这里来寻找故事。我们现在一些景点没有故事,没有故事的景点是没有持续的吸引力的。
再就是钱币文化,钱币各地都有,但襄阳的钱币很有特点。比如渡口的钱有一个标志,就是绿锈上面有沙子。此外,襄阳有一批钱币收藏者,我们完全可以建个汉江钱币博物馆。
陕西旬阳只是一个县,建了汉江航运博物馆,我们为什么不能建个码头博物馆?每个码头都有历史。要有这种文化意识,每年打造一个东西,累积下来就多了。这种事情,民间的积极性也很大,为博物馆捐东西大家都愿意,标上由谁谁收藏,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荣耀。
再就是从三部曲里面就可以编出很多文化小册子,饮食文化、民居文化、服饰文化、古玩文化、婚丧嫁娶方面的民俗文化……能分门别类整理出好多东西,不管是供学者研究,还是旅游开发,我感觉还是有点用的。
主持人:现在襄阳要重建万山公园。万山公园也是汉水文化的承载地。
王雄:建万山公园很有意义,万山在历史上很有名气。但要注重整体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主持人:我们要学会在“汉”字上做文章。今天做企业出身的席安全先生也提出了一些好的思路,比如我们可以打造汉水文化产业园、汉水文化民俗村、汉水文化风情小镇、汉水文化影视基地等,同时开发一系列汉水文化经济产品、文化旅游产品等,让汉水文化成为引爆襄阳文化产业的引擎。此外,在研讨会上,主办方也透露了目前有人想把这三部曲拍成影视作品。三部90集,如果拍出来的话,对宣传襄阳、宣传汉水一定会有很大的作用。现在已确定了要拍吗?
王雄:要拍。我的建议就是到鱼梁洲搭个实景,将来人们可以看着电影,或拿着小说来这里寻找故事。目前影视公司还在跟襄阳有关方面沟通协调。
主持人:今后在汉水文化的研究和文学创作方面还有什么计划?
王雄:今后在汉水文化研究的系统性方面还会做一些探讨,不仅要“探源”,还要探讨她未来的发展走向。要把汉水文化真正的精神内涵和外延勾勒出来,为其他学者提供一个研究的范本。
结束语:好的,再次感谢王雄老师的分享!在汉水之滨与王雄老师探讨汉水文化,是件很有意义也很让人受益的事情。汉水文化真的是一座“富矿”,里面有很多好东西,需要我们去挖掘、传承、弘扬和提升。我想,作为襄阳人,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汉水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并由此增强对汉水文化的文化自信。武保健主席也讲道,襄阳踞汉水中游,东西交汇、南北贯通,“汉晋以来,代为重镇”,是汉水流域最重要的城市,是汉水文化的核心区;而汉水文化也是襄阳最有特色、最有影响、最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它对襄阳文化的形成和走向至关重要。梳理和展示好汉水文化,对增强广大市民的文化认同感、归宿感和自豪感至关重要。同时,我也推荐大家读一下王雄老师的“汉水文化三部曲”,并通过这三部小说认识和了解它背后承载的汉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