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雾满拦江
来源
雾满拦江(ID:lwwuwuwu)
本文经授权转载,特此感谢!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谢谢!
(01)现在的中学生,每天拼考试,惨不忍睹。
以前的中学生,没这么惨——比现在更惨。
46年前,有这么位高中生——据他本人叙述,他们上课就是跳舞唱歌,挖防空洞,再就是把老师们揪过来,暴打一顿批斗之。
爽!
但这么幸福的日子,中学毕业就结束了。
当时毕业的中学生,有两条宽阔的大路可以走,一条是去农村种地,另一条是去工地扛石头。
中学生们不傻,知道去了农村,再想回城就难了。于是大家一起要求去工地——年,西安名高中毕业生,排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唱着激昂的歌子,奔赴襄渝铁路。
到了工地,孩子全都吓傻了。
那巨大的石头,得用人力搬扛。这个……这个跟批斗老师们比,可惨多了。
惨也没办法,批斗老师的快乐,是需要残酷体力劳动埋单的。
那就干吧。
(02)这名17岁的孩子说,在工地上,劳动量大倒还罢了,最难受的是吃不饱。
对了,那年月没得吃,大家都要饿肚子。
饿着肚子,扛起几百斤的大石头,顶着烈日向前走,就听扑通一声,17岁的孩子脸朝下嘴啃泥,被压趴下了。
趴下了是不可以的,狠斗私字一闪念,咬牙爬起继续干。
他说,我几次累趴下,喘口气爬起来再干,那时代就这样。
没人心疼你。
这时候,大家的心里,都在盼着放假。
终于到了春节,法定三天假日耶。
春节前一天,领导来了。
领导吃得红光满面,肥头大耳,看着饿得猴一样的孩子,领导开心笑了。
领导说:孩子们,你们饿成这样,我看好你们。那啥,春节到了,大家是不是想休息呀?听我说,不要有这种错误的想法,不要想着偷懒耍滑,要想着在美好的节日里,为国家多做贡献。这样吧,春节三天,大家不睡不休息,大干三天,为国家献礼,好咯?
好……你妹。
17岁的孩子说:当时我们在工地上,每逢节假日,都要献礼,经常是三天三夜不睡觉的干活。
(03)繁重的体力劳动,让这孩子终于醒过神来了。
好象……批斗老师是不对的。
还是得学习。
于是他和几名累半死的小伙伴,白天干活,晚上饿着肚子,学习上学时不肯学的课本。
——所以说,青春光阴什么的,白白送给你,是不知道珍惜的。只有弄到工地上,还不让吃饱,这时候才知道学习的价值。
感觉课本不是太够用,于是几个小伙伴,就用小半导体,偷听海外的英语广播——这位17岁的孩子说,我们是冒着被判刑的危险。
当这群孩子走到这一步,真的危险了。
危险,倒不是来自于什么判刑的威胁,而是人类的大脑,运行起来是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具体数据是,人类吞吃的食物,汲取的能量,25%是供给大脑的。而这群孩子在工地上,重体力劳动,饭又吃不饱,还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学习,这个……
结果悲剧了。
孩子的脑部受到重伤——可能是摔倒撞击,或是被掉落的石块砸的。
也许是这次重伤,给了他机会——三年重体力劳动,再加上这一次的伤,这个就叫表现好。
表现好,就可以回城了。
回城,他被安置在一家兵工厂,专职制造机关枪。
有可能是海外电台听得多,这孩子的心,已经狂野了。
我心狂野,他每天下班后,要骑自行车走好长的路,去一家大学,听英语老师讲课。
(04)据这孩子自述,当时一起到大学学习英语的,有多人。
但大多数人,听着听着,就不来了。
最后坚持下来的,只有十几个人。
十几个人中,兵工厂的只剩下两个。
这孩子和总工程师。
突然之间,厂子里给了个名额,推荐一名工人上大学——对了,那年月,大学不是考的,是领导推荐。
于是所有人立即填表,要求去上学,这孩子也急手毛脚的跟着填。
猜猜是谁来负责推荐?
天天跟这孩子,一起去学英语的总工。
总工想也不想,就推荐了这孩子。
21岁时,这孩子去了北京外贸学院。
然后他就想出国。
出国才叫嗨!
(05)25那年,这孩子获得交换机会,怀揣17美金,雄纠纠,气昂昂飞奔米国。
到了米国,他就被高速公路吓到了——哎呀妈,他心里想,我们那么多孩子,把个襄樊铁路修得乌鲁八秃,这条路这么宽,得多少孩子来修?
到杜克大学,上课了。
上课,每个学生面前一本课本,就他没有。老师课也不讲就提问,那谁,那个最胖的站起来,课本中第多少页的案例,你如何理解?
当时他就崩溃了,问能听懂他话的人:咦,你们咋个有书涅?我咋就没有?
人家告诉他,米国这边,一切都得自己来——课本要自己买,还要去一个地方看新生告示,你啥也不知道,怪谁咯?
这孩子顶不住了,就去找教授,曰:我感觉不公平。
教授:咋就不公平了?
孩子:我是从中国来的,只会扛石头修路,你讲的课我听勿懂,基础太差。这对我来说不公平。
教授说:不公平你妹,你拿我的论文,随便从里边找个词,再去市中心,见到律师银行家什么的,就上前问,这个词是啥意义?他们要是能知道,我管你叫爹!
孩子:……教授,你这话是啥意思涅?
教授:我的意思是说,哥的课,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外语,正常人根本听不懂。所有人坐在我的教室里,起点是一样的。你以为你基础差?别人只会比你更差!
哦,明白了。
原来不止是我一个差,大家都差差差。
那就有信心了。瞎学吧。
他成为了第一个获得美国律师资格的中国留学生。
(06)这孩子在美国疯学,但根本没人理解他。
有人问他:你有病呀?天天泡在图书馆里,出来玩会儿不行?
他回答:怪我咯,把你丢到扛石头的工地上,饿你三年,你才知道这学习的机会,是多么的珍贵。
学了个七七八八,再回来看看,他终于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
他说,我要把资本市场,端到中国来。
年,他兴冲冲的走进米国大使馆,递交签证申请。
米国佬问他:你去俺们米国,想要干啥子?
他回答:我要把你家的资本市场,端到俺们家来。
米国佬:说人话!
他:……我这说的就是人话,就是要建立中国的资本市场……
米国佬鄙视着他,慢慢将他的签证申请撕碎:先学会说人话,再回来签证。
你妹……他自述说。当年年底,我们的两家证券交易所就建立了。但这件事也告诉我们,说到冥顽不灵,脑壳秀逗,米国佬绝对排第一。
(07)事过多年,这孩子已成业界宗师。
他是高西庆。
他参与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创建,官至证监会副主席。后出任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总经理。
同时他还是位博导。
他招研究生,两项硬指标:第一是自行车骑得要快,第二是要会滑雪。这两个科目拿不下来,就不带你玩。
他说,人年轻时,最好吃点苦。
他又说,但千万别吃太多苦。
他最后说,苦吃到太多,人就被毁了。
——他这番劝诫,不是乱讲的。当年与他一起去工地的名孩子们,大多数都被强体力劳动磨损殆尽。
(08)高西庆这代人,特喜欢讲愚公移山的故事。
这个故事,见之于列子汤问篇。
故事说,愚公他老人家,把家门冲两座山开,原本把家搬走,就没事儿了。可是愚公拒绝拆迁,为出行方便,他果断决定挖开两座山。智叟苦苦劝他:大哥,你有挖山这闲心,搬家不就结了吗?愚公答曰:生命不息,挖山不止,我死之后,还有儿子,儿子还有孙子。智叟劝他说:大哥,你天天蹲在这儿挖山,哪有功夫相亲?又哪来的儿子?……但愚公不为所动,坚持挖山不止。后来感动了天帝,命两个神替愚公把山挪走了。
上辈子人喜欢讲这个故事,是因为他们的人生,与这个故事,丝丝入扣。
他们的人生,就是这样,被时代的大潮,冲激到一个极为荒芜之地带。在这里,没有希望,没有舒适,甚至也没有未来。这就如同愚公所居,面对着命运的大山,根本无望摆脱。
——高西庆说,有些人落到这地步,就成为悲观主义者。
悲观主义者,就是被大家鄙视的负能量,这类人看问题,不是寻找解决方案,而是视问题为命运对他们的迫害。他们会感觉没有希望,没有意义,会因为这种灰败的情绪,而放弃一切努力。
而高西庆等人,却是时代的愚公。他们在重体力劳动的折磨下,在吃不饱饭的处境中,还拿着课本学习——他们所做后一切努力,在当时看毫无意义,比之于愚公移山,还缺乏价值。
但最终,他们发现,正如愚公移山感动天帝一样,看似毫无意义的努力,在日后的变局中,突然间呈现出巨大的价值。
(09)高西庆最大的命运转折点,在于获得了读大学的资格。
——当他在兵工厂,每天骑自行车去大学习英语时,根本不可能知道命运会有这种转机。许多人放弃,就是因为他们看不到希望。而高西庆的坚持,也只是……他习惯了而已。
就这样坚持,和总工程师一道坚持下去——突然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的命运,就捏在总工程师的手里。
这个奇特的人生际遇,其中有运气成份,也有着必然的成份。
(10)高西庆的人生,告诉我们这样几件事:
第一,人生命运,有些东西是固定的——那些横亘在你面前,看似坚不可摧的障碍,诸如时代状况,教育背景、家世血脉、这些东西是固定的,是真正的坚不可摧。
第二,我们的努力,效果却是不确定的。普遍情况下,许多人的努力,不过是无用功。但这些绝对没有希望的努力,没有收获的付出,时局一变,一下子就凸显出其价值。努力与回报之间,并非是直线的。而不努力与荒废此生,却是绝对直线的。
第三,自助者天助之,努力者遇贵人。人生最有价值的投资,是对于自己头脑和心灵的投入,这些东西是固定的,直线的,你读一本书,就有了点见解,学一门知识,就丰富自己一点。最重要的是,唯其在努力行进的道路上,你才会遇到同行者,才有可能遇到帮助你的贵人。徜自己不努力,别人想帮也用不上力。
第四,要听乔布斯的话,保持饥饿,保持愚蠢。现在年轻人处境,与高西庆时代并无区别,大多数孩子,都被强制于自己不喜欢的领域。必须要保持对喜爱事物的饥饿感,隐忍坚持,不懈努力,才能撼动命运,静等机会来临,方可一飞冲天。
美国律师迈克·埃哈曼,生前默默无闻,死后一首诗却突然走红。我们引用这首诗中的几句,送给自己:
在嘈杂和匆忙中,平静的前行吧,
避开大声说话和好斗的人,他们是扰乱人性之人。
无论自己的事业有多卑微,维持对它的兴趣,
在一生多变的命运中,它是你真正拥有的东西。
你是宇宙的孩子,身份不次于树木和星星,
身处这里是你的权利,不管你是否明白它们的奥妙。
在生命的烦嚣和困惑中,要保持心灵上的安宁,
不管经历多少伪善、苦役、和破碎的梦,世界依然美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