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襄阳将为郭靖、黄蓉立雕像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宋蒙大军在襄阳城下的战火,仿佛穿越近八百年的历史,转移到了互联网上继续燃烧:有人认为开发旅游,无可厚非;有人认为混淆历史,大为不妥。
襄阳市文旅局则回应羊城晚报记者称,因收到许多反对意见,该项目暂时搁置。多年来,“名人效应”已成为各地发展旅游业的大招之一,诸葛亮、孙悟空纷纷成为争抢对象,甚至西门庆都摇身一变,成了当地旅游业的黄金招牌……
新闻链接
回应:反对声多,暂时搁置
郭靖、黄蓉与襄阳的关系,还要从金庸的“射雕三部曲”说起。在书中,郭黄夫妇为保卫襄阳,率军抵抗蒙古大军十余年,城破之时双双殉国,成为金庸武侠中最具民族精神的虚构人物。上世纪80年代,黄日华、翁美玲在荧幕上塑造的郭黄形象,更是成为一代人的经典与回忆。
“金庸小说深受广大读者喜爱,而且宋蒙之战的主战场就在襄阳,郭靖、黄蓉义守襄阳的情节十分深入人心。”襄阳市文旅局工作人员向羊城晚报记者解释,该市为郭、黄建立雕像,本意是宣传这一良好的文化现象,达到一定的文化效应。
据其介绍,早在年,当地相关部门就在热心推动该项目,许多企业也积极竞标,但最终效果并不好,许多群众与专家都提出了反对意见。此外,雕像做出以后,并不符合群众的审美预期。有专家建议,按照黄日华、翁美玲的形象设计雕像,但这又涉及明星公关的问题。
该工作人员表示,因引起较大争议,这一项目暂时搁置了下来。但以后可能还将继续。不过继续的前提是:企业的设计效果必须通过专家的认可,并且获得群众的支持,尤其是令广大网友满意。
争议:“奇观”还是“奇葩”?
对于襄阳此举,网友意见不一。支持者认为,襄阳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发展旅游经济,本就无可厚非。甚至可以参考大理的“天龙八部影视城”,建设主题乐园,比如“射雕文化城”、“神雕文化村”。
反对者则认为此举恐会模糊历史与小说的界限,不仅有损襄阳的历史文化底蕴,还会对青少年的历史观产生误导。襄阳市文旅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该项目的具体讨论中,就有专家提出该项目不符合历史真实,建议慎重推进。
其实不独襄阳此举引起争议,许多地方借助“名人效应”发展旅游业的举措,都曾在网上激起广泛讨论。由于“名人效应”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有历史的地方便挖掘历史名人,有文化的地方便挖掘文化名人,既没历史又没文化的,则只好挖掘“虚构名人”。
在“名人经济”的驱动下,诸如梁祝、二乔、木兰等传说人物,纷纷从神话、文学嫁接到历史、现实之中,肩负起当地旅游业之重任。就连西门庆这样的反面角色,都能摇身一变身价倍增,成为当地旅游业的黄金招牌。山东阳谷县、临清县以及安徽黄山市纷纷引经据典,证明自己是“西门庆故里”。
现象:“名人争夺战”何时休?
除了挖掘自家名人,一些地方之间,还会爆发旷日持久的“名人争夺战”。网上就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四海为家,诸葛到处显灵,大圣遍地吃瓜……”
作为兵家必争之地,襄阳在网上的战火不仅有来自宋蒙战争的,还有来自三国时期的。年,南阳曾高调举办“诸葛亮旅游文化节”,隔壁襄阳则公开对其纪念活动的正当性表示质疑,并暗指其为“李鬼”。
诸葛亮究竟“躬耕”于南阳卧龙岗,还是襄阳古隆中?这一问题在历史上其实争论已久。巧的是,清咸丰年间南阳官员顾嘉衡恰好是湖北人,曾留下一幅对联以期消弭争议:“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但现实是,两个城市谁也不愿放弃这一“名高天下”的旅游资源。
历史人物之外,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孙悟空也是热门争抢对象,江苏连云港、山西娄烦县纷纷向齐天大圣颁发“户口”,并且都在各自境内的“花果山”建设西游主题景点。比如,记者在娄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