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不再期盼烟花三月下扬州,只求三月可下楼。就这样数着日子,三月如期而至。
从市区回家乡,仅仅六十公里却成为了无法到达的地方,对于年来说,让我深深的体会到最遥远的距离,就是隔着一场疫情灾难。
每天都会有这么一刻,站在窗前,眺望远方,想要看到春天的模样,然而目之所及,皆是林立高楼、安静的小区花园和寂寞的城市公路,这不是记忆里的春天和三月。
经历一个冬的蛰伏,皆是为春的美埋下的伏笔;封闭状态下度过的寒冬,都渴望在春日里得到淋漓的宣泄。
那熟悉而又深刻的三月,在家乡。
家乡的三月,是婀娜的。
《诗经》写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经历了四季,依然记得出征那日杨柳依依随风吹。
家乡植柳的习俗不知从何时追溯,却在有限的年龄里看到,每修好的城市马路两旁都诗意浓郁,或如羽毛轻盈合欢花开,或是月季争艳日日芳香,而我最喜行走于高大的杨柳树下。
家乡的柳多生于河畔,如此使得流水也生动起来。
择一日春意正浓,沿着直峪河而行,行至城北,探寻“柳桥渡春”,沿途杨柳成荫,新桥古桥连接两岸,桥上行人徐徐,桥下流水涓涓。
你看那柳,无论主干苍老且纵裂、腐朽而中空,与这春日里新生的枝条共同书写着刚与柔、枯与荣、更与迭,衰败之后迎来重生。
千丝万缕,宛若长发女子,垂柳飘绿,绿意满春。世人多喜欢和煦的春风,皆因这风不烦不燥,柳遇上春风,临风起舞,不张不扬,随缘自适,婀娜多姿。
家乡的三月,是浪漫的。
印象中的水乡本与江南才最为搭配,家乡位处秦巴腹地,沿着天河之水,竟活脱脱的孕育了一条美丽的天河水乡。
水乡之旅贯穿于一条红色的游步道,整条步道依山而修,左侧靠山,山腰种满了颜色各异的草花,山顶则是传说中象征着牛郎织女的老人石峰,拾级而上,探寻大自然造物的神奇;
右侧临水,所临之水即为天河,河水清澈,扶着栏杆俯视,绿色的水草幽幽的在水底摆动,远处成群结队的白鹅在水中来回变换着队形,一群白鹭,时而翱翔九天,时而卧波嬉戏,丝毫不惧怕两岸的游人。
时至三月,这里还是一卷摄人心魄的画轴。
步道两旁的梨树高矮粗细相差无几,在春意的撩拨下,花朵绽放。
这世间的花,论富贵,当数牡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唐朝诗人以牡丹喻当时的国色,无花能及;
论洁白,当数梨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不必执着究竟是万山飞雪似梨花,还是梨花盛开如雪飞,花开之时,就那么一团团一簇簇,染白了枝头,不见一丝杂色,白的透彻。
此刻,脚下向前延伸的红毯,遇上一株株盛放的梨花,宛若肤白貌美的女子身着红色的衣裳,缓缓而至。
行走间,浪漫来过,花知道。
一种景色,联想不起另一种景色,才是值得眷眄的景色。这种景与色落在春天,唯与家乡,定格心间。
图片:蜘蛛侠熊榃。部分来源网络,侵权删除。
完
?、十堰——五龙河:十堰市区驾车—朝西安/G70方向行驶—进入G70沿G70行驶58公里—郧西出口下高速—五龙河大道直达五龙河游客换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