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
首页
襄樊简介
襄樊地点
襄樊市场
襄樊要闻
襄樊发展
襄樊天气
襄樊旅游
襄樊信息

世人皆知关羽败走麦城,可谁又知道,他

刘备三兄弟之中,率先离世的乃是义薄云天的关羽,而其落幕之战,亦成为他一生之中最为重大的败笔。众人皆言关羽战败乃是咎由自取,是其狂妄自大所致,然若从当时的实际情形来看,关羽战败的关键问题实则并非全然在他自身。彼时,关羽长久围攻樊城,却难以攻克。待敌军援军抵达,关羽无奈之下唯有撤军,怎料荆州却已失陷。他退无可退,陷入孙、曹两家的围追堵截之中。孙曹两家为了对付关羽,可谓倾尽全力,将所有能够调遣的兵力皆已派出。当时究竟有哪些大将参与了对关羽的围剿?关羽战败的真正缘由究竟是什么呢?响应汉中,双管齐下诸葛亮等人临行之前,曾郑重告诫关羽,荆州乃是军事要地,务必坚守,而守好荆州的要诀便是那八个字“北拒曹操,东和孙权”。然关羽并未听从诸葛亮的劝诫,这两句话是一句都未曾入耳。关羽于荆州主动出击攻打曹操,且将孙权视作晚辈,颇为轻视。不过关羽攻打曹操的樊城一事,亦不可全然怪罪于他,毕竟当时的战机实在是千载难逢,攻打樊城可谓天赐良机。那么彼时究竟发生了何事?关羽为何不顾诸葛亮的警告,执意出兵樊城呢?当初刘备之所以将关羽一人留守荆州,乃是为了协助刘璋,而后顺势夺取了刘璋的益州。曹操听闻刘备夺得益州之后,心中恼怒不已,暗自思忖:这刘备,当初我攻打刘璋之时,他坚称刘璋是其亲戚,前来相助保其基业实属正常,如今怎就夺了自家亲戚的地盘?刘备此举虽有不妥,但亦属无奈之举,彼时其余地盘皆已被曹操与孙权瓜分殆尽,刘备已无容身之所。若要北上攻打曹操?根本无力取胜。若东向攻打孙权,又会背负破坏联盟的骂名,故而依照诸葛亮《隆中对》之策略,刘备唯有向西发展。但话又说回来,彼时的西边乃是刘备宗亲刘璋的地盘,且刘璋对刘备信任有加,毫无防备之心,轻易便让刘备带兵进入益州。当然,刘璋当时亦是别无他选,除非他向曹操投降。刘备便趁此良机,采用凤雏庞统之计策,攻克成都,占据了益州。当初刘备向江东借地之时曾言,只要他拿下益州,有了自己的地盘,所借之地便会归还东吴。然真到了此时,刘备却又心生悔意,欲行赖账之举,于是孙刘两家由此产生冲突。刘备本欲与孙权一决高下,然时机不对。曹操这边,刘备占领益州之后,曹操咽不下这口气,执意带兵攻打汉中。刘备赶忙与孙权议和,双方将荆州平分,而后刘备便前往处理汉中之事。曹操虽来势汹汹,却未料到汉中的厉害,结果在汉中遭遇败绩。随后刘备又派刘封与孟达夺取了上庸等地。恰在此时,一直留守荆州的关羽亦按捺不住了。当他得知曹操兵败之后,即刻出兵奔赴自己心心念念的樊城,欲给曹操来个前后夹击,使其两线皆败。于是关羽留下两位官员镇守后方,自己则亲率大军直取樊城。出兵不行,守城无敌此时曹操一方镇守樊城的大将乃是最为擅长守城的曹仁,然樊城内守城士兵仅有数千之众。曹操虽知晓曹仁守城本领高强,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曹仁兵力稀少,又该如何守城?于是曹操又派遣于禁与庞德率一队人马驰援樊城。曹仁得知援军将至,欣喜不已,将他们的部队安置于樊城北面。然于禁却犯了与马谡截然相反的错误。马谡是将营寨扎于山上,于禁则是把营寨驻扎在山下。于禁未曾料到,彼时的襄樊地区正值雨季,若驻扎于低洼之处,极有可能被水淹没。无巧不成书,此年雨水格外充沛,关羽恰是利用这股洪水,将于禁与庞德的营地淹没。关羽乘坐战船冲向敌阵,于禁无奈之下,只得投降关羽。庞德则与关羽死战到底,宁死不屈,最终被关羽斩杀。于禁与庞德的败绩令樊城中的曹仁大惊失色,他原本欲弃城而逃,然其副将满宠将他劝阻。因彼时关羽已截断他们的退路,无处可逃。且他们一旦逃走,守城士兵势必军心大乱。樊城若失,襄阳亦将不保,到那时,损失的可就不止一两座城池了。曹操听闻樊城之事后,吓得险些迁都,幸得司马懿将他劝阻。司马懿对曹操言:“关羽此次大胜,不过是上天相助,因一场大雨致使于禁惨败。”司马懿告知曹操,此次战败不足为惧,然若因惧怕而迁都,那影响可就极为严重了,到时民心惶惶,局势将更为被动。曹操问道:“那我们该如何是好?我们的援军一时半会儿亦难以抵达樊城。”于是司马懿便为曹操出一计谋,对他说道:“虽我们的援军路途遥远,但可釜底抽薪,怂恿孙权攻打关羽的‘老巢’,来一招围魏救赵,关羽必然会带兵回防。”司马懿此计极为阴险,他看准了孙权定会背叛孙刘联盟,故而献出此计。届时即便孙权无功而返,樊城之围亦已得解。说不定徐晃的援军一到,还能反败为胜,曹操认为司马懿此计甚妙,于是即刻依计行事。曹操派遣使者前往东吴,孙权得知消息后,立即找来吕蒙,令他筹备一番,不久后攻打关羽。然关羽早有预料,在荆州留下大量兵力,并严密警戒,吴军根本无机可乘。吕蒙见关羽防范如此严密,自知如此僵持下去亦是徒劳,于是大摇大摆地向孙权称病请辞。孙权亦明白他的意图,将吕蒙调离前线,换来了当时尚不知名的陆逊。陆逊来到前线后,故意放低姿态,还向关羽送去礼物。关羽见此乃无名小卒,且如此怯懦,于是便放松了警惕,将留守荆州的部分兵马调往樊城,以助攻城。然吕蒙并未真的离去,他乔装成平民百姓,率领士兵偷偷潜入荆州,此即“白衣渡江”。所谓白衣,并非指身着白色丧服,如同《陋室铭》中“往来无白丁”的白丁,指的是未上过学的平民百姓,而非白萝卜丁。吕蒙进入荆州之后,只要留守荆州的糜芳与傅士仁坚守城池,正在攻城的关羽便能即刻撤出战斗,回防荆州。然糜芳与傅士仁不战而降,吕蒙不费一兵一卒,便轻取荆州。当关羽得知荆州有战事而匆忙回防时,荆州已然易主。关羽唯有向益州撤离,寻求大部队支援,与此同时,曹操的援军亦已赶到,曹操与孙权一边相互提防,一边对关羽展开追击。进退两难,内外皆敌陆逊等人早已知晓关羽会向西撤退,故而早已截断关羽前往益州的道路。关羽曾派出通讯兵,请求镇守上庸的刘封、孟达出兵相助,然他们却予以拒绝。关羽无奈之下,只得带兵冒险突围,试图冲破东吴防线,然最终失败。关羽在麦城时已陷入绝境,仓皇逃窜之际被马忠的绊马索绊倒,命丧于此,享年五十八岁。东吴与曹魏为了对付关羽,究竟派出了多少将领?为何关羽无论逃往何处,皆能遭遇敌方之人?先看曹操一方,仅樊城之中,被围困的便有曹仁与满宠,庞德被关羽斩杀,于禁被关羽收服。后来五子良将中的徐晃、张辽亦赶来参战。还有一些名声不显的将领如殷署、朱盖、徐商等皆一同前来追击关羽,后有谋士进言,应让关羽保留些许体力,使其与吴军作战。曹军这才放弃追击,将关羽留给东吴。东吴一方的主帅乃是吕蒙,他身旁伴有两位谋士,一为陆逊,一为虞翻。除那些难以调动之人外,江东十二虎臣亦是全员出动,还有一些孙家人,诸如孙皎、孙桓等人。除曹魏与东吴之外,刘备一方亦有“敌人”,关羽之所以战败如此之惨,皆因傅士仁与糜芳所致。此二人资历颇深,糜芳更是刘备的小舅子,他们二人不战而降,实在令人费解。糜芳跟随刘备多年,为何会突然投靠东吴呢?除这两位投降之人外,还有两位见死不救之人,刘封与孟达。他们本有机会救下关羽等人,却不知因何惧怕,竟不敢出兵相助,眼睁睁看着关羽逃往麦城,最终命丧黄泉。《三国志》中如此评价关羽:“羽刚而自矜,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羽善待士卒而骄于士大夫”。此句点明了关羽战败之因,关羽刚直且自傲,虽已年近花甲,却仍似热血青年。更为关键的一点是,关羽向来体恤士卒,然对于一些官员却颇为不屑,认为他们尚不如小兵,傅士仁与糜芳的叛变或许正源于此。虽关羽遭小人所害,但他的英名与事迹已永远铭刻于历史长河之中,他的忠义亦将世代流传。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ngfanzx.com/xfsc/202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