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
首页
襄樊简介
襄樊地点
襄樊市场
襄樊要闻
襄樊发展
襄樊天气
襄樊旅游
襄樊信息

上次人文课的一个问题

不废话直接来:

上次人文课提了一个问题:诸葛亮究竟在哪里躬耕?是南阳还是襄阳!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明确一件事,光凭看城市地图是看不出答案的,我们不能以现在的省份和城市的行政区域来划分,要以地理单元去划分。

可以下载各类地图软件,打开地球模式观看。

湖北这个地方,很明显由三个地理单元构成,以荆州武汉为中心的江汉平原区域,这里面包含一部分湖南北部,是一个水网密布的平原区。

往西,是宜昌作为巴渝地理单元的一个山区,包含了宜昌恩施大部分,其文化习俗是和巴渝地区一脉相承的,宜昌是守着长江的关口,控制着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宜昌是巴渝的桥头堡,也是荆楚大地的先头站,非常重要,占据了宜昌,逆流而上可以进巴蜀,顺流而下可以控蛮荆。当时卢作孚的民生公司,在这里做了举世闻名的宜昌大撤退,挽回了抗战的许多物资和人员,成为抗战的转折点。

如图:

第三个地理区块,就是襄阳,襄阳东南的大洪山阻断了和荆楚的直接联系,往北则与中原的南阳合并成为南阳盆地(南襄盆地),襄阳在南阳盆地的南端,所有你现在知道为什么襄樊话和河南中原口音如此接近的原因吧!因为襄阳从区域来看,很明显就是一个单独于荆楚的区块,由于平原地带的天然辐射性,和中原的口音习俗更加接近。襄阳的辐射力也包含了现在的十堰和神农架,带动整个鄂西北的发展。

那么回到开篇提到的问题,诸葛亮到底在哪呢?

诸葛亮自己是山东人,这个我们都知道,按照三国演义里的说法,刘备去隆中请了诸葛亮三次,他才出山,这就是所谓三顾茅庐,隆中在现在襄阳的西部,听起来没毛病,隆中对闻名天下,襄阳也以诸葛亮躬耕于此自居,事实是否如此呢?

第一个问题是:诸葛亮自己在给后主写出师表时,很明确说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南阳!大家看到了,是南阳!诸葛亮如果自己不是一时脑残,写错了,那说明他并不在襄阳,而是在南阳。

要知道,《出师表》是历史名疏,记录在史册里,并不是小说。

唐朝,有个著名诗人刘禹锡写了著名的文章《陋室铭》,里面说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千古名篇,又是说的南阳。

那么有人就会说,既然开始说了襄阳和南阳联系紧密,汉末的襄阳和南阳,会不会是一个统称呢?

汉末天下九州,荆州是个非常大的区域,相当于现在一个很大的省级行政单位,里面又分了几个郡,等同于现在的地级市,其中:南阳郡和南郡,是很大的两个地区。

南郡

南阳郡

大家可以看见,襄阳刚好是一个分界线,襄阳包括襄阳城,以汉水为界,以南属于南郡,府衙在江陵(荆州)。而汉水以北,属南阳郡,中心在宛城(南阳市区)

也就是说,襄阳属于南郡,现在的樊城属于南阳郡。

而诸葛亮的隆中在哪里呢,很明显,在汉水以南,隆中属于襄阳归南郡。隆中和南阳没有直接关系。

襄阳和隆中卧龙镇

所以,如果诸葛亮的确在隆中躬耕,他完全可以说,臣本布衣,躬耕于襄阳,刘禹锡也应该说,襄阳诸葛庐,而不是南阳诸葛庐。去找那些奇奇怪怪的论据很多,但以这两个来说,隆中有可能不是诸葛亮的躬耕地。

那么第二个问题,假如诸葛亮不在隆中,会在哪里。

既然诸葛亮说自己在南阳,我们发现南阳市现在的卧龙区,就在市区里,而卧龙岗就在南阳市的南边一点点,这个地方会是诸葛亮的躬耕地么?

南阳市区

很明显也不是。

诸葛亮出山的时候,南阳这个郡一分为二,南边在刘表手里,那时候他还是荆州之主,北边包括宛城,在曹操手里,大家还记得三国里有一回宛城之战,张绣在这里剁了曹操的大将典韦,后来张绣归顺,宛城是曹操地盘。

诸葛亮的老丈人黄承彦和刘表是连襟,分别娶了当时名士蔡讽的两个女儿,所以刘表算是诸葛亮老婆的姨父,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又与刘表相交,换你是诸葛亮,就算你装逼爱隐居,你是愿意隐居住在战乱不断的宛城还是愿意住得靠有权势的姨父近一点……

所以,诸葛亮不会住得很靠近宛城,南阳市。

第三个问题,刘备从哪里出发去请了诸葛亮。

刘备投奔了刘表,刘表内心有点忌惮刘备的实力,想了个办法,要他去守新野,新野现在是河南省一个县级市,当年可能也是一个小城,新野可能恰好就在曹操势力和刘表势力的边界上,去宛城和襄阳距离都差不多,刘表这个意思很明显,咱哥俩保持点距离,你别在我眼皮底下,我不放心你,你去前线,万一我们和曹操干起来,可以当个炮灰……

如图:

白色线为现在的湖北省河南省界。

因为徐庶,司马徽等人推荐,刘备就从新野出发,去寻找自己最重要的伙伴。

假设三顾茅庐是真的,以刘备骑着马,来回来去算,你感觉他能跑多远?日行一千夜行八百?很明显不可能。

诸葛亮的草庐,正常情况,应该离新野和襄阳都不远,最多不超过一天的路程,毕竟有时候他还是要去他老婆姨父家拜个年什么的。

这个地区估计在汉水以北,新野以南,可能恰好就在省界区域。

黄色区域

以上,是我自己推论的,可能会引发口水争执,尤其是南阳和襄阳的朋友,但也欢迎大家讨论。

自古从晋代开始,就有无数文章论述诸葛亮故居,毕竟一代伟人,人人敬仰,两地的旅游景点都会以此做文章,宣称自己是正宗。

有的是文学作品,有的是史料,两地在网上也有很多争论,甚至相互贬损,这里就不说了,这就像我昨天文章里的那个事件,本来是个好事,却变了味道。

而我想到的是,诸葛亮,琅琊人,辗转多地,为了心中的梦想,出山和刘备打天下,离开荆州,去赤壁,去东吴,战天下,后来入蜀,治理国家,六出祁山,死在了陕西汉中的五丈原,这一生当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然后,过了近一千年。

南宋绍兴八年,岳飞攻打金国,立志恢复河山,路过南阳卧龙岗武侯祠,写下了诸葛亮的《出师表》,我想他也是被诸葛亮的忠义和气节所感,以身自许吧!

事实上,两人命运也如此相似,岳飞是河南汤阴人,死在杭州,岳庙香火不断,连绵千年。

往事越千年,大概也只有岳飞,才能理解诸葛亮当时明知不可为却要为之的心理吧,预感得到结局,却还要一往无前。或许,岳飞才是诸葛亮的知音。

千百年后,大家在成都,汉中,南阳,襄阳,去纪念诸葛亮,想想他的用心,可能,这时候再去讨论这些地方具体是真是假,是后人纪念还是确有其地,也不重要了。

CANDY陳

爱我就戳下方红字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ngfanzx.com/xfsc/166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