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
首页
襄樊简介
襄樊地点
襄樊市场
襄樊要闻
襄樊发展
襄樊天气
襄樊旅游
襄樊信息

人文广济江涛广济与武穴的那些事

点击广济文化   千百年来,一鸣惊人的楚庄王,量入修赋的楚康王,水淹纪南城的孙武,“白衣渡江”袭荆州的孙吴吕蒙,大意失荆州的刘备关羽,都在这里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数百年。

此地年7月成立荆州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治江陵县荆州镇。同月,析江陵之沙市建市,属省辖市。年,沙市市划归荆州专署管辖。年,沙市市复为省辖市。年划出荆门县改荆门市,为省辖市。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荆州地区、沙市市,合并设立荆沙市,潜江、仙桃、天门三市划出为省辖市。年11月20日,国务院批准将荆沙市更名为荆州市。

年成立荆沙市时,当时的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从此改名失荆州》。文章表达了对改名荆沙市而没有取用荆州之名的无限悲哀和深深遗憾。幸好在年恢复了被改掉两年的“荆州”之名,一座具有数千年文化历史的古城之名得以保全绵延。

再说说另一座城市的易名,与我们有点想像。只不过,他们是以山为名,而我们是以镇为名。我觉得都是不可取的。年,安徽省徽州市的徽州地区被命名为黄山市。徽州古称新安,宋徽宗宣和三年,徽州之名由歙州诏改而来。以黄山山名取代了徽州地名,是在中国地图上把一座历史名城给抹掉了。此外,江苏省淮阴市改为淮安市也颇受诟病。还有令人不可思议的例子是辽宁省铁法市为了发展本地旅游而更名为“调兵山市”,其理由据说是金代名将金兀术曾经在该市境内的一座山上调兵遣将,这也在一时成为人们的谈资。可见,一个地方,一座城市更名不慎,将直接影响地方道德文化、精神文明、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七秩龄童先生在谈到确立武穴市名的时代背景的时候,罗列了许多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武穴集镇和武穴码头的繁华与卓越的人为印象,佐证武穴的区位优势和经济实力成就了它成为市名的先决条件。我觉得理由很空洞,没有说服力。说来说去,还是说武穴是个码头,很有名气。然而,这沿江的码头很多,也没有见过那个城市将码头名字确立为市名。就像不可能随便将出名的站牌名确立为街道社区名一样。不过,这这部分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先生很客观地写了这样一段话:县改市时,并不知会建京九铁路,更不知有高速公路和近年才知道的“高速铁路”。这段话表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深水良港正值红火,京九铁路、沪蓉高速尚未提上国家议事日程,所以,当时定市名武穴是恰当的。

当时是恰当的,那现在还是不是恰当呢?当时是合理的,现在还是不是合理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一个名称的改变就是一段历史的断裂。因为没有站在文化的角度去反思,没有站在人文的层面去论证,没有站在历史的高度去思考,到现在才会留下“当时我们不知道深水良港还会有不良的时候,我们不知道京九还会通铁路,我们不知道沪蓉还会有高速”的遗憾。

对于繁芜的城市改名理由,许多专家提出,地名具有社会公共历史文化产品属性,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一旦更改,历史事件、典故、文化就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淹没。中国品牌网专家组成员绍兵则更明确表示:“如果城市更名后弱化或淹没了原有的文化就得不偿失了!”我想广济更名为武穴,就是对我们原有文化的弱化和淹没。

三、思想意识。

说句心里话,在我内心深处是特别赞成市名采用“广济”二字的,因为广济二字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元素的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是皇帝御赐的名号。公元年,李隆基皇帝改年号开元为“天宝”,他亲自从“广施佛法,普济众生”八字中提炼出“广济”二字,作为敕封四祖降生地“佛国”永宁的新县名。这便是广济县名的最初由来。二是有佛教的因缘。广济是四祖道信降生地,释国“小西天”所在地。前面已综述,此处不用多言。三是具有普世价值观。广济二字抛开佛教含义,本身就具有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的普世思想,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远意境。四是具有超凡脱俗的豁达观。抛开儒佛的含义,广济二字具有道家的洒脱和飘逸。道德经中有一句经典名言: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广济,顾名思义就是以站立红尘之外的高度俯视众生,抛开名利得失而普济苍生。广济之所以能长久成为县治历经千年而不衰,正是因为广济千年的文化根基里具有外其身而身存的精神元素,正是因为广济世代人民的思想感情里具有后其身而身先的豁达情怀。五是具有雄视寰宇的大气。抛开儒佛道等宗教含义,我们从广济二字的字面上看,就具有一种胸怀天下,雄视寰宇的大气。济,经济,救济,济世之才,济世之举,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济”字前面再加个“广”字,更不得了,广,广大,宽广,广博,广袤。由此可见,若以广济二字为我市之名,绝对不辱没我们这块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也对得起千百年来广济的历史文化和历史人物。

从七秩龄童先生文章的第三部分思想意识看,先生好像没有沉不住气,有点恼羞成怒,逼人就范的嫌疑。文章说乡人怀念“广济”故名是可以理解的,但,反对采用“武穴”作为市名,就是看不起商人和商业经济,是上纲上线,是正统观念和轻商观念在作怪。

先生这段话让我完全看不懂。采用武穴作为市名,与商人有什么关系?与商业经济有什么关系?难道武穴这个名字就只剩下商人与商业这点内涵吗?如果只有这点可怜的内涵将它作为市名还有什么意义呢?难道先生极力维护和呼吁正名武穴市就是为了商人和商业吗?可是我在思考广济与武穴的时候,从来就没有与商业商人挂起钩来,如果不是先生提醒,我压根儿就不会想起这些。也许先生的想法代表了许多当时政界人士的想法。难怪广济市一留神就陷入了龙潭虎穴,成为了武穴市。这是其一。

其二,先生说不赞成用武穴作为市名,就是吃肉骂娘,对武穴发展看不顺眼。这可是乱扣帽子呀!比如说我,我赞成用广济作市名,但,我从来就没有对武穴的经济发展看不顺眼。不但看得顺眼,还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因为,武穴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直接改变着我们家乡和我们每一个家族每一个人的生活面貌。

其三,先生说如果上纲上线,查到思想意识上来,还是正统观念和轻商观念作怪呢。这个可严重了。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上纲上线,现在改革开放了还要上纲上线?另外,轻商的观念前面讲过了,现在就不谈了,我不明白先生所指的正统观念是什么观念?正统观念是好的观念呢,还是非正统观念是好的观念?看到先生这些话,我的思想一时意识不过来。

其四,有人问,用武穴二字作市名的文化底蕴是什么呢?我怎么答复人家的问话呀?先生的回答是顾左右而言他,举了汉口等不是很相关的事例,也根本没有说出武穴二字内涵到底是什么。只是很勉强地说,原来广济文化人成堆,不可能随便将武穴镇取名武穴,从而论证采用武穴作为市名便具有不可挑剔的合理性。最后,只能是很苍白地说“武穴”二字的文化底蕴深入挖掘不足,思想宣传工作没有跟上去云云。其实,翻开广济县志就可以看到,武穴就是由武家阅演绎而来,变不出什么新花样。

其五,从字面上看,武穴二字很不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审美观。武,武力,武斗,武夫,就是粗暴,就是争斗,就是战争。现在世界需要和平而不是战争,中国正在和平崛起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中国国情来讲,文化大革命是不爱红装爱武装,而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是不爱武装爱红装。道家是很讨厌武。老子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儒家也很讨厌武。从下面孔子与学生的一段对话就可以看出。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佛门也是很讨厌武的。佛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穴,洞穴,孔穴,墓穴,巢穴,土穴,水穴,龙潭虎穴,还有先生隐喻的那个穴,反正穴字很难成为褒义词。这两个如此不吉祥,如此令人不堪的字组合在一起,怎么能够传承我皇皇广济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和博大精深的人文情怀呢?

敬请七秩龄童先生批评指正。同时谨以此篇祭奠在历史长河中渐行渐远的心灵家园——广济。

敬请







































北京哪里治白癜风好
北京白癜风哪家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ngfanzx.com/xfdd/141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