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
首页
襄樊简介
襄樊地点
襄樊市场
襄樊要闻
襄樊发展
襄樊天气
襄樊旅游
襄樊信息

湖北谷城红色村精神激励后人

图为:年时的中共谷城县委旧址。

湖北谷城“苏区村”“红军村”村名从未变过

谷城县有两个“红色村”,一个是南河镇的苏区村,一个是薤山林场的红军村。你可别小看了这两个界连界的村,就是这两个不起眼的山村,她可是从头到脚都红透了。

新中国建立前,苏区村原叫七里沟,红军村原叫薤山阳坡,解放后分别被命名为“苏区村”和“红军村”。自被命名后,无论风云如何变幻,村名就从未改变过。

图为:位于红军村的薤山红军路。

七里沟和薤山阳坡成了游击队活动的地方

那还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从年春到年初,中共谷城县委已发展有当铺、九里坪和庙滩三支游击队,成为谷城农民革命运动的武装力量。

根据革命形势的变化,针对对敌斗争的需要,中共谷城县委决定将革命活动由秘密转为公开,立足大薤山,面向全县建立革命根据地,遂把这三支游击队带上大薤山,于年4月建立起一支拥有多人、40多条枪的谷城人民自己的武装—薤山游击队,七里沟和薤山阳坡也就成了游击队活动的地方。

以薤山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后,在方圆百余里均有游击队和农民赤卫队、自卫军活动。到了7月下旬,薤山游击队已达多人多支枪。这时,中共鄂豫边特委和谷城县委决定将薤山游击队改编为薤山红军游击队。8月15日,薤山红军游击队正式在薤山陈家院子树旗。这支由中共鄂豫边特委领导的鄂西北地区唯一的一支党的武装,第一次在旗帜上贴上了镰刀、斧头和“中国红军”四个大字。游击队司令由威震敌胆、赫赫有名的帅本朝担任,聂汉章任副司令,龚春林任参谋长,他们都是骁勇善战、身先士卒的共产党员。司令部下辖瞭望队、保卫队两个直属大队和10个游击大队。至此,薤山红军游击队鲜红的“中国红军”大旗,高高飘扬在薤山上空,映红了崇山峻岭。

薤山红军游击队打土豪,分田地,镇压伪保安团总、教练、铲共义勇队队长、反动地霸分子,把土豪劣绅的钱财分给穷苦人,红军受到了群众的拥戴。薤山红军游击队的诞生,让一贫如洗的穷苦农民看到了希望,他们为红军送粮、送药、送情报……薤山上下的农民纷纷参加红军。尤其是在七里沟方圆左右,参加红军的人就更多,从十几岁的娃娃到五六十的老人,从打铁的铁匠到走村串户的医生,几乎是家家户户穷人都有加入红军队伍的。我爷爷帅本善也就是在这时参加红军的,他杀敌用的一把红军刀一直被我父亲保管着,直到年才赠送给了县里。

我的老家帅家湾地处山凹,只有一条入口路,门前若发现有敌人,红军可以迅速从后山进入大薤山的密林中,地理位置十分安全;再加之游击队司令帅本朝和我爷爷是本族弟兄,因此薤山红军游击队、县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们时常夜晚在帅家湾开会,红军战士们也经常到我爷爷家来喝茶吃饭……

图为:薤山红军树旗的红军村陈家院子

血战大薤山精神激励后人

年11月上旬,驻守襄阳的国民党51师师长范石生部、驻守均州的国民党69师师长赵冠英部、均光谷三县联防总指挥余希珍部、国民党鄂豫陕边防总司令赵文启部和谷城民团,以10倍以上的兵力围剿薤山红军游击队,一时间大薤山笼罩在乌云滚滚之中。

11月14日凌晨,敌人分三路同时进攻薤山。薤山红军游击队边打边撤,突出一道道包围圈。突围中游击队损失惨重,多人只剩下人。藏身于深山密林之中的赤卫队长周满义被捕,敌人用铁索穿其锁子骨以防逃脱,最后英勇就义,时年31岁。游击队指挥员左传金、刘世德率红军战士和敌人0余人鏖战4昼夜,刘世德牺牲,大部分红军战士阵亡。

11月底,仅剩人的红军游击队与强敌激战了一天一夜。在敌人的疯狂围剿中,薤山红军游击队大部分被战死,剩余部分被冲散。战斗中,县委书记李庭兰壮烈牺牲,时年26岁;同时牺牲的还有游击队战士刘老幺、傅世鑫。帅本朝经殊死搏斗,袄袖子被砍掉,胳膊受重伤,在别人的救援下才冲出包围圈。

受中共鄂北特委选派到薤山帮助工作的宜城县委书记胡培洲被捕后,敌人设宴款待,可胡培洲怒目圆睁,始终只有一句话:“要问共产党员,老子就是一个。要问还有多少,全国到处都是!”敌人最后把他杀害,时年27岁。

红军游击队创始人之一的傅春泉被冲散后身边仅剩8人,躲进一个山洞靠吃红薯和野菜度日。在山洞呆了5天后,一个队员出来找红薯时被敌人发现而全部被捕。敌人惨无人道地将傅春泉剖腹挖心致死,时年32岁。同时惨死的还有红军战士刘老二、胡家义等8人。红军游击队副政委李鼎臣被敌人杀害时年36岁。游击队副支队长李洪善牺牲时年仅25岁,其家人10口或饿死山中或溺水自尽。

在这个时期牺牲的除有苏维埃各乡主席、游击队分队长等60多人外,还有当过十几天乃至一两天红军的群众也惨遭杀害,以致于无法统计人数。霎时间,大薤山方圆百余里根据地成了杀人场,到处都有不敢掩埋的红军尸体。我爷爷帅本善为躲避敌人追杀,也只身在外地躲了大半年才悄悄返回帅家湾。

在苏区、红军村的土地上,无处不洒有红军的鲜血,这是一方红色的土地,更是一方革命的土地。那些牺牲的红军和支持红军的群众,他们的英名永远载入鄂西北革命史册,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随着红色旅游的兴起和发展,现在来到苏区、红军村缅怀革命先烈,探访当年红军遗迹,聆听红军战斗故事的人们越来越多……

自由撰稿人:孙金福转自《谷城新闻》网

内容转载自







































睡眠障碍症怎么治疗
高血压食疗的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ngfanzx.com/xfyw/8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