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
首页
襄樊简介
襄樊地点
襄樊市场
襄樊要闻
襄樊发展
襄樊天气
襄樊旅游
襄樊信息

湖北地理

石家庄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zqbdf/150109/4555381.html
石家庄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zqbdf/150109/4555381.html
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171107/5824583.html

湖北,简称“鄂”,省会武汉,地处我国中部地区。西控巴蜀,东联吴越,北通中原,南接湘粤,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湖北全区轮廓像一只向西跳跃的蟾蜍。其整体地势西高东低,位于我国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过渡地区。东、西、北三面环山,北有缺口不完整盆地,中部有呈向南敞开的盆地。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西部有号称“华中屋脊”的神农架神农顶,海拔米;西部有武陵山、巫山、大巴山、武当山等山脉,北有大洪山、桐柏山、东有大别山,南有幕阜山。平原湖区约占全区面积20%。

湖北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核心地域,又是古荆州所在地,故又称“荆楚大地”。全省共辖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苗族),4个省辖县级行政单位(仙桃、潜江、天门、神农架林区)。全省境内古迹众多,名人辈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也诞生了很多历史名城。有“九省通衢”的武汉,兵家必争之地的襄阳,六朝古都的荆州,近代以来又有“汽车城”十堰、“青铜之都”黄石大冶,创造“教育神话”的黄冈等等。下面介绍几个湖北的城市及其变迁。

1、大意失荆州

“大意失荆州”这句俗语,常用来形容因疏忽大意而丢失了宝贵的东西,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其背后的典故是三国时期,名将关羽失去荆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的故事。赤壁之战后,刘备留关羽镇守荆州,关羽以荆州为基地北上攻打曹操的襄樊地区,大败曹军,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曹操非常恐惧,于是暗中联合东吴夹击关羽。乘着关羽军队北上,东吴将领吕蒙一举偷袭了荆州,荆州失陷。关羽腹背受敌,加之一系列决策失误,败走麦城,终难逃一死。关羽丢失荆州,是对蜀汉政权的大削弱,也是关羽军事生涯的一大败笔。

古代荆州是个很大的地理概念,包括今天的湖南、湖北全境,河南、贵州、江西的部分和广西的大部分。今天的荆州却只是湖北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关羽丢失的荆州三郡(南郡、武陵郡、零陵郡),其核心是南郡,其治所即在今天的荆州市。失去荆州的蜀汉政权,从此也失去了对曹魏和东吴的战略攻势,只能偏安西南一隅,在三国政权中最早出局。现在的荆州,古代又称“江陵”,建城历史长达年,是春秋战国时楚国的都城所在地,其后又有6个朝代,34位帝王在此建都。在古代大部分时期里,荆州都是湖北的中心。

2、铁打的襄阳

大多数人对襄阳最初的影响恐怕来自金庸先生的小说《神雕侠侣》。在金庸的笔下,郭靖、黄蓉这对大侠,放弃在世外桃源桃花岛的逍遥生活,放弃蒙古金刀驸马的荣华富贵,却为民族大义与南宋军民死守襄阳,最后以身殉国,读来让人荡气回肠。金庸的小说是虚构的,但宋元襄阳之战的历史却是真实的。元灭南宋,最激烈的战役之一就发生在襄阳。襄阳失守,南宋王朝很快就覆灭了。

襄阳,北临汉江,东、南、西三面均修有百米宽的护城河,易守难攻,号称“铁打的襄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据史料记载,历史上有名的战役,至少有次发生在襄阳。这个数字实在惊人。为何襄阳会发生这么多战事呢?清代著名地理学家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写道:“湖广之形胜,在武昌乎?在襄阳乎?抑在荆州乎?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以东南言之,则重在武昌;以湖广言之,则重要荆州”。顾祖禹在这句话中指出了襄阳对于天下的重要性。襄阳之所以战事多,与它重要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

从图中可以看出,襄阳向北可一马平川直达南阳、洛阳、开封,只取帝国的中心;向西北通十堰、安康、汉中,直达关中富饶之地;向南只取荆州、两湖两广地区。襄阳是北方南下长江中下游的咽喉要道。元世祖忽必烈曾言:“攻蜀不如攻襄,无襄则无淮,无淮则江南可唾手下也。”可见,襄阳对一统天下的重要性。北方势力一旦突破襄阳防线,就可以沿着汉江顺流而进入长江,或者从陆路直奔荆州,再进入长江,对武汉、南京等长江沿线造成巨大威胁,整个长江防线基本就崩溃了。沿长江溯流而上,还可以扼守荆州、宜昌等长江要塞,掐住四川东出的大门。襄阳的得失直接关系到江南、四川盆地的安危。

3、武汉的兴起

在元朝以前的上千年里,荆州才是湖广地区的中心。一直到元世祖至元十八年(年),武昌(今武汉武昌区)才第一次成为湖广行省的省治所在地。为何湖北的中心会由荆州迁往武汉呢?这与武汉便利的交通密不可分。在古代,武汉是长江中游的水运中心。它位于长江和汉江交汇之处,长江沟通东西,汉江又是我国除京杭大运河外唯一连接南北的大江。便利的交通使得从陕西、河南来的物质可以通过武汉中转,通过长江运往东南。武汉所在的区域就成为一个重大的节点和枢纽,而且与唐宋时期定都在西安、洛阳一带不同,元朝定都北京,使得南北向的经济通道由原先的长安-洛阳-南阳-襄阳-荆州逐渐演变为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同时,元朝作为外来政权,为了加强对东南地区的控制,位置偏东的武汉无疑是最佳选择,荆州被武汉取代势不可挡。

近代以来,铁路的兴起更加奠定了武汉“九省通衢”的地位,京广铁路、沪汉蓉铁路、武九等铁路的修建,使武汉成为我国与北上广并驾齐驱的四大铁路枢纽之一。年开埠以来,武汉三镇的汉口通过发达的水运,对外贸易搞得风生水起,锋芒直逼上海。武汉也因此被拿来与上海相提并论,一起被冠以“大”字,俗称“大武汉”。

(武汉高铁示意图)

武汉的兴起与江汉平原地区的地理环境变迁也密不可分。先秦时期,江汉平原地区还是一个叫做“云梦泽”的大湖。长江、汉江注入其中,形成一个广阔的内陆三角洲。随着人类开发自然的程度逐步提高,水土流失加剧,长江、汉江携带的大量泥沙在此淤积,三角洲逐渐伸展,云梦泽的范围不断萎缩。据历史记载,唐宋时期,日渐浅平的云梦泽主体已淤积成陆,广阔的云梦泽逐渐分裂成成星罗棋布的小湖群。今天的洪湖、武汉的东湖等湖泊就是古代云梦泽的遗迹。云梦泽的淤积,造成的影响有三:其一,造成大量的长江洪水向南流入洞庭湖,洞庭湖的范围不断扩大,在唐朝诗人孟浩然的诗里已经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八百里洞庭”了;其二,由云梦泽淤积而来的江汉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物产丰饶,成为有名的“鱼米之乡”。这为武汉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经济腹地;其三,由于形成时间较短,江汉平原是我国海拔最低的平原,平均海拔只有27米。正是由于海拔低,地势平坦导致排水不畅,使得荆江(长江自湖北宜昌到湖南城陵矶河段的别称)河段九曲回肠,极易发生洪涝灾害。为了防洪,历朝统治者不断派人修筑大堤,堤坝越修越高,荆江逐渐变成“地上河”。

(云梦泽,古代湖北境内江汉平原上湖泊的总称)

如今,云梦泽这一名称已经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只在今天的湖北省孝感市还有个云梦县的地名,这也是出土了著名的云梦竹简的地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ngfanzx.com/xfyw/159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