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
首页
襄樊简介
襄樊地点
襄樊市场
襄樊要闻
襄樊发展
襄樊天气
襄樊旅游
襄樊信息

南宋中兴四将之刘光世最受人非议的将领

北京哪个白癜风好 http://www.t52mall.com/

刘光世能名列“中兴四将”之一,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因为刘光世打仗只会跑,甚至他的军队没与敌人正面交战,军队就溃散了,这种人能与名将“岳韩”并列,简直是开玩笑。有这种看法的人其实是对二宋之际某些背景不太了解,产生了错误认知,刘光世能名列“中兴四将”自然有他无人取代的能力。

早期经历

刘光世(年—年),字平叔,保安军(今陕西延安)人。在四将中刘光世是唯一将门出身,他的父亲是刘延庆,刘延庆是北宋西北地区对西夏的主将之一,在刘延庆之上就是朝廷派到西北地区的监军,比如说童贯。

刘延庆雄豪有勇,但带兵无纪律,这一点倒是被他儿子刘光世学过去了。不过正因为有这位好父亲在前面带路,刘光世的官升得很快。

史载刘光世“初以荫补三班奉职,累升鄜延路兵马都监、蕲州防御使。”北宋的“三班”即东、西、横三班,叫这个名字主要是“内臣朝会”时站的方位。三班多是荫补授官,不少是节度使至刺史的子弟,这是他们作为武官行列的台阶。

都监,最初常是出征军队的监军,后也用作地方管兵官。防御使是专给武将用的地方官。从官职上看刘光世的起点很高。

宣和三年()正月刘光世跟随父亲刘延庆南下去平定“方腊起义”,凭借战功升领耀州观察使、鄜延路兵马钤辖(即路级军事长官)。

平定方腊后,刘光世随父亲刘延庆调到北方。因为宋金“海上之盟”刘延庆的部队本应该在北方配合金国攻辽,可方腊起义南方军队弹压不住,刘延庆就被朝廷派向南方镇压。

刘光世随父亲刘延庆攻辽易州(今河北易县)、涿州,因易涿二州知州主动投降,刘光世因功升为奉国军承宣使(高级武将)。

随后涿州降将郭药师献袭取燕京之计,约以刘延庆子刘光世领兵应援,但当郭药师与宋将高世宣袭入燕京城内后,却由于刘光世怯敌不敢支援,郭药师等只得缒城逃出,高世宣等战死城中,刘延庆即烧营夜遁,此次攻辽之役,不战自败。刘光世因此被“降三官”。

这是刘光世首次开跑,也开启了他的跑跑人生。

糟糕的战绩

“靖康之变”,金军第二次进攻宋首都开封时,刘光世奉命率三千人马勤王。刘光世进军途中遇到开封城的溃兵,得知二帝已被金军带掠走,北宋已经灭亡。刘光世便带着部队到济州投靠了康王赵构,并护送赵构到了南京应天府,在应天府赵构登基当了皇帝。刘光世因为军职本来就高,再加上带来三千正规军,因此得官提举御营使司一行事务。

也是此时,刘光世将猛将王德收入麾下,为自己的跑路生涯买了一份保障。

赵构登基后,首要任务就是清剿各地的流寇叛兵。因为北宋灭亡,正规军崩溃之后,很多军士做了流寇,南宋就将刘光世、张俊、韩世忠等将领分派出去边剿边抚收了这些残兵。

按理来说残兵流寇等战斗力就比正规军低,打起来很容易,张俊与韩世忠就打得比较顺。但刘光世是反过来的,他是被残兵流寇追着跑。

比如打流寇张遇,张遇看见刘光世的大军,就说;“官军不整,可破也。”然后就真的率众流寇突袭刘光世,刘光世军队大乱,刘光世也被流寇围住,差点被抓,幸好猛将王德杀出重围,救出刘光世。

还是与叛军李成交手,由于刘光世非得装,穿个白袍儒服,乘个车就到前线。结果被李成重点照顾,又是“并兵围之”,又一次被猛将王德救出。

可以说刘光世的战功有近六成是部将王德立的,另外三成是另一部将郦琼的。

也就是靠着剿流寇李成等,刘光世升领奉国军节度使,成了南宋建立后第一个建节的将领。

建炎三年(年)宋高宗跑到扬州,听闻金军南下,便派刘光世率军前去淮水阻敌。本来以淮水为天险,再加上手下有数万人,阻挡一段时间应该不成问题。

但是刘光世就是刘光世,他没到达淮水南岸,还没有看见女真兵马半个影子,刘光世率领的这支部队就已经全部溃散。消息传到扬州,赵构大为惊恐,带着五六个人就出城奔命了。据说这次惊吓将赵构的身体吓出某种病。

本来刘光世的不战而退,直接放金军进来这种大罪,就够死罪了。不过宋高宗还没来得及问责,就发生了“苗刘之变”,刘光世配合韩世忠张俊等人营救皇帝成功,刘光世升任太尉、御营副使。

建炎四年(年)夏,金兵撤江回北后,赵构才回到绍兴府、临安府等地。安定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各将领安排防区,顺便清剿流寇,刘光世就被赵构任命为两浙路安抚大使,兼任镇江知府。也就是在这期间将河北流寇郦琼收入麾下。

刘光世的任命很有可能是赵构的报复,因为镇江靠近前线,一旦金军南下,镇江是必经之地,而这个镇江知府就有种”与城共存亡“的意思。

但刘光世不想去,并说;“安抚控制一路,若但守镇江,则他郡有警,不可离任。望别除守臣,光世专充安抚使,从便置司。”刘光世的意思是自己当安抚使就行了,保镇守镇并,一旦其它郡有警,自己还可以率军解救……。宋高宗也没听过多解释,最多给一个通判,但镇江知府必须你来当。

继续划水摸鱼——招降纳叛

刘光世到镇江后,日子的确不太好过。因为金国大将完颜昌围困楚州(今江苏淮安)多日,宋高宗一道命令一道命令的要求刘光世派兵去支援,刘光世只得派遣手下大将王德、郦琼将轻兵以出,慢悠悠的向楚州赶,没到地方就听说楚州城已破,于是立马撤兵回镇江。

楚州是不能解救了,但金国大将完颜昌的压力还是没半分减少。

为了减轻北边金军的军事压力,刘光世命人在镇江府用金银铜铸成钱币,上面写着“招纳信宝”这四个字,一旦抓住“金兵”,就大吃大喝招待,并将印有“招纳信宝”的钱送给他,让他回去招降同伴。刘光世就用这招收了从北方归降的士兵,《中兴小纪》称“得众数万”。

“招信纳宝”这事应该是有,但数量不应该有“上万”。真正的原因是北方在伪齐金国的剥削下,税赋严重,再加上战乱之地,所以有很多人逃难到南方,刘光世因此收拢了许多“散兵游勇”。

裁军危机

绍兴二年()四月大臣吕颐浩到镇江,刘光世就向吕颐浩要粮,说“军队”开支太大。吕颐浩比较负责,他先调查一番后,上奏宋高宗称;张俊所部三万人最兵精粮足,韩世忠的四万人、岳飞的两万三千人也都堪称精锐,只有刘光世所部四万人,能打的不过一半左右,请求皇帝减少发放刘光世的军费。

此时南宋正在与伪齐开战,前方有不少将领如韩世忠等需要刘光世支援。刘光世听到吕颐浩奏折相当不满,就借口“钱粮”问题,不能援助韩世忠等,宋高宗赵构因“苗刘之变”,裁军真担心再来一次兵变,就摔锅给吕颐浩“诸将之兵,用命则一,其所支钱粮,岂容有异!此皆吕颐浩不公之弊。”顺便提高刘光世的待遇。

这也是趁非常时机,刘光世钻了空子,真要到了和平时期,刘光世的部队必定是被裁的第一波。

淮西军变

刘光世就这么边摸鱼边划水,到了绍兴六年年,部队数量已鼓胀到六万多,成为四将中领兵最多的将领。然后在绍兴六年(年)在南宋右相张浚的主持下,决定对伪齐采取一次大规模进攻。二月,右相张浚命“韩世忠自承(今江苏高邮)、楚(今江苏淮安)以图淮阳(今邳州西南古邳镇)”,命刘光世屯合肥以吸引伪齐与金军,张俊进驻盱眙(今江苏盱眙),同时“命湖北、京西招讨使岳飞屯襄阳(今湖北襄樊市襄阳区)以图中原”。

韩岳张这三人还好,按计划前进,可刘光世是真的怕。就向皇帝赵构说自己战斗力弱,只能退守长江,皇帝赵构本来就是主和派,也就答应了,并调岳飞东援。刘光世当即向南奔命。此时张浚得到刘光世已弃庐州南逃的消息,遂连夜赶往长江南岸的采石,并派人告诉北岸的刘光世;“若有一人渡江,即斩以徇”。刘光世无奈只得返回。

绍兴六年(年)十二月张浚发难了,鉴于上次战争中刘光世所部极糟糕的表现,张浚要求重新整顿这支部队——“刘光世骄惰不战,不可为大将,请罢之。”

刘光世也很知趣,向皇帝赵构上表自请解除兵柄的奏章。赵构很高兴,批准的同时也给了刘光世加官进爵。

然后就是”淮西兵变“,这支五万人的部队被部将郦琼带走了四万人投降伪齐,只剩下王德的八千人留了下来。这场兵变将南宋四大防区之一的淮西地区门户大开,直接导致南宋两淮地区的防务濒临崩溃,如果不是此时金国上层正在政治斗争,南宋这一次真要死在这次兵变上。

而刘光世为什么名列”中兴四将“的原因也在这?

刘光世本人不会打仗,但极会收编流寇,也极会安抚众人。比如说刘光世手下大将王德,正经官军出身,很早就跟着刘光世,打仗极猛,可就是这种猛人还比较服”很不猛“的刘光世;郦琼,郦琼是流寇出身,也可以说是亦军亦寇式的人物。

这二人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王德属于嫡系,郦琼属于杂牌,二人互相不服气。”淮西兵变“就是刘光世下台,朝廷想让王德接刘光世的班,而郦琼不服,告了很多状没效果后,果断起兵投降伪齐。

至于为什么这二人能服刘光世,也在于刘光世敢抗命。在杂牌军看来上战场,就是被朝廷当炮灰,要保存自己就得跑,而刘光世的部队正好符合这个特点——军纪涣散,战斗力差。再加上刘光世又敢抗命,这种行为就是为手下兄弟谋生路,如此好的”大哥“自然能服众。

所以刘光世与其它三大将的区别也在这,刘光世看起来没用,可他在特定条件下收留并安抚大量的流寇,使他们成为南宋可“掌握”的力量,使得南宋前期的困难减少了许多。但相应的,大量的“问题”集中在刘光世这,而刘光世能平衡这种流寇,能力不可谓不优异。一旦刘光世离开,剩下的人无法镇住其它人,“兵变”就难以避免了。

这或许就是刘光世作为“中兴四将”的资格。

尾声

绍兴十二年(年)十一月十三日,刘光世逝世,享年五十四岁,追赠太师,谥号“武僖”。这个僖的谥法是"有过为僖",也算是对刘光世比较正确的评价。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ngfanzx.com/xfxx/196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