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绍兴四年(金天会十二年,年)四月,在宋金战争中,宋军在襄阳击败金军的一次伏击战。
绍兴二年四月,由金朝扶持的伪齐国主刘豫,将其都城由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南)迁至东京(今河南开封),征集乡兵10余万编为12军,沿黄河、淮河及在陕西、山东等地区驻扎,进窥南宋。并在其统治区域内横征暴敛,严刑重罚,使民不聊生,怨声四起。宋廷左仆射吕颐浩建策宋高宗乘机出师北伐,收复中原失地。
十二月,宋襄阳镇抚使李横会合河南府、孟、汝、唐州镇抚使翟琮,出兵北上进攻伪齐。李横、翟琮军均非南宋正规劲旅,缺甲乏粮,装备极差,由于伪齐各地守将纷纷起义倒戈,加入宋军北伐行列,其中牛皋、彭圮、赵起等军投奔李横;董先、张圮、董震等军投奔翟琮,使宋军北伐声势日盛,屡战传捷。
李横军相继收复汝州、颍昌府、唐州、信阳军(今河南汝州、许昌、唐河、信阳市);翟琮军攻取东至郑州西到京兆(今西安)广大地区,并处决伪齐河南尹孟邦雄,形成从西面和南面两个方向钳击东京的态势。次年三月,伪齐国主刘豫为挽回败局,遣使向金朝乞援。金左副元帅完颜宗翰命元帅左都监完颜宗弼率援军,为伪齐大将李成联兵数万进行反击,在东京附近羊驰岗击败李横等军。
刘豫乘宋襄汉地区防卫空虚,命李成率军南下,至十月,相继攻占邓州(今属河南)、随州(今属湖北)、襄阳及郢州(今湖北钟祥)等地。李横、翟琮、牛皋、董先等军先后退到江西路。由于伪齐控制了襄阳、郢州江汉一带战略要地,不仅在南宋长江防线上打开了缺口,而且切断宋廷联系川陕的通道,刘豫在频繁遣使赴洞庭湖联络杨么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策划南北攻灭宋朝的同时,准备来年麦熟后大举南下,与进攻川陕的金军相互策应,先占荆湖,尔后沿江东进,攻取临安(今杭州),灭亡南宋。
襄阳等六郡,西接秦蜀,东瞰吴越,进可出击中原,退可掩卫湖广。四年春,宋江南西路、舒、蕲州制置使岳飞为先机制敌,打破伪齐企图,进而北上收复中原失地,上书宋廷:“襄阳六郡,地为险要,恢复中原,此为基本”。三月,宋廷采纳岳飞建策,命他兼任荆南、鄂、岳州制置使。为加强其实力,将牛皋、董先等军归属岳飞,并将湖北路安抚使司颜孝恭、崔邦弼两军,及荆南镇抚使司军一部暂隶岳飞节制。
宋高宗命岳飞出兵,意在以战求和,并不打算反攻中原,因此在给岳飞下达出兵省札中,命岳飞只准收复六郡,不得越界用兵,“追奔之际,慎无出李横所守旧界,却致引惹,有误大计。虽立奇功,义加尔罚”。为策应和支援岳飞出师,宋廷还命淮东宣抚使韩世忠以精兵万余屯于泗上作为疑兵,以分敌势;命淮西宣抚使刘光世出陈、蔡(今河南淮阳、汝南)二州,以作声援。
四月十九日,岳飞率军3万余自江州(今江西九江)出师,经鄂州(今武汉武昌)渡江西进,船至江心,岳飞对部属发誓“不擒贼帅,复归旧境,不涉此江!”五月初五,宋军进抵位于伪齐境最南端的重镇郢州,守将荆超曾任北宋宫廷近卫,号称“万人敌”。岳飞先遣人劝降,被严词拒绝。由于后勤供应接济不上,此时军中存粮仅够二餐,岳飞胸有成竹,预料次日上午即可破城。
翌日黎明,岳飞坐在旌旗下指挥攻城,荆超亦率伪齐守军据城顽抗,战斗异常激烈,突然一块炮石落在岳飞脚下,左右惊慌躲避,岳飞却神色安然,将士们踏肩登城,冲入城内,斩俘伪齐军数千人,荆超跳崖自杀。岳飞攻下郢州后,立即分兵两路,命部将张宪、徐庆东攻随州,自率主力沿汉水北上直取襄阳。驻守在襄阳的李成闻岳飞亲自率军来攻,仓皇引军北遁。十七日,岳飞进驻襄阳。张宪、徐庆进攻随州,数日未克,岳飞命牛皋率军往援。
十八日,宋军发起总攻,岳飞长子岳云,手持双锤,勇不可挡,第一个冲上城头,宋军一举破城,俘知州王嵩以下余人。
六月初,金朝又从河北、河东调来援军,与伪齐军在新野(今属河南)、龙陂(今河南郏县东南)、胡阳(今唐河西南)、枣阳(今属湖北)及唐州、邓州等地重新集结,号称30万,企图反扑夺回襄阳。岳飞审度敌情后,先命部将王万率军一部作为饵兵,至襄阳西北清水河诱其来攻。
初五,李成倾其全力发起进攻,岳飞率主力从侧翼迂回其后,与王万军并力夹攻,将其击退。次日,李成又率步、骑10万众再次反扑,他自恃兵力数倍于宋军,违背步兵利险阻,骑兵利平旷的兵法常规,轻率布阵,左列骑兵于襄江岸边,右列步卒于旷野。
岳飞洞察李成阵势漏洞后,采用以步制骑,以骑击步的战法,命王贵率持长枪的步兵攻其骑兵,命牛皋率骑兵冲击其步兵。宋军发起进攻后,伪齐前列骑兵惊溃,将后列骑兵拥入江中,步卒死者更众,横尸20余里,李成率余部夜遁。金朝为遏制宋军攻势,命刘合孛堇率陕西、河北签军增援伪齐,与李成合兵数万,在邓州西北列30余寨,企图与宋军决战。岳飞侦悉敌情后,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于七月挥师进攻邓州,命王贵、张宪两军由光化(今湖北老河口市西北)、横林(今襄阳西北),分路向邓州挺进,实施包抄合击。
十五日,在距邓州30余里处,与金、齐联军展开激战。正当两军酣战之际,岳飞又命王万、董先率精骑乘势突击,一举将其击溃,俘金将杨德胜等余人,缴获战马余匹,兵仗、器甲数以万计。刘合孛堇与李成引军逃遁,留部将高仲固守邓州。十七日,岳飞督军攻城,岳云又首先登城,生俘高仲,收复邓州。二十三日,岳飞命王贵、张宪至唐州以北30里处,阻击金、齐援军,掩护李道收复唐州。同日,崔邦弼军攻下信阳军。岳飞部署好六郡防务后,率军凯旋鄂州。
(二)郾城、颍昌之战
经过
顺昌之战后,金军都元帅完颜宗弼率部退回开封。南宋湖北、京西宣抚使岳飞,乘机向中原地区发动反攻,派忠义统制梁兴、董荣等潜渡黄河,联络河北、河东义军,攻夺州县,袭扰金军后方;自率数万大军由鄂州(今武昌)北上。六月二十五,进入陈(今河南淮阳)、蔡(今河南汝南)地区,长驱直入,至七月初二,连克郾城、临颍(今属河南)、颍昌、郑州、河南府(今洛阳)等地,切断了金军东西联系,直接威胁开封。
宗弼为扭转危局,利用宋军分兵攻占州县之机,亲率韩常、龙虎大王、盖天大王等部1.5万余重甲精骑,于七月初八奔袭岳飞宣抚司驻地郾城,企图摧毁宋军统帅机构,打破岳飞的反攻计划。宗弼率军进至城北20里处列阵,向郾城推进。岳飞首先命其子岳云率骑兵冲击,分割打乱金军阵势;继以步卒持麻扎刀、提刀、大斧从侧翼冲击,上砍人,下砍马,与金军骑兵展开格斗。激战竟日,金军死伤甚众,宗弼被迫率余部撤退。
郾城战后,岳飞料定宗弼必将继续来攻,以扭转其不利处境。岳飞为寻找战机,歼金军主力,遂调整部署,命统制张宪由陈州进驻临颍,派岳云率部援颍昌,以增强前锋兵力。宗弼果倾其全力进攻临颍。十三日,岳飞派往临颍的杨再兴等余骑,在临颍南的小商桥与金军遭遇,展开激战,杀金兵0余,杨再兴等将英勇战死。十四日,张宪部赶到临颍后,击退金军。当日宗弼率3万余骑进逼颍昌城下。驻守颍昌的统制王贵会同岳云与宗弼军展开决战。宋军以骑居中,猛冲金步军,以步军对付金军两翼骑兵,自晨战至午,杀金军统军使以下将士余人,俘0余人,获马0余匹,宗弼率余部败退开封,不敢再战。金军屡遭挫败,内部分裂动摇,宗弼准备放弃开封,撤军河北。岳飞建议乘势夺回开封,收复中原,但南宋朝廷坚持与金议和,下诏强令回师。岳飞被迫于七月二十一撤军,所克州县复失。
郾城、颍昌之战,是在平原地进行的较大规模的步骑交战。岳飞能适时掌握对方作战企图,针对金军骑兵多而强的特点,发挥己方士气旺盛、军队训练有素的长处,巧妙使用兵力,重创金军主力,故屡战屡胜。
(三)小商河之战
那昌平王兀术四太子带领了六国三川大兵,分为十二队,每队人马五万,共有六十五万人马,虚张声势,假言二百万,往小商桥而来。第一队的先锋雪里花南走马上来,正遇着杨再兴一马当先,那枪只一挑,将雪里花南挑下马来。番兵不能抵挡,呐喊一声,两边散开。杨再兴拍马赶上,那第二队先行雪里花北便来接战,早被杨再兴一枪,那雪里花北招架不住,也死于马下。只见那番兵回身一转,杨再兴拍马又上前来,撞见三队先锋雪里花东,早已知道前边之事,催马摇刀上来,正遇杨再兴。他的刀尚没举起,又早被杨再兴一枪,将颈下挑了一个窟窿,翻身落马!杀得那些番兵东倒西横,抱头鼠窜,只恨爹娘少生了两只脚,没命的逃走。
那四队先行雪里花西闻报,飞马上来接战,撞着杨再兴,不上一合,早被杨再兴挑于马下!不上一个时辰,连把四员番邦大将送往阎罗殿去了。四队番兵共计有二十余万,见主将已亡,大败而走。众番兵惧怕,不知道象这样的南蛮有多少追杀下来,先自慌了乱跑。人撞人跌,马冲马倒,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但见尸如山积,血若川流。
杨再兴在后追赶,见番兵向北而走,心下想道:“我往此处抄去,岂不在番人之前?截住他的归路,杀他个片甲不留。”再兴想定了主意,竟往近路抄去。谁知此地有一条河,名为小商河,早已被这大雪遮满,看不出河路。那些番兵尽皆知道是小商河,前边小商桥,所以那些番兵皆往西北而逃。小商河河水虽不甚深,却皆是淤泥衰草,被雪掩盖,不分河路。杨再兴一马来到此处,一声响跌下小商河,犹如跌落陷坑的一般,连人带马,陷在河内。那些番兵看见,只叫一声:“放箭!”一众番兵番将万矢齐发,就象大雨一般射来。可怜杨再兴连人带马,射得如柴蓬一般。后人有诗吊之曰:
东南一棒天鼓响,西北乾方坠将星。未曾受享君恩露,先向泉台泣夜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