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不了那个眼神
——怀念董方博老师
董方博老师,我最忘不了的是他那个眼神:关切、慈祥、坚定。我以前并不认识他,只知道参加市里的论文、讲课比赛时,评委中总有董方博老师的名字。真正认识董老师是年参加湖北省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准备的时候。参加湖北省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我代表的是黄石市,所以市教研室请来了一些专家进行指导,董方博老师就是其中一位。对于讲课,专家们从情境引入、过程衔接、语言节奏、师生互动等方面进行了精心的设计,经过多次试讲锤炼,一堂极富情感魅力的课诞生了。正当我信心满满、跃跃欲试的时候,讲课突然改为了说课。董老师又和专家们对我进行理论提升。说课不仅要知道怎样教,而且要理解为什么要这样教;不仅要会教学设计,而且要阐释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总之,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每次讨论结束,董老师总是用关切的目光望着我,似乎在问:你理解了吗?去参加比赛,董老师送我上车的情景恍如昨日:他穿一套深色西服,打着红色领带,映得脸色泛起红光。上车前,他拍了拍我的肩膀,问:“有信心吗?”“有!”我的语气铿锵有力。我想,准备了这么长时间,该让老师放心了。上车后,他补充道:“要注意细节啊!”车子缓缓离开,那双关切的目光在一路追随。襄樊五中,当我健步走上讲台,霎时,感觉董老师正在用坚定的目光看着我,多么像襄樊卧龙岗的智者诸葛亮的眼神。也许是捕获到了诸葛亮这股仙气和灵性,也许是准备得娴熟和自如,说课时,我抑扬顿挫,张驰有致,说完后,掌声不断,好评如潮。这次比赛我一举夺得省优质课一等奖,说课稿被教育部编入《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并由董老师点评。比赛早已过去,但董老师对专业的精益求精和对青年人的无私关怀,一直深深地激励着我。在以后的日子里,每到一所学校,青年教师参加优质课比赛,我都乐意和青年教师一道,从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进行深入探讨,并欣喜地看到一批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荣获省、市乃至全国大奖。从此,我们成了忘年之交,时常在一起探讨数学教育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他是湖北省特级教师、湖北省数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苏步青数学教育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每次他都站在教育教学发展的前沿,以严谨的哲学思辨,阐明和解答一个个问题。他高屋建瓴的分析总使我茅塞顿开,如沐春风。我女儿也得益于他的指点。女儿初中成绩很好,考上了董老师所在的省重点高中——黄石二中。进入高中后,由于思想上准备不足,女儿成绩急剧下降。这时,我们想到了董老师,正好他也是学校心理咨询室主任。女儿每次到他那里,他总是目光慈祥,微笑地听着女儿倾诉,耐心地解答女儿提出的问题,女儿很快就赶上来了,数学成绩也越来越好。我来深圳也得到了他的鼓励。当时,我犹豫不决,找到了董老师:“老师,我想到深圳去闯一闯。”董老师显得很平静,好像早在他的预料之中。他用坚定的目光看着我,说:“是的,你应该到外面去闯一闯!”接着他补充道:“你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外面一定有你一片天地!”我就这样义无反顾地来到了深圳。第一站在罗湖区笋岗中学,首次参加罗湖区优质课比赛就荣获了第一名。老师高兴,特意来了一趟深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听说老师来了,他的朋友、学生很快聚集到了身边。他慈祥地望着我们,肯定了我们取得的成绩,鼓励我们在各自的岗位要争创佳绩,彰显自身的价值。每次回黄石,我都要去看望他,他总要把自己对数学教育的思考与我交流。他说:“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力求通过概念的形成、结论的证明、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经历数学的抽象、推理和建模的过程,理解数学的本质,形成核心的数学素养。”他潜心于数学思维的研究,送了他编著的《数学教学与学生思维发展》给我。他说:“数学教学的重点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广阔性、深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是发展学生智力与能力的突破口,也是数学素养形成的关键。”他又送了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的《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给我。他说:“本书数学教学的两个观点很重要,一是‘再创造’,二是‘数学化’。中学数学是已经完备的知识结构,重在‘再创造’,即引导学生经历类似于数学家的发现过程。数学的本质是不断‘数学化’的过程。”他还送了美国数学教育家波利亚的《数学与猜想》给我。他说:“学生学习数学不仅要进行逻辑推理,也要进行合情推理;不仅要综合演绎,也要实验归纳;既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猜想创新意识。”一天,我看着老师送的书,猛然抬头,年的日历仅剩最后一页了。应该给老师去个电话,问声新年好。“嘟……嘟……”无人应答。“喂,你好!你找谁呀?”传来的是女声,我惊讶,莫非老师电话在师娘旁边。“找董老师,新年快到了,向老师和师母问声新年好!”……电话那头异常寂静。“啊……谢谢……董老师已经走了……”眼泪一滴又一滴掉落在书上,浸染了一页又一页。多年来,读老师送的书增长了见识,在老师的关怀下成长。正想着新年再次聆听老师的教诲,我在这头,而老师却永远离开了电话的那头!回想过去,无数个日夜,走着走着,方向迷失了,总是老师在书的扉页写下的那句话——“你要努力成为一个专家型教师——既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又在大脑中储备有大量典型教学案例的教育工作者。”——如灯塔般,使我看到了前行的方向。过往的日子,无数个时刻,做着做着,身心疲惫了,总是老师那个关切、慈祥、坚定的眼神闪现,使我的精神为之一振,决定去做更多更有意义的事。徐卫祥,年5月出生,原任教黄石十五中,现深圳市高级中学数学教师,出版著作有《教者当自强》和《我的多彩课堂》。
《新东西》编辑部
主编:向天笑
征稿启事:
1、原创首发,诗歌(除旧体诗词外)、散文、小说、评论等作品,拒绝一稿多投。第一次投稿附百字内简介加个人清晰生活照一张。除文档附件外,请在邮件正文里粘贴一次稿件,便于编辑查看。
2、作者文责自负,如有抄袭侵犯他人权益,本平台不承担任何法律连带责任。
3、投稿作者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