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
首页
襄樊简介
襄樊地点
襄樊市场
襄樊要闻
襄樊发展
襄樊天气
襄樊旅游
襄樊信息

散文马青圆梦之旅

公公年轻时在河南商丘当过兵,后转业回乡从医,虽离开部队多年,却一直怀念着当初的军旅生活,总说回去看看,却因各种原因一直未成行,于是便常常听他在嘴边念叨,一晃四五十过去了。

年国庆,为了一圆公公的梦想,我们一行五人前往商丘开展了一场圆梦之旅。

01

半仙

从武汉开车前往商丘,经一天的车程我们于当天下午四五点左右到达。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在当地赵姓友人的带领下来到公公当年兵营驻扎地。为了给公公一个惊喜,友人带我们到了一个繁华热闹的集市区,私下告诉我们这里便是,然后故意问公公,这里您熟悉么?

公公环顾四周,道路两侧入眼皆是各类商铺,适逢节日,各类彩旗音乐促销宣传,人来人往,公公茫然摇头,友人提示说,您再看看,公公前前后后看了一遍后依然摇头,友人告诉公公,这里便是。前几年政府将兵营拆除改建成了集市,您看看两侧的树木及集市后面的房子,是不是以前的样子……

在友人的指点下,公公迷茫的眼神逐渐溢出了惊喜,真是这个地方啊!

在狭长的集市中,公公兴奋地来来回回走着,急急寻找着记忆中的影子,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啊,变化真大啊!你不说我是绝对找不到的,树都长这么高了……

跟着友人,我们穿到鳞次栉比的集市后面,在一截断壁残垣的矮房前,公公指着院内一棵高大的梧桐树说,这里便是我们的兵营啊,那时每天清晨都要在这里列队集合,然后出去跑操!

公公喃喃自语,六十多岁的老人,脸上洋溢着孩童般兴奋的神采。

徜徉在集市里,公公既兴奋又感慨。6岁的女儿却为集市里各类叫卖声所吸引,身旁正好停着一个卖茶叶蛋的推车,奶奶买了两,拨开一看,一团黑忽忽的毛,像是变质的东西,奶奶很生气,正想找卖蛋的大嫂理论,大嫂却一脸坦然地开口了,你们是外地人吧!这个蛋没有坏,是我们本地的毛鸡蛋,不信,你看看这桶里的蛋,都是这样的!往桶里瞧了一眼,果真如此,我们倖倖然,拿着蛋实在不敢吃,便扔掉了。

中午时分,友人把我们带到当地一家有名的特色餐馆,一进门便见桌上赫然摆着一大盆猪脚,每根份量比手臂还粗,接着上来一盘黑虫子,然后又端上来一盘早上在集市上看到的毛鸡蛋,友人看着我们变幻莫测的神情,开玩笑说,吃这餐饭可得有点胆量啊!

后来才知黑色的虫子是油炸知了,据说蛋白质极其丰富,斗胆吃了一个,味道忘记了,在友人的反复劝说与诱导下,毛鸡蛋也挑战了一个,感觉是鸡肉混杂着鸡蛋的味道,也仅止步于此,倒是硕大的猪脚,我们捧着吃得不亦乐乎。

印象中这餐饭吃得我“胆战心惊”,于今想起依然记忆深刻。

到商丘自是要游玩一番。阏伯台,古称商丘,民间称火神台,是距今多年的一处观星台遗址,它比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在洛阳建的灵台还早上多年,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观星台。

商丘本就是一个多流传神话的地方,在阏伯台遇到一个算命先生,人称“半仙”,被当地人传得神乎其神,友人更是一脸崇拜,说“半仙”给当地某警察算了一卦,告之某年某日是他的凶日,不要出门,警察不信,那天出门就被车撞死了……友人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半仙”的“神机妙算”,其玄妙夸张惊得我寒毛竖了一身,这哪是“半仙”,就是个神啊!

据说此人一般不给人算命,除非是有缘人,只要她算的命,信之必能逢凶化吉,若不信绝对倒霉。友人表示与“半仙”私交极好,极力推荐我们去算一下,爷爷奶奶被说得心动,老公不信,于是婉拒了。

隔老远,那个“半仙”望着我们,尽管不信她能预测命运,却依然有种被透视感,于是匆匆离开,奶奶频频回首,老人家迷信呢!估计未算成心里有点遗憾吧!

商丘对传统文化比较尊崇,每年国庆前都有一个祭奠孔子的活动。无论是富商巨贾还是凡夫走卒,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的孔子信徒均会聚集在此参加盛大的活动,听说场面宏大,从刚结束的活动现场及还未拆卸的条幅彩旗来看,规模可见一斑。

广场用不同的“商”字地砖铺成,甲骨文、篆书、隶书等各式各样的“商”字体,看得人影花缭乱。

商丘作为商文化的发源地,至今有段古城保存完好。站在古城远眺,商丘城尽收眼底,城墙根下房屋俨然,低矮有序,仿佛还生活在过去,似乎下个街角,还会翩然走来一代辞赋大师司马相如,心里默念着妻子卓文君的《白头吟》“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但远处已是高楼大厦,高高的脚手架以及机器的轰鸣已经彻底地改变着这座古城。

02

开封府

从商丘出来,我们开启了从东向西贯穿河南之旅。

被誉为八朝古都的开封,据说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的都城,于今内城外城城墙依旧,毕竟做过多朝皇都,气象与其他城市还是不一样,现代里透着古色古香。

到开封游清明上河园,感受曾经在书本上才见识过的景象,若有航拍真想把现实的园林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比对一下,看看哪个时代更繁华。

园子里很热闹,可能是中国商业化最早仿古景观之初,园内各景点均仿古人衣着服饰以及生活习性演绎,迎亲的花轿、抛绣球楼下聚集的看客,城墙楼下张贴的皇家告示等,如视节目中看到的一般,模仿得惟妙惟肖。

皇家的蹴鞠表演,身着宋服的年轻人表演得很卖力,观众也为他们精湛的技术喝彩叫好,可惜这种国粹没有发扬光大,不然国足也不会多年来背受骂名,伤透了一代代球迷的心。

工作人员卖力地表演着,女儿则对沿街叫卖的糖人感兴趣,匠人手艺真是精巧,从动物到人都捏得活灵活现。这些糖人都是立体中空的,通过吹气制作而成,一个个皮肤薄如蝉翼。

顶着烈日在露天的湖面上观看宋金对战的真人秀演出,观众围湖而坐,湖面上炮火硝烟弥漫,士兵们浴血奋战,绣船里官员却还在听歌赏曲、醉生梦死,尽管知道是一场秀,但还是让人心里愤懑顿生,如此朝廷,大好江山能不断送吗?

只是,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游开封,当然忘不了大名鼎鼎的包公啦。尽管中国古代为官清廉的不少,但像包公这样受古今尊崇的却不多,海瑞就没有这样的好命。

进入开封府,树立在正厅院里的巨石,就是“戒石铭”。其南面镌刻“公生明”,提醒官员只有公正、一心为公,才能明察秋毫、清正廉明。史料记载,北宋开封府共有任府尹(相当于现在的市长一职),宋太宗赵光义便是其中之一,但却以包公倒坐南衙而驰名中外。

逛开封府,瞻仰了包拯秉公办案的一生,自是不会忘记参观一下大家熟知的“龙头”“虎头”“狗头”三口铜铡,如今看着依然令人生畏。总觉得包公怒铡陈世美过于血腥,在那个皇权胜过一切,婚姻包办的年代,陈世美也罪不至死吧!若将包公这样的执法者放到现代,估计相当多的男人要人人自危了(呵呵!)。

开封府很大,我们择其观之,感受模拟宋代的婚庆仪式,人潮拥护,鼓乐齐鸣,的确有着古代迎亲的热闹。

体验了开封名小吃汤包,记忆已不太深刻,作为一个有四季美打底的武汉人,其他汤包只能是浅尝辄止,倒是在河南郑州喝的糊辣汤,虽然辛辣,印象深刻。

03

真不同

无数人到洛阳,首当其冲便是少林寺吧,对于七十年代的人来说,电影《少林寺》的印象太过深刻了。它可能是开启我们这代人观看武侠电影之先河,尽管之后有无数功夫片从动作、情节、意境及拍摄手法上均要远超于它,但它对我们这代人的影响却是无法超越的。

为着年少时“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的美妙意境,我们来了。

小时候就爱极了电影《少林寺》,现得以亲临摩拜,心情可想而知,只是没想到大名鼎鼎的少林寺门楣却不大,远不如电影镜头下的恢宏。

少林寺与大多数佛教寺院一样,几进几出,但眼前的寺院格局与二十多年前电影中见到的似乎不太一样,想来是因为电影剪辑的缘故,或是后期改造过吧,找了半天,也没找到电影中觉远与师兄弟偷吃鸡的地方。

当然洛阳还有著名的白马寺,作为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其地位本就不一般,而且它还是唐朝的皇家寺院,曾经武皇的面首因抵不住外界舆论,曾暂避白马寺,其一切铺排用度皆出自皇家,想必是极尽奢华的。

但即便如此,其在后代的影响似乎远不如少林寺,想来一部电影的影响力还真是巨大!

少林寺印象最深的到处都是习武学校及习武的人群,以年轻人居多,甚至还有不少小孩子,王宝强未演傻根前也是其中一员,他的成功可能激发了更多尚武有梦想的年轻人。

参观塔林,穿行其中还觉得有不少意趣,正准备拍照,导游说,这里每个塔都是不同朝代高僧的灵墓,瞬间浑身激起一层鸡皮疙瘩,一向胆小的我那还有兴致,赶紧快步走出。

电影镜头下的塔林高大整齐威严,实际上由于建于不同朝代,塔的造型不同,风格各异,其中不少风吹日晒已然坍塌,整体塔的现状高矮不一,外观形状参差不齐。

龙门石窟位于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或许是因临水而建的地理优势,你会被它恢宏的气势,栩栩如生的雕像给惊到,即便是看过大同的云冈石窟及敦煌莫高窟,你也依然会惊讶于它的完整,细致生动。

看大同的云冈石窟,感觉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依稀可见往日的荣耀辉煌;游敦煌莫高窟,似乎是一位藏在深闺人未识的美女,初见就令人惊艳;而龙门石窟,感觉更像一个有内涵的中年人,虽历经风雨,却依然蓬勃茁壮。

一千多年过去了,它们默默地屹立在伊水边,看人间车来车往,人起人落。

民间有“不进真不同,未到洛阳城”之说。品真不同,感觉真不同,一套水席吃下来,吃得人腹阔腰圆,尽管已撑得不行,可心里还是期待着下一道的惊艳。

真不同饭店以洛阳水席为主,而洛阳水席始于唐代,以武则天时为盛,已有多年的历史,是迄今为止保留下来最古老、最有特色、最完整的一套宴席。所谓水席当然道道菜离不开汤水啦,上一道撤一道,如行云流水般,有点类似于现在的西餐。

记忆中有一道菜以鸡蛋丝做成的菊花真是精妙绝伦,欣赏了许久,都不忍动筷呢!(对吃货,这得有多大的自制力啊!呵呵)

在洛阳看龙门石窟,游嵩山少林寺,白马寺,赏塔林,品真不同,感觉洛阳真是个风水宝地,难怪一代女皇要将都城选址于此,眼光还真是不一般。

尽管之后多次到洛阳,印象都没有这次来得深刻。

04

古隆中

因工作数次出差襄樊,从未想去游览一番,人们往往重视远方的风景,对近旁的却熟视无睹,想来襄樊便是如此。

这次也是因从河南取道回汉,才到此一游。

曾听说不少省争当古隆中之地,让人莫名觉得好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吧。

凡出游必听易中天的品三国,故对三国人物烂熟于心,尽管小说《三国演义》与史书《三国志》有所出入,为了小说人物丰满,罗贯中将许多历史上并不存在之事赋予诸葛亮身上,但即便如此,也并不有损诸葛亮料事如神,一世英明。

《前后出师表》道尽他对后主刘禅治国的期望,以及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之心。虽说一生位极人臣,得两代帝王垂青,可六出祁山,依旧壮志未酬,于我心里依然是个悲情人物,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古隆中本着《出师表》中所描述的场景布置,“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小孩子对草庐、仿古牛车等不感兴趣,看到公园湖面上吊的滑索却兴奋莫名,带着女儿体验了一次,兴奋的惊叫声似乎将湖水都激起了波澜。

早餐被朋友带到当地最有名的面馆,体验了一把襄樊人地道早餐。只是名气与门店极其不相称,矮桌小凳,坐着不舒服,且数量有限,来的顾客都端着碗散落着吃。

在这家吃牛肉面,还会配上黄酒,尽管环境堪忧,却并不影响其口味,黄酒入口没有想像中甜,且相当辛辣,不善饮酒的我,只能望梅止渴。

十年一觉昨日梦,起身方知泪盈眶。

如今公公已过世十多年,每每回想起这次旅行,老公总是既欣慰又感伤,欣慰的是在公公有生之年,实现了五十多年心心念念的梦想,感伤的是,听老一辈人说,一个人有未实现的梦,生命就会有牵挂,也就不会走那么快了。

为此老公又常常自责,是不是该晚几年帮父亲实现梦想呢?或许这样,他还能多陪我们几年吧!

私下我常臆想,那天在商丘阏伯台,若那半仙给公公算上一卦,或许真能逢凶化吉,健康长寿呢!

人生事常难如人愿!

简介:马青,湖北武汉,看剧,旅游,偶尔码码字。渴望在万干山水间,不问世事自顾自的妖娆

~~~~~~~~~~~~~~~~~~~~~~~

◎本期编辑指柔

赤壁市女作家协会编辑部

主编:小月

责任编辑:浅言

副主编:清清、余季惟、指柔

赤壁市女作家协会感谢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ngfanzx.com/xfxx/17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