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
首页
襄樊简介
襄樊地点
襄樊市场
襄樊要闻
襄樊发展
襄樊天气
襄樊旅游
襄樊信息

蝴蝶论坛陈海寂静的广州录音

陈海摄影师

主持人:

各位蝴蝶论坛的朋友,大家晚上好,今天为大家邀请的嘉宾是摄影师陈海。他年出生,广东汕头澄海人,年毕业于广州大学设计学院商业美术设计专业,从事广告行业将近27年,现工作生活于广州,陈老师您好。

陈海:

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来到蝴蝶论坛和大家一起交流摄影。

主持人:

陈老师,可否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摄影创作的呢?

陈海:

年大学毕业之后,我去了一家外资广告公司,因为我学的是商业美术设计专业,在公司里做广告策划、设计,还有商业摄影这方面的工作,这个时候就开始做摄影方面的一些创作了,但是那时候只是商业摄影方面的。年5月的一个下午,中午回到公司赶上停电,再回家也没什么意思,就拿着相机去到了广州的荔湾区,也就是现在的西关进行一些比较悠闲的摄影创作,那时候只是去玩一下。之前也有去过西关,但之前的那种感觉没有这么强烈,这次因为拿着相机的缘故,所以就产生一种特别的冲击。

因为我小时候是在四川重庆长大的,那边属于巴蜀文化,8岁又去了湖北省的襄樊市,然后又去了武汉市读湖北美术学院附中,所以有着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和岭南文化的一种地域方面的冲击和碰撞。开始的时候还约朋友一起去创作,后来觉得不能静下心来,就独自去创作了。本来是想把这些作品作为广告创作的素材的,拍到后来就觉得应该把它系统的作为一个主题去拍摄。我也参考了很多外国摄影师的作品,也看了德国新客观主义的作品,后来就用4×5大画幅的相机有系统性的、有自我意识的去进行创作。中间也有一些对于这个主题不断的修正和调整,比如从到到4×5的画幅和相机方面的转变,还有理念方面的转变。

主持人:

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年第三届大理国际影会展出的作品《寂静的广州》吧?

陈海:

年,这组作品《寂静的广州》当时入选了大理国际影会,这组作品所呈现的状态和主题就是想采用当代的摄影理念和技巧,向观众展示广州表面上看上去是一个充满喧嚣、浮躁和杂乱情绪的大城市,而当我带领大家从她的背后观看,看到的广州是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大城市,她是如此深厚、庄重。我主要是采取用以点串成线,再成面的方式,积沙成塔的拍摄手段。

我现在对下面三组作品来做一个分类的阐述。

第一组作品的地点是选择在广州市中心地带越秀区的三角市,那里是一个交通大动脉东濠涌的下面,中间还框横跨过一座桥,在东濠涌的上面有一座小桥,小桥上面是东濠涌高速快线的交通线。

这两张作品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一开始我拿起手机的时候,很多群众会很警觉,他们马上会望过来,或者是用手挡住自己的面部,或者是把身体扭过去,这时候你已经惊动到他了,如果再拍下去就不是一个旁观者的角度了,也不会是他本身状态的表现了。所以我慢慢地换成用小的数码相机,接着用的,然后相机,最后再换成4×5大画幅相机。

拍摄这两张的时候,我必须在太阳下去之前,大概5点半到6点半这个时间段进行拍摄,因为那时候室内的光和路灯已经亮起来了,天空的余光还能保持内外景光线的平衡。另外被拍者们在这个时候下班,因为过去的一个月他们已经习惯我在那拍摄,对他们并没有产生危害,或者说没有心理方面的障碍,他们会以一种很正常的状态面对我的拍摄,这样的话就比较自然的将当时的一种客观的状态记录下来。

下面一张我其实也想表现出我自己内心的那种客观性。

这个场景是一个兼具多种功能的杂货店的一个场景,包括小孩玩的木马,有香烟、饮料、书籍和文化用品的售卖。采用正面拍摄的形式以前会觉得比较呆板,但是实践之后,掌握好角度和时间,还有注意物体之间的关系,就可以把想要达到的内心的普遍性表现出来,我这里强调的就是客观的普遍性。

这种普遍性是通过展现它背后的广告牌或者是香烟等物品来达成的,因为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个性,比如说你去到安徽、四川,如果你想买广州生产的啤酒,那是没有的,因为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产品销售的市场,还有当地人喜欢购买的商品,所以这个已经可以反映一些地域方面的普遍性了。

我比较注重发觉普通事物中有美感的和感动人的一面,在大理影会展示的时候,国外的一些画廊和摄影师对这一点也非常认可,他们认为在法国和德国都有高尚街区,但是也有普通街区,他们认为我拍普通街区有暖洋洋的感觉是我特有的优点,觉得我这样的摄影师内心肯定是比较美好、比较单纯的,因为普通物品也有它自己的尊严。

这一张是想通过城市不同的切片来表现城市的气质,所以我选择在荔湾区华贵路一间卖祭祀用品的商店,那个时候要拍到店里的光线和室外的光线能够平衡,需要大概30秒的时间拍摄。

祭祀用品店外面是一条很窄的人行道,人流穿行不断,而且围观的人很多,有两个小伙子主动帮我把3米之外的人清开,店主和他的朋友用两条绳子把行人拦截住,后来人就越来越多,还来了公交车,司机也没有鸣喇叭,再后来警察也来了,但警察看了一下也没管就走了,等到光线都比较合适的时候我赶紧聚精会神地把这张拍完了。值得庆幸的是,大家可能都被我感动了,没有人干扰我,一直等待我拍完。

主持人:

谢谢陈海老师详细地给我们介绍了他的这一组《寂静的广州》。您为什么会选择广州西关这样的一个传统的老城区进行拍摄呢?您在开始拍摄的时候有去做一些具体的案头工作吗?

陈海:

因为广州是历经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又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西关大屋是作为对外贸易的产物和岭南文化生活的缩影。在当代的背景下,西关这边是属于旧城区,它可以体现出旧的那种生存环境,以及现代人的和谐和冲突,更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广州人的那种生生不息的文化精髓。

我对摄影,特别是对“西关”这一主题的兴趣与我的专业和工作分不开—广告创意设计。创意是对旧元素的新组合,它必须是符合某一个特定市场营销需求的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在短暂的瞬间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因此广告人必须对各阶层的人及其诉求进行搜集、分类、储存,从中获取有价值的图像和元素,抓住有意义的细节,通过它们的关联性达成与消费者的共鸣。于是我就产生了通过摄影搜集广告素材的想法。

拍摄之前,会从社会学、建筑学和生物分类学的角度去进行资料的收集,将要拍摄的东西进行分类,有时候还会做一些扩充、细分,跟着在有些类别里的东西可能还会融入到其他类别当中去,因为物体之间不可能说单纯存在,或者是单一呈现的,它都是互相交融在一起的。

受德国新客观主义的影响,我更加注重摄影本质的表现,从旁观者的角度客观的记录事物,并让观看者参与其中的思考,寻找他们心中的客观性。

主持人:

陈老师,您刚才也提到其实在拍摄这样一个题材时,您对于器材的使用上也是非常苛刻的。据我了解,您好像将生活所需之外的一些花费全都投入到了4×5大画幅胶片的拍摄上,是什么让您义无反顾的去做这样一件事呢?

陈海:

做这项工作是需要勇气和能力的,另外还要有热爱,还有我本身所具有的沉静的、理性的性格。说到能力方面,因为我本身是学商业美术设计,中途有学商业摄影,工作上也有跟这方面接触,所以在技术方面是我的强项。试拍过之后,觉得应该在这方面去做一些事情,去做一套影像出来,带大家发现广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美好,和她深厚的底蕴。

在边发现广州价值的同时,同时也在不断地实现自我,所以我就觉得应该抽出时间去做这件事情。

主持人:

其实在广告行业您早已经是资深的前辈,在拍照的时候,早年从事美术设计的经历,会给您摄影创作上怎样的影响呢?

陈海:

首先因为做过广告创作方面的工作,所以就知道必须得先确定主题和目标,做好计划,再进行分类、归纳,还要做好对比、分析,而且整个过程需要做得很细。第二,是要用影像说话。当时英国伊尔福公司想用我的作品在全国做一个展览,他们觉得我的作品是用影像在说话,不用文字介绍也能向观众表达一些重要的信息。第三是在技术方面,因为小时候学过美术和绘画,后来又学了商业设计和商业摄影,所以在技术方面会比一般的摄影师要扎实很多,前后期的制作也是我的强项。所以这样就有助于我舍弃影像的偶然性,而抓住影像的必然性。

主持人:

陈老师,您在《寂静的广州》中,为什么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彩色的广州呢,您有尝试过黑白的影像去呈现吗?

陈海:

一开始用黑白拍的比较多,90年代末比较流行黑白照片。黑白的照片给人感觉比较讲究风格化,但是会把观者和实际物体的距离拉远,表面上会有一个伪装,这也缓和了影像中间的矛盾,你会觉得黑白照片会比较高贵,但其实是一种假像。因为现实世界很多物体它都是彩色的,黑白照片不能够反映出物体本身的面貌,会使物体本身的信息含量降低,所以到最后我还是决定用4X5彩色反转片去表现,然后用滚筒扫描将所有信息量都展现出来,更能够客观的反映当时的状况。

其中有一部分黑白的也是用4×5相机拍摄的,比如有一张楼梯,因为反差特别大,就采取了亚当斯的区域曝光系统,曝光16分钟,将影像的16到20个层次级别,压缩到人肉眼可看见的8到9个级别。曝光过度2到3档,之后再通过冲洗调整药液和时间把它压缩到8到9个层次,肉眼可以识别的范围之内。为此,我自己家里也建了一个暗房。

主持人:

陈老师,您之前也谈到韦斯顿和尤金阿杰对您的影响,那么您在摄影以及创作上,是否会去涉猎西方的艺术语言和工作方式呢?

陈海:

一开始我学的是商业美术设计专业,摄影史和广告摄影、新闻摄影,以及艺术摄影方面都学过。但是那个年代在摄影方面的书籍和获得对外信息方面会差一些,但是我们学校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贷款去购买的书籍,所以那时候我们看到的一些书籍,要过20年左右才在市面上可以买得到,所以我当时是受那方面的影响很大。

后来台湾的阮义忠先生翻译了一些外国摄影师的访谈,但是他比较侧重于新闻纪实方面,后来接触到亚当斯、韦斯顿、尤金·阿杰这些人的作品。亚当斯的影响在于技术层面,韦斯顿让我更注重发掘物本身的价值,尤金·阿杰影像的单纯性和规划系统性也对我影响很大。之后对德国新客观主义做了较深入的研究,我更加注重摄影本质的表现,也就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客观的记录事物,并让观看者参与其中的思考,所以我的这组作品的定位就向当代观念摄影——纪实文献方面的转变比较大。

主持人:

您现在也是经常在做商业广告方面的工作,那您一般什么时候会去拍照呢?

陈海:

当时学了摄影课之后,就非常喜欢摄影,如果不是现在经营广告公司,我很想每时每刻都去拍摄,以前即使在做设计的时候也是相机不离身的。《寂静的广州》这个系列是在做商业之余去进行创作的,由于创作总是中断,就需要修正以前拍摄的主题或者是图片,要不断地进行统一,不断地去寻找到与城市最佳的沟通方式,这个也很重要。我很羡慕那些专门从事艺术创作的摄影师或者是摄影家。

主持人:

您接下来会有一些新的拍摄计划吗?您会去尝试相对于老城区来说比较繁华的商业区吗?

陈海:

《寂静的广州》这个主题拍了好多年了,既有黑白的也有彩色的,大部分是彩色反转片,一直拍的都是广州所谓的老城区,繁华社区我也有拍摄过。还有一些城乡结合部,或者是城中村的地方,我也在考虑拍摄。现在可能要考虑的是如何把这个影像呈现出来,作品的拍摄范围要不要拓展,因为广州在三国时期吴国治下她的辖区很大,采用什么方式,什么媒介或者是展览的时候采取多大的幅面,或者是采取什么材料,虽然这些一开始就有考虑,但现在需要考虑的更细致。

从一开始年大理国际摄影节上亮相开始,中间有很多媒体做了专访,也有很多外国的画廊也对我的影像做了一些肯定和建议,我的策展人颜长江老师以及好朋友曾翰老师也不时鞭策我,帮我分析作品并带着我做了些访谈和展览,这些对我的影像创作都是很有益的,这些宜师宜友的朋友的无私帮助让我很感动。所以我也想把这个项目利用自己的尽量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它。

主持人:

非常感谢陈海老师。陈海用他对摄影最真切有力的爱记录着这座老城,深厚而又庄重,每一次按下快门镜头取景后的框与框外,始终无法割舍开的是那一份老广州人的西关情节。再次感谢陈海老师今天在蝴蝶论坛的交流,我们下期再见。

主持人▎钟离君

本站发布的图文均为版权作品,

其它平台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获得授权。

往期节目列表

点击名字阅读

高磊▏田晓磊▏一枚▏沈敬东▏王轶琼▏陈筱薇▏李勇政▏刘瀚杰▏朱渔▏韩涛▏刘成瑞▏盛奇▏代化▏肖鲁▏韩啸▏张桨▏张晓亮▏何雨▏毛维辛▏陈宇飞▏朱发东▏徐若涛▏一枚▏栗子▏邓大非▏朱林▏尹胜▏史国威▏陈荣辉▏杨越峦▏张钰▏孟繁羽▏李樯▏高鹏▏蛊师▏李志国▏钱海峰▏李君▏卓玛▏欧阳世忠▏戴翔▏黄晓亮▏陈农▏黎明▏刘涛▏戴建勇▏谢春德▏马宏杰▏闫宝申▏肖殿昌▏郑知渊▏洪磊▏马良▏段英梅▏区志航▏江融曾翰▏苍鑫▏金酉鸣▏郝羿▏唐浩武▏王福春▏张小涛▏拉黑▏薛源▏姜健▏敖国兴▏波木(高波)▏马晗▏李暐▏苏呷此色▏封岩▏JeanineOleson▏邬烈威▏邵文欢▏刘瑾▏胡晏荧▏王国锋▏沈玮▏黄东黎▏金江波▏迟立佳▏▏王拓▏邢丹璐▏罗永进▏王译媚▏刘艺程▏张巍▏廖逸君▏靳海军▏邓震▏田太权▏刘苗苗▏王川▏许培武▏渠岩▏陈文俊江演媚▏杨炸炸▏袁东平▏耿艺▏杨文彬▏卢北峰▏邢丹文▏李前进▏杨延康▏刘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转发到您的朋友圈

让更多的朋友了解当代艺术!

↙点击阅读原文,多种摄影书和摄影原作供您选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ngfanzx.com/xfxx/172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