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点击以下链接,
熊向阳,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南阳市首届草庐文学研修班学员,湖北省襄阳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乡村杂志现代诗编审,曾任学校海风文学社编辑,北方文学研究所采编记者。 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当代作家》《西南文学》等报刊。游岘山国家森林公园 岘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襄阳城西南,汉江之畔,山水起伏,绵延不断,襄阳城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说的就是这山这水。周末休闲或者放假的时候,总爱带上家人去郊游,岘山国家森林公园环境清幽,四季皆宜赏玩,这里遗址遗迹众多,人文气息浓厚。游客不断,徜徉其中,山有俊秀,路有绿道,让人陶醉。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简装随意,驾车出行。从樊城沃尔玛,走长虹路,一路向南。穿过长虹大桥,直走到山麓。左手边一座小巧的石桥,从真武山流过来的河水,缓缓的流淌,一座石碑上刻:马跃檀溪处。这跟三国历史有关,刘备的卢马原为刘表手下降将张武所有,后来张武造反,走投无路的刘备正好以同为皇室宗亲的身份与刘表认了亲戚并投靠刘表,这个时候便主动请缨亲征。刘备正愁无一报答刘表,于是欲将此马送给刘表。后来蔡瑁欲设计谋害刘备,伊籍又向刘备报信,刘备慌忙从酒席中逃走,骑上的卢却是慌不择路走错了路,结果便来到了檀溪。前是阔越数丈的檀溪,后是追兵,刘备在这个时候才想起伊籍的卢妨主的劝告,一边疯狂地抽打着的卢一边大叫:“的卢,的卢!今日妨吾!”那马忽然从水中涌身而起,一越三丈,飞上了对岸。 山脚右边有一飞檐凉亭,栅栏围圈,内竖一石刻,上书:李曾伯铭记。背后刻有文字记录,此外是功德铭记,南宋李曾伯摩崖铭,是省级重点保护文物。淳祐十年(年),加官徽猷阁学士,转任京湖安抚制置使、知江陵府兼湖广总领、京湖屯田使等职,再进官龙图阁学士。李曾伯上疏说:“襄阳刚刚收复不久,城池虽经修缮,但耕田还未开垦;房屋虽经初建,但街道还未修通。请求免除襄阳三年的租赋。”朝廷下诏同意。为铭记他收复被元军一度侵占的襄阳、樊城这一功绩,于年劈真武山坡,摩平崖石刻下。摩崖铭高2.7米,宽3.1米,11行共79字,上部刻“襄樊铭”3个大字,摩崖铭是研究襄樊战史极为重要佐证。 凉亭旁边一高大仿古石牌坊,上书八个大字:岘山国家森林公园。沥青路面,古树参天,左右有特色农家菜馆,约30度斜长坡,一里路便上去了,左侧通向游玩区,右侧小路上去为公墓。左侧缓缓下坡处,有一养老院,三三两两的老人,坐在门口晒太阳。这里是天然的氧吧,养老院开这里很适合。清幽明朗,轻风雨落,宿鸟幽鸣,自然而然的! 顺着一条小道往前,四五十米处有一条缓缓上坡,两侧的树木清新可人,阳光透过叶片照射下来,让人心生美意,一小小的帐篷立在路边,两排的蜂箱散发着古老的气息,匆匆忙忙的蜜蜂,嗡嗡乱叫,这是一处蜜蜂酿蜜的地方,养蜂老人在简单的桌子上摆了几瓶限量的蜂蜜,还有几瓶蜂花粉,蜂蜜是养人的,它是天然的防腐剂,一年四季不会坏。拐弯的小道旁有停车场,我们将车停到里边,步行下来,每人带上一瓶水,开始向山顶出发,从这里开始铺上红色的沙浆粒,真正的绿道就开始了。 道路起伏蜿蜒,上下之间让人陡生敬意,山坡上歪歪扭扭的树,把山体打扮的绿意盎然。其实都是一些杉树,杂树之类的,枝叶增生的,藤条很多。两旁高调的古木宫灯透着古香古韵,路边矗立数步一块小木刻,上边有唐,宋,元,明,清各个时文人墨客游历岘山留下的诗句佳篇,彰显这里的文化气息,中国人向来是喜欢山水的,山水悦目怡情,委婉的细腻表达都在山水之间,放松心情,放飞自我。 前行不多时,见一休息凉亭,左右分路,我喜欢从右路的转换木栈桥直上山顶,其实美好的风景就在路上,而不是直达终点,这里树木葱翠,亭廊古韵曲折,适合攀爬。人生面临很多选择,选择其中的一条便意味着放弃另一条,好在另条路回来的时候再去领略它。可人生不一样,选择一条,必须放弃另一条,无法同时再回头去领略它。这条木栈桥,用防腐木定制的,连同休息长椅,凉亭在年底的时候刚刚修成的。 两旁的古刻木牌若隐若现,“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这是唐代诗人王维汉江远眺里的诗句,王维跑到襄阳来,表达他诗画的情怀,况且这里是孟浩然的故乡,王维很欣赏孟浩然,孟浩然的诗句充满着襄阳本土特色,田园风光十分美妙,素有王孟之称,王维田园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们沉醉于襄阳的山水风光,酣畅饮醉,赏玩山水。李白来到襄阳,不止一次,留下了很多的诗句,在岘山头上,他高歌:汉水临襄阳,花开大堤暖。唐诗人郑锡,来到襄阳游了岘山,后去了习家池,写下了《襄阳乐》:春生岘首东,先暖习池风。拂水初含绿,惊林未吐红。这明显是春天时候来的,花红柳绿,春风春水,春山春秀,所有的景物尽收眼底。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宋朝欧阳修是位寄情山水的文豪,他写了一首诗:“嗟尔乐哉襄阳人,万屋连甍清汉滨。嗟尔乐哉襄阳人,道扶白发抱幼孙。谁能持我诗以往,为我先贺襄阳人。”这心情溢于言表,三面临水,一面环山的古襄阳风景秀丽,吸引着更多的人,到此游玩。清朝诗人顾文炜来到襄阳樊城,踏遍山水,写下了诗句:“水镇荆襄分古郡,烟开秦楚拥春山。”杜甫从汉江到岘山,还去看了杜公坠泪碑,一路寻觅,一路芬芳:“清思汉江上,凉忆岘山颠。吾家碑不昧,王氏井依然。”唐诗人胡曾来到襄阳,他首先就来到了岘山,看到了马跃檀溪的遗址,看到了这里的大堤:“三月襄阳绿草齐,王孙相引跳檀溪。的卢何处埋龙骨,流水依然绕大堤。” 土生土长的本地诗人,一代田园开山鼻祖孟浩然和亲朋好友小儿及友人同游岘山:“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有好友皮日休当然要来岘山走一走,玩一玩,春夏秋冬四季各有不同景色,十分怡人:“信马腾腾触处行,春风相引与诗情。等闲遇事成歌咏,取次衡筵隐姓名。映竹认人多错误,透花窥鸟最分明,岑牢单绞何曾著,莫道猖狂似祢衡。”那时候车马往来,竹林遍地,别有情趣。李颀送好友皇甫曾游襄阳山水兼谒韦太守:“岘山枕襄阳,滔滔江汉长。山深卧龙宅,水净斩蛟乡。”他们在这口土游玩,又去了习家池,习家池又称高阳池:“按俗荆南牧,持衡吏部郎。逢君立五马,高醉习家塘。”这里有亭台楼阁,山水烂漫,也是岘山的一部分。 陆龟蒙有诗云:“庞公乐幽隐,辟聘无所就。祗爱鹿门泉,冷冷倚岩漱。孔明卧龙者,潜伏躬耕耨。忽遭玄德云,遂起鳞角斗。三胡节皆峻,二习名亦茂。其余文武家,相望如斥堠。”提到了庞德公,提到了诸葛孔明,提到了刘备,提到了习郁一家子,他们都曾在襄阳的山水间挥洒自己的才情。王安石也有佳作云:“襄阳州望古来雄,耆旧相传有素风。四叶表闾唐尹氏,一门逃世汉庞公。故家遗俗应多在,美景良辰定不空。遥忆习池寒夜月,几人谈笑伴诗翁。”还有很多,陆游,杜审言等几乎各个时期文坛的一流顶尖人才都来过这里,他们踏遍山水,寻找那一份快乐,亲近大自然,寻找那一份美妙。我们在此游览岘山,与古人踏着同样的节奏,感受他们所感受以及现代的自然之韵律。 走过曲折拐弯的木梯,走上山顶是广播电视信号塔,从这里放眼俯瞰整个襄阳城,近在咫尺的襄阳长虹大桥,一条玉带似的汉江,远处星罗棋布的高楼大厦,身后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站在山顶之上,你会有心胸开阔的感觉,头顶的浮云飘过,让人有征服的美好体验,有的人在这里合影留念,有的人在拍照山川,有的人在这里吼上几嗓子,有的人在这里唱歌……向下看去,岘山的一处水塘,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树之间,这就是等下我们要去的地方,我想古代的诗人才子们登上顶峰的时候,也会忍不住赞叹,他们的才华在这一刻得到激情奔放,这是山水的魅力。 从另一条石阶往下走,标牌指示总共有两千多台阶,上山很累,下山也不容易,走着走着腿肚子发颤,只有走走停停,可以听听山间的鸟鸣,看看身旁的花朵,那些松树叶子被风吹的哗啦啦的响,呜呜的叫,细雨的时候会水蒙蒙的一片,秋天看的时候会起雾,如梦似幻。冬天的时候雪落一片白,禅意无限。春秋两季来这里游玩的人最多,气候,天气都比较适合。来这里游玩,没有见到什么野鸡啊,小动物之类的,也没有看到蛇啊,有一些百足虫,蜥蜴之类的爬行。蒲公英开得很盛,有一些人工种植的花,有一些腊梅,有一些竹子,有雕琢的石头,自然的山体,我们走下来,到这一处水塘。之前的时候这里是一片干涸,近两年挖成人工湖,边上修了长长的廊桥,作为观景平台,沿着湖的四周曲折的小路,有现存的古桥,每一处都起的有雅号,松子云起,腊梅雪寒,小溪鸟鸣,石韵回声。 四时之景不同,每次感受也都不一样。不要沿着山体走的话,可以一直走到烈士塔去,也可以走到羊祜山去。这几座山都在相连,这几年把这山打造成一条绿道,你自由的穿梭,走一趟下来要两个多小时。你走过的地方,古代先贤们都走过,他们没走过的地方,我们也走过,这就是山水名城的魅力。 江山留胜迹,辈辈复登临,这里是精神放飞的地方,是文化气息地,是森林生物的游乐场,是美好生活的加油站,让旅游带动城市的魅力,促进城市的发展,以文促旅,彰显城市人文内涵。让我们张开怀抱去拥抱,像山水拥抱我们一样。 主 管:四川省文联主 办:四川省通俗文艺研究会承 办:四川曾训骐三月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 办:中外散文诗学会四川分会四川书生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首席顾问:贾平凹、赵义山顾 问:
张晓风、黄代培、林 彬、何 武
黄有全、张用生、郭宪伟、何永康
名誉总编:张人士、蔡 斌总 编: 曾令琪(联系电话、也是)副总编:
张永康、李顺治、周晓霞、华 尔
执行主编:
金宇清、胥树东、梁冬梅
编 委:贾秀全、况永夫、曾宪敏、李朝艳李 博、刘智永、褚福海、董庆月陈慧琼、周小平理事单位:广州万佳直播中心
广东盛世星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广东万佳互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广东鹿蜀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广东彩格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东柳醪糟有限责任公司
成都市贵和高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四川资中县郁树船香教育集团
理事会成员:
陈志越、唐祥华、蒋大根、王郁香
《西南文学》杂志、微刊投稿说明附——《西南文学》杂志微刊邮箱:qq. xinanwenxuezazhiqq. 1、只接受原创、首发稿。作者文责自负,《西南文学》没有侦探之责,敬请作者留意。作者投稿时,请附上自己的文学创作简介、近期生活照。 2、作者投稿时,请同时发来以下授权书: 该作品是我的原创首发,我授权《西南文学》杂志旗下 3、两周内没有采用,可另投他刊。 4、关于稿酬本平台关闭原创标志,关闭打赏功能。按照常规,本微刊所发文章,暂无稿酬。若作者需要开通原创标志和打赏功能,请在投稿时特别说明。若有读者打赏,则在系统到位后,赏金如数转给作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