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
首页
襄樊简介
襄樊地点
襄樊市场
襄樊要闻
襄樊发展
襄樊天气
襄樊旅游
襄樊信息

黄州古城

黄州古城

如果,想去喜欢一座城市,很简单,这座城市有一个你喜欢的人就够了。但,如果从内心去爱上这座城市。最好的方法无疑是去从根本上了解它。而一座城市的根,是它源远流长的历史。历史,是一座城市的根。

各位走过路过的江湖豪杰,吃瓜群众,今日晚生便与大家高谈阔论咱们脚下的这座被英雄血浸染,被书卷气弥漫,屹立于历史长河数千年未倒的古城。

第一回:黄州之名的由来

“黄”字由来,黄州为什么被称之为黄州,而不是绿州,蓝州,黑州,粉红州,皮蛋瘦肉州?据史料记载:东汉建安年间,荆州刘表部下黄祖当时是江夏太守。江东一直觊觎荆襄九郡,为了应对来自江东的巨大威胁,黄祖便在石阳(今黄陂)境内筑城抵御江东。因城池由黄祖所筑,所以被称之为黄城,号黄城镇。后公元年,南北朝时期,北齐于黄城镇设置南司州及黄陂县。公元年(大家一定要谨记这个时间点),北周大象元年,北周出师伐南陈,杞国公宇文亮攻占大别山南麓广大地域,并改南司州为黄州,至此,黄州之名开始永载中国史册!

Ps:黄州还有诸如齐安,永安等别名。当属齐安名气最大。唐末大诗人杜牧曾在齐安当过齐安刺史,很多写于任期内的诗作多有齐安这样的字眼。这里就不多讲,大家可以私下去翻阅资料。目前黄州区也有不少齐安印记,如:齐安大药房。这里说一点:新洲有一条齐安大道,私以为黄州区很有必要将一条路命名为齐安大道或者齐安街。缅怀历史,才能更好的发展!

第二回历朝以来黄州古城的发展,规模

历史上黄州城的变迁主要有三段历程,这里撇开因战乱焚毁重建等情况。第一段,禹王城:据《黄州府志》载:楚灭邾(今山东邹县),徙国君邾子移居于此,曰邾城(现新洲邾城街道)。唐杜佑《通典》云故邾国在黄州黄冈县北百二十里。汉置邾县(今湖北新洲),隋为永安郡治,唐中和元年(年)迁州、县治于此(今黄冈市黄州区禹王城)。俗名女王城,传为楚王女之封地,后谐音为禹王城。这一段史料基本囊括了禹王城的由来。依照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力,可以判断禹王城规模并不大。可以说禹王城也算是黄州古城的前身。

第二段,宋朝早期,当时夺取天下的宋太祖踌躇满志,决心大力发展因战乱毁坏不堪的国土,百废待兴。基于这样的大背景之下,黄州州府为了响应大宋中央政府的号召,开始扩建新城。开始往长江边发展,因当时北宋高度中央集权制,重文抑武,从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便可窥得一二。当时整个北宋的备战观念并不强烈。所以新建的黄州府城城墙不高,选址也选在平地。这里自然犯了兵家大忌,后期被辽国大的节节败退,更被金人灭国,跟这个或许也有很大的关系,当然这是后话,这里不过多赘述。年9月22日,黄冈市人民政府召开黄州宋城遗址论证会,各类业界专家齐聚黄州。经现场勘查,残片验证,一致认定位于黄州区青砖湖社区的古城城垣遗址即为宋代所建。并确认:宋元黄州城周长约为五公里,面积约1.6平方公里。作出:“宋元黄州故城就在青砖湖境内”的肯定性结论。

第三段明朝时期的黄州城:现在黄州区留存的古代城墙遗址,多是明朝时所建。当时老朱开创明帝国,因为自身是从最底层的毫无背景只有背影,一步步爬到帝国金字塔顶尖,知道创业不易守业更难的道理。所以当时发布大明中央特级红色文件:“广积粮,高筑墙”。全国州县闻风躁动,开始急不可耐的土木作业。黄州知府李仁及当地驻军首长黄荣动员军民五万余历时17年,在宋城原有的基础上扩建大黄州。至此,才有了黄州府城依山傍水,西以大江为固,外环护城河的规模。因黄州城池坚固,高大宽阔,当时被人们称之为:“金汤甲诸郡”。Ps:这里阐述一下,在古代城市跟现在城市的定义有根本的不同。古代城市是包括两个地方,一个城,一个市。城主要是政府机关,军队驻扎的地方,是整个州郡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市主要指市场,就是做生意,玩乐的场所。当时的沙街,便是黄州府城的市!

以上基本上是黄州古城的发展历程,我们应该为每一个让黄州城变得更好的人鼓掌喝彩,无论是历史上或是当下!

第三回黄州古城的历史地标建筑

黄州古城城门古代城池一般会有四座城门,黄州古城也不例外。分别为:东面清淮门,南面一字门,西南清源门,西北汉川门。现仅存汉川门遗址。这里特别讲明一下:现在的东门,小东门并非黄州古城的城门遗址所在,虽然清淮门也被称之东门。具体位置目前考证如下:清淮门在现在的胜利南街北口与胜利北街南口相对应处。清源门在黄州区装卸公司与东坡足疗堂之间,横跨沙街。(现在装卸公司院内还有一段30米长的古城墙),一字门先位于市卫生防疫站大门口与区教育局宿舍区之间。(医院房子后高高的岸墙也是古城墙遗址)。汉川门现在保存较好,在赤壁公园。

明代黄州城大致格局囊括:沙街,青云街,考棚街,胜利街,城北到龙王山,城西长江,城南壕沟路和八一路,城东体育路。

壕沟路:壕沟顾名思义,就是古代城墙外围的护城河。现今黄州区的壕沟路原来便是黄州古城护城河所在。

青砖湖:相传青砖湖本为平地。宋朝时建新的黄州府城,烧窑炼砖的黏土都取自于青砖湖所在的平地,因这块地黏土较多。久而久之被挖成了大坑,最后洼陷成湖。黄州古城的城墙一律为青砖砌就。青砖湖得名也始于此。

八卦井:具体位置在七一路市委下面一点。相传南朝刘宋名将谢晦兵败过此。但是刘宋军队不愿投降的多半投了长江,刘晦作为刘宋重要的将军,只得以大局为重。脱掉了身上的金甲,投进黄州古城的一口井中,换上了平民的衣服北逃。当地老百姓以为龟甲被投进井中,古代龟甲又名曰八卦,遂该井被称作八卦井。有说法,黄州名产黄州豆腐便是用此井中的水制成。此井水做的豆腐质地柔嫩,且不易破裂。逐渐成为鄂东名产,有诗为证:过江名士笑开口,樊口鳊鱼武昌酒。黄州豆腐本味佳,盘中新雪巴河藕。东坡先生在黄州制作东坡鱼都是用黄州豆腐相佐。

黄州牌坊:牌坊一般有两个功能:纪念性(主要用于旌表个人或人物群体)非纪念性(如黄州府门坊,河东书院坊)。年(光绪七年)统计,黄州城有纪念性牌坊共计95座,加之路口“乐善好施坊”,南湖“孝子坊”,东门牌楼湾,赤壁五甲街贞节坊,共99座。主要分四大类:功名坊,官名坊,儒林文苑坊,忠孝节义坊。不过大多数毁于战乱,自然破坏,无人管理。年还尚存27座,后在,58,66年分三次全部拆除,从此绝迹。

第四回与东坡有关的印记

说道黄州历史,文化,有一个名字是永远绕不开的,那便是大文豪苏东坡。有关东坡先生在黄州的种种,大家肯定都了解不少,这里不过多赘述。主要提一下几个与东坡先生息息相关的地点。

定惠禅院:目前遗址在青砖湖社区,尚有门牌号:定花园号,在坤泰名居附近。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实地去看看。东坡先生初来黄州便是住在定惠院,听说黄冈市市政府准备重建定惠院,这里给政府点个赞!

临皋亭:现在遗址在老黄高也就是启黄中学教工宿舍所坐落的地方。东坡先生在黄州的四年零两个月,有三年是住在临皋亭,前后赤壁赋,黄州寒食帖等皆是作于此。东坡先生在给学生秦观的信中写道:户外数步即大江,烟波渺然,气象舒朗开阔。由此可见,当时东坡先生推开窗,目穷之处尽是烟波浩渺的长江,这广阔的江景必定让东坡先生身心舒朗,才思如泉涌。(题外话:秦桧,南宋丞相,便是出生在临皋亭下的小舟中。秦桧,生于黄州)。

第五回全国各地的黄州会馆

重庆铜梁安居古城:现存齐安公所,又名黄州公馆。是由原湖北齐安郡移民共同出资修建。

陕西旬阳蜀河古镇:黄州公馆,清代时由湖北黄州客商建立,是陕南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会馆杰作。明末清初,蜀河古镇发展迅猛,“康乾盛世”达到顶峰。“八大字号”,“六十九家店铺”闹红蜀河。成为当时陕南重要的物质集散地。其中,黄帮便是八大字号之一。黄州会馆建设的气派非凡,主要显示了黄州帮会生意兴隆,实力雄厚,实力强大,占据蜀河商市主要地位!

襄樊黄州会馆:在外经商的湖北黄州人,统称:“黄州帮”,简称“黄帮”。黄帮商人大多能吃苦,善经营,讲团结,搞互助。做什么事都敢为人先,做什么生意都想做大,做强,做到最好。黄帮人热衷公益事业,如冬季会发放米标票,开设“义学”。黄帮人对同乡情意深重,但对同乡恶习深恶痛绝,零容忍。犯了“戒条”一概不予雇用。至今,襄樊老一辈人说起黄帮商人都会竖起大拇指:黄帮商人,好样的。

十堰市竹山县上庸镇黄州会馆,又称黄州庙。

笔者在这里建议大家以后旅游可以去这些地方看看,身处异乡,站在黄州会馆门口,肯定会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

第六回黄州地域文化形成

黄州这个地方有个特点,就是文化有多重性,这跟黄州所处的地理位置密不可分。中国古代分九州,九州中的荆州和扬州讲黄州一分为二。以巴河为界,往西属于荆州,往东则属扬州。春秋战国时期,黄州处于吴头楚尾,春秋末期,吴国在吴王阖闾以及孙武,伍子胥的治理下逐渐强盛。吴楚之间爆发了一场大战:柏举之战。柏举之战的古战场在今麻城市境内。吴国五万兵力大败楚国二十万大军,并一度攻克郢都。荆楚文化和吴越文化在黄州这块地域激烈碰撞摩擦直到相互融合。更兼有北方中原文化与南方文化也在这里交汇。一共四种文化在黄州大融合。这些都是研究,分析黄冈文化现象的一个基点。

最后总结:黄州的历史可以说是伴随这华夏文明一起成长的。这对于我们这些生于黄州或是居住在黄州的人一种褒奖。借用任老师一句话:黄州这座小城,一步一景,步步是景。深挖黄州历史人文,你肯定会发现,这座城市愈发可爱,让人欢喜的紧!

作者:同服读书会邓冲

年8月24日

悠然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ngfanzx.com/xfxx/17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