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辣辣的夏天已经开始,
还有一个月就要“入伏”了,
常言道,烈日三伏下,冬病夏治忙。
▲“冬病夏治”活动深受市民欢迎
临近入伏,又到了“冬病夏治”的最佳时节。近日,医院冬病夏治大型诊疗活动应势启动。
“伏”即是“暑气潜伏于地”之意。三伏是一年里最炎热的时期,这是因为逐渐夜短昼长,阳光接近直射地面吸收的热量几乎多于散发的热量,天气也就最热了。
根据中医“天人合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每年三伏季节天阳之气正旺之时,是进行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
“冬病夏治”是中医适宜技术和特色疗法之一,因其“简、便、廉、验”深受市民青睐。冬病夏治是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对冬季好发或易加重的疾病,进行药物或非药物治疗,以益气温阳、散寒通络、平衡阴阳,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使病症减轻或消失,达到防治冬病的目的。
▲年“冬病夏治”活动现场
医院率先在襄阳地区开展“冬病夏治”诊疗活动,在多年的研究探索中,形成了一套系统、规范的诊疗方案,每年吸引襄阳及周边省市上万人参与其中,医院特色医疗的一大品牌,也成为市民口碑相传“冬病夏治”医院。
“冬病夏治”包括穴位贴敷、艾灸、督脉灸、中药熏蒸、中药内服和外用、中药药浴等疗法,其中穴位贴敷是“冬病夏治”最具有代表性的疗法。
▲“冬病夏治”小儿咳喘组
穴位贴敷又称为天灸、“三伏灸”,是在每年最热的头伏、二伏、三伏期间,分次将细辛、元胡、干姜等刺激性药物贴敷于人体相应穴位,借助物的辛辣刺激作用,以及俞穴和经络的吸收、传输、调整作用,调节脏腑气血阴阳,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贴敷现场
医院医务处主任袁安冬介绍,据医院相关资料统计,60%的患者经过一到两年的“冬病夏治”治疗后,冬季发病明显缓解;75%以上的患者在贴敷三年后,冬季发病频率减少、症状减轻,许多因贴敷受益的慢性病病人坚持每年穴位贴敷治病防病。
(魏晓燕)
相关链接:
多精彩文章
著名肝胆外科专家肖震宇教授受聘为医院肝癌协作组客座主任
扩散‖医院开通“线上孕妇学校”啦,大家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