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葛剑雄(知名学者,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教授)
原始出处:《光明日报》
地名不仅是一个名称所代表的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还存在地名本身以外很多方面的内容。我们现在讲地名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它们的时间意义和概念,因为从空间范围讲一个地名,无论点还是面,是通过地理坐标,用具体界限划定的。但是任何一个空间范围其实都与一定的时间范围相联系,这个时间范围有的长有的短,在这个时间范围里面又与很多地名以外的事物和因素相联系,所以地名除它们的本意之外,还有其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的、民族的等各方面的意义。
……
地名如果只是记录它所代表的空间范围,那么它是纯粹的地名。实际上,地名所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
……
更换地名的乱象
现在社会上出现一种随意更改地名的现象,中断了历史的延续。一些地名,特别是县名和县治所在,从秦汉时期沿用到现在,多年来不仅名字没有改,地点也未曾发生变化。但是,其中的一些地名被莫名其妙地改掉,从此就消失了,与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一些大事件联系在一起的地名也消失了。
近年,一些地方又盲目恢复古地名,却往往张冠李戴,移花接木。从更改、消失再到恢复的过程,总是会产生许多麻烦。比如,沔阳是从南朝就存在的地名,迁都后设置过郡、县、州、府、镇,但到年,沔阳县被撤销,建仙桃市。而仙桃此前只是县治所在镇的名称。荆州市一度改成荆沙市,后来又恢复。襄阳与樊城改称襄樊市,现在又恢复成襄阳了。一些地名本来是历史上非常重要,或者跟一些非常重要的历史有关,直到现在还没有恢复。与此同时,任意恢复古名的情况也有很多,也由此产生了很多后遗症。
在行政区划调整中人为取消了不少旧地名,随意简化县级地名,甚至民政系统中间无法再登记原来的籍贯。我本人从小登记出生地为浙江吴兴县南浔镇。现在已经没有吴兴县,只有吴兴区。但吴兴区不包括南浔镇,南浔镇隶属于湖州市南浔区。不过,吴兴这个从三国时就出现的地名总算保存下来了,而更多的古地名却消失了。
更改地名,对个人和社会而言都有割断历史的危险。后人也不知道你到底指的是哪里,现在很多争夺历史名人故里的现象很可笑。其实有些古地名在今天什么地方是很清楚的,但频繁的区划调整、地名改变给一些人可乘之机,人为制造很多矛盾。本来,大多数行政区划的调整只要改通名就可以了,没必要改专名,但是为了表示是新地名,或者为了扩大影响,故意将专名更换。这不应该,也是很可惜的。随着一些专名的消失,跟它们有关的历史文化也将被湮没。
目前的行政区划名称也相当混乱。中国历史上曾经用过的行政区划通名很多,为什么现在不能做到用统一的名称代表一种区划?例如,市既可以代表省级的直辖市,也可以指地级市,还有县级市。我们为什么不能下决心统一规划行政区划通名?非但没有做这项工作,还不断出现新的混乱,如“区”,已经有了省级的自治区、地级的直辖市区和县级的市辖区,现在又出现了副省级的综合开发区、地级或县级的开发区、新区,还有矿区、城区、郊区。
用景点名称取代政区名称是造成地名概念混乱的又一做法。最典型就是把徽州改为黄山。如今,外地人如果说去黄山,本地人就会询问你,是要到黄山山下去,还是去老屯溪。同样的,都江堰、井冈山等变成了政区名,很容易与真正的景点混淆。
用景区名取代原来政区名称的一个理由是:改名后能够促进旅游开发,增加地方收入,这种说法完全是欺人之谈。如张家界,要是没有被确定为世界自然遗产,没有大规模的开发和投入,仅凭改一个名,就能增加十几个亿的收入吗?商业因素的冠名做法,也是地名更换的一大原因。在市场经济情况下,我并不反对适当采用商业冠名的形式改变地名。而前提应该坚持原有地名必须保留。现在往往因为商业利益,永久性把地名改掉了,不应该也不合法。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出资的多少,确定新地名的使用期限,而不是永久性的改变。
一些外国地名在中国的滥用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有人曾要求禁止在中国使用外国地名,我并不赞成,适当使用外国地名是可以的。比如,已经成为当地历史的外国地名应该保留,在一些开放城市适当增加一些以外国人名、地名命名的地名也并无不妥。但将一些地方命名为风马牛不相及的外国地名,不仅缺乏严肃性,还容易引发其他国家的不满。随意把别国地名拿过来命名景点、小镇,侵犯了他国的地名使用权。而滥用外国地名反映出命名者的价值观念混乱,或者高估这些外国地名的价值。例如,一些新建的楼盘、新开发的小区钟情于使用外国地名以显示档次,这种做法,地名管理的相关部门应该严格控制。
我经常问学生,你是哪里人?他们往往只告诉我是某市人,只讲到“地级市”一级。我问是哪个县(区),他们才告诉我。为什么不说全?他回答怕你不知道。介绍籍贯的传统做法是到县一级,如果不这样做,长此以往,中国人的地理知识将会越来越贫乏,地理知识不仅需要在课堂上的学习,它的传播和巩固还需要日常真正的使用。如果,我们接触地名越来越单一、笼统,势必造成大家地理知识越来越贫乏。
总而言之,我感到地名是我们历史和文化的宝贵遗产,因为任何地名的产生,一般都反映出当时这个地名出现、存在和延续的一些因素,而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坐标。规范地名的使用,地名的文化建设的立足点就在于传承文化和历史。而在这个过程中,使地名资源能够为我们今天和今后所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