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讯技术比较落后,没有传真、手机、网络,只有电话的年代,部队的信息传递主要靠电报来完成。负责滴滴答答发报和解密电报的人员在那个时期就显得极其重要,尤其是负责解密电报的译电员,更是部队军令上传下达的关键性人物。我在部队时就担任这一角色。
带着耳机、手指有节奏地敲击发报机、滴滴答答发出声音的就是发报员的工作状态。电报机对应的是数字信号不是汉字,我们译电员的工作是把接收来的数字信号翻译成汉字。每一个汉字都对应四个阿拉伯数字。有规律的不同数字组合,滴滴答答通过电波传输出不同的信息给收报单位,从而把首长签发的文件、指示、命令译成4个一组的阿拉伯数字密码,再把这些密码转交给发报员;或是把4个一组的阿拉伯数字翻译成汉字抄成正规电报文本转交给上级领导。有时候仅有密码还不够,还得译密表,密表就是对密码再进行加密。为了保证信息安全,除了设置双层密码,还需经常更换密码本。这就要求译电员要迅速找到汉字在不同密码本上对应的数字,保密和快速是对我们的基本要求。
我所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战备通讯部队于年3月1日组建,是执行新华社战备通讯任务的第21、22通信团改成的通讯指挥部下属团(年移交总参通信部)。
当时军队团以上的作战部队才有机要科、股,配备译电员。密码是上级读得懂下级的,下级读不懂上级的。如:基建工程兵总部机要的同行可以弄懂我们第31支队与下属各团的电文内容,而我们各团的同行即使得到总部与我们支队的电报也译不出内容。
译电员毕业于机要保密学校,选拔标准要比一般军人严格得多。首先政治上必须绝对可靠,对其上一代人(父母)也要求品行端正、作风正派;其次本人除了具备选拔军人的条件外,还得有相当的文化背景,性格要谨慎稳重不爱多言多语;第三是要求记忆力好、反映快、动作敏捷。译电员转业时必须先在部队干一般工作几年进行脱密,然后才能像其他军人一样转业地方,即使转业也大多数被安排在政府的机要部门工作。
基建工程兵第31支队机关驻湖北襄樊市七里河的基地,每天发报4次,分别给驻江苏常州、陕西阎良的团,驻湖北荆门、南宁吴圩的团,驻陕西汉中的团和驻贵州安顺的团等6个电台发报。31支队司令部通信科下设通信排(电话班、通信班、报务班和译电室两名译电员)。报务员属于支队司令部直属警通中队战士,译电员属于支队司令部通信科战士。译电员从发报员手中拿到电报翻译抄写成文稿后,首先要交给通信科参谋、科长审阅,没有问题后,译电员直接送给首长批示,再分别送给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首长批阅,最后再转到各科室阅完,收回电报文本存档到保险柜中。为保证文件的安全保密,即使是在和平时期我们也还是配备着54式手枪以防不测,足见我们工作的重要性。
年8月,不知道湖北周边的哪个部队电台被台湾方面破译了电报内容,致使所有驻在湖北武汉的部队都在核查。基建工程兵指挥部机要处和政治部保卫部也派人到我部队在湖北襄樊的电台调查。我和我的报务员、译电员战友们不但全部通过了政治审查,还一次性圆满完成附加的业务考核,我们的表现令上级领导十分满意。
译电员的工作就是在第一时间将电文准确无误的呈现到首长面前,使其了解部队情况,及早做出相应部署。尤其是紧急情况下,我们的效率速度就显得极为重要。
年7月,第31支队团驻地—陕西汉中遭受了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部队的财产损失也很大。支队长王进禄和政委王忠民指示我们通信科24小时开通电台保持与团联系。李文治科长和几个参谋带领电台全体人员轮流值班坚守在岗位上。司令部澹思敏副参谋长几次深夜到来,询问团汉中部队的抗洪救灾现场的最新情况。
8月18日中午,团接到“汉中市段家营处江堤有决口危险的通知”后,再一次提出“先援外,后自救”的口号。19日晚,汉江出现特大洪峰,40多米宽的一段江堤一米米被洪水不断吞噬,情况万分危机,只剩下最后4米多宽了,团政委姚俊峰率在场的干部战士毅然跳入决堤的江水中,手挽手,肩并肩,用血肉之躯筑起人墙堵住堤防漏洞。经过两天两夜与洪魔的无数次搏斗,洪魔终于被降服了。当知道22日凌晨3点江堤决口被堵住,团长谷金岭才离开驻守了一个多月的江防大堤。通信股长韩光才一个月亦未离开过电台译电室。在汉江出现特大洪峰的危急时刻,他连续工作40多个小时。“滴滴答答”几十份电报在团电台和在襄樊支队的电台间顺利传递,确保了战胜洪灾的信息输送。我虽然只在电波中体会到此次任务的危急,但每次与战友们分享当时的感受仍倍感自豪。年1月13日,中央军委授予团“抗洪抢险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和陕西省政府授予团“抗洪抢险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年2月17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广西、云南两个方向对越南开战,“对越自卫反击战、保卫边疆作战”由此拉开了序幕。
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接到中央军委的命令,基建工程兵党委成立以黎原副主任为组长的5人战备领导小组。
当时,基建工程兵部队接到战备任务的一个是在北方的黑龙江大庆执行施工油田建设的基建工程兵第82支队,立刻停止施工任务,并按步兵师(团)配备标准,进行了武器换装,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主要任务是:在大庆重点区域遂行防空袭、反空降的作战任务,确保大庆油田的安全。
另外一个接到战备任务的是在南方的基建工程兵第31支队,任务交给了驻防在湖北荆门市的团,赵羡孔团长于2月3日在广州军区接受了参与战斗的命令。命令要求团必须在3月底前集结于广西南宁吴圩战斗机场,扩建机场二期及战斗机地下机库和空七军空运物资转运站综合工程。包括飞机隐蔽库、地下指挥所、发射台、地下航材库、油库等,工程代号“”。
经总参谋部批准,第团2月底在广西吴圩机场部队驻地建立了电台直接与在襄樊的第31支队电台和驻荆门的第团团部电台联系。
在两年多的国防施工建设中,几百份军事电报在空中传递。
基建工程兵首长、三机部兵办、第31支队首长和第团一直指挥调度着施工的物资需求,掌握着施工的进度。年底,提前完成的工程全部是优质工程,最终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从而有力地保障了前线的空防工事安全,受到广州军区前线指挥部的通报表扬。
这是我当兵4年作为译电员经历过的一件记忆深刻的往事。
(作者聂进良系深圳市拓荒市研究会副秘书长,本文校稿、责任编辑 杨柳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