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21岁的时候参军入伍,到了52岁那年转业到地方。在当兵的30多年里,他参加过渡江战役、抗美援朝等战争…今年,他已经94岁高龄。当他再次穿上那件挂满了纪念奖章的军服时,依然英姿飒爽,威风不减当年。他说,这件军服已经保存了半个多世纪,这是他一生的荣耀,要永远保存着。
这位老人叫苗保财,年出生,是山西襄恒县人。据老人介绍,在他当兵入伍之前,就已经是当地为数不多的共产党员了。“在18岁的时候,我就是当地革命活动的积极份子,入党后成为当地的一名民兵队长。”
解放战争打响后,为了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苗保财和当地10多名积极份子一起入伍到晋冀鲁豫部队,成为刘邓大军的一名八路军。“入伍的时候是到晋冀鲁豫军区二团,因为入伍之前就是民兵队长,所以到部队后就成了一名班长。”
老人说,他随着部队进入了大别山,到湖北襄阳后,参加了年的襄樊战役。“那时,我是三排的排长,参加襄樊战役时,我们排缴获了3挺重机枪,抓了几十名俘虏。”
在此后的几年间,苗保财还参加了渡江战役、抗美援朝等战争。他说,在一次战争中,他的腿部被弹片击中,休息了好长时间才养好伤。“在参加渡江战役的时候,我已经是连里的指导员了。当时,我带着一名卫生员、一名机枪手和一名通讯员,随着渡江部队开始过江,出发后不久,江里不断地炸起水浪,身边也是子弹‘嗖嗖’地响,我是眼睁睁地看着和我一个竹筏的机枪手中弹后倒下了……”
老人说,后来,他又随着部队到了湖北,在新中国成立后又到了西南山区,参加了两个月的巢匪。年的时候,苗保财参加了抗美援朝战役,他和战友们躺在山洞里与敌人周旋,一直坚持到战争结束。老人说,他的两只耳朵就是在那场战争中被振聋了。
年到了浙江金华后,苗保财任野战军12军政治处副主任,因为部队班干部需要年轻化,他由部队分配到金华军分区当作战科科长。到了60年代末期,金华军分区与阜阳军分区对调后,苗保财便带着家人到了阜阳。
年,苗保财从阜阳军分区转业到了地方工作。如今,儿子、儿媳也都在阜阳工作,孙女大学毕业后也结婚成家了。虽然一家人衣食无忧,但他念念不忘的,依然是自己的家乡。老人说,他的老家还有哥哥和侄子,而且侄子还经常来看他们。“我百年之后,还是要回家乡山西的,因为那里才是生我养我的故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