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大普奔!10月12日,国家住建部公示一个重磅信息,年国家园林城市、县城以及城镇拟命名名单,我市入选。据悉,“国家园林城市”称号由国务院授权住建部统一颁布,是国家评价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最高荣誉,每两年评选一次,宜城市自年12月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后,又乘势而为,开始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逐梦之旅!
根据《国家园林城市系列标准及申报评审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要求,综合遥感测评、第三方调查、专家实地考查和综合评议结果,经研究,拟命名江苏省常熟市等4个城市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河北省黄骅市等35个城市为国家园林城市、河北省魏县等79个县城为国家园林县城、江苏省太仓市沙溪镇等19个镇为国家园林城镇。湖北省宜城市位居国家园林城市之列。
自年12月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后,宜城乘势而为,开始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逐梦之旅,大力开展增绿、增彩、美颜行动,形成了“城在林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路在绿中”的城市园林景观。
道路绿化为城区“增绿”。宜城对城市道路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绿,注重树种配植,以能成活、快成荫为原则,以乡土树种香樟、法桐、栾树为基调树,合理配置常绿树与落叶树、速生树与慢长树、乔木与灌木地被的比例,建成宜城大道、楚都大道、铁湖大道、新国道、北环三路、滨汉大道等特色景观路,改造襄沙大道、燕京大道、振兴大道、发展大道、汉江路道路绿化带,建成以自忠路、情侣路、普锦路、京忠路、丁家巷为代表的林荫路,做到“一街一景”“一路一品”,全市道路绿化普及率达99.42%,极大地提高了城区绿化率和道路景观效果。
建设中的楚都公园二期工程
公园游园建设为城区“增彩”。宜城在公园游园建设上,坚持生态、节约理念,因地制宜,利用水体、岸体的资源造景,科学植树,做到常绿与落叶并举、慢生与速生兼顾、林相与季相搭配、美化与香化同步、平面与立体结合,建成了宋玉公园、万洋洲湿地公园、楚都公园、滨江公园等大型绿地广场,其中,投资1.8亿元、占地亩的楚都公园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实施拆墙献绿,投资余万元,拆除围栏多米,绿化改造4.5万平方米,新增党校游园、建设游园、燕京啤酒游园、经侦小区游园等一批街头游园,让庭院变游园,让院景成街景;启动了城区7个小游园建设,新增6.5万平方米的绿地,目前,观光路、兴宜、紫阳观等小游园已雏形初现,城市公共绿化面积大幅增长。截至目前,宜城市已建成区公园绿地.26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48平方米,市民出门处处是景。
拆墙献绿的城建小游园
环境美化为城区“美颜”。宜城大力开展了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严格落实“门前三保”网格化管理,做到路面全天保洁、卫生清扫无死角、城市整洁亮丽。把突击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重点整治临街门店、占道经营、夜市摊点、乱停乱放、户外广告和违法建设,城市秩序井然,城市管理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形成干净、文明、整洁的市容市貌,全力展现宜居的城市形象。
如今的宜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7.86%,绿地率达33.61%,城市绿了、美了,市民也更幸福了。每天清晨和傍晚,市民漫步林荫之中,享受着楚都美景,过着惬意的生活。
宜城广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