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淹七军”是关羽一生的巅峰之战,如《三国演义》中说:威名大震,华夏皆惊。这一战将关羽的长处展现得淋漓尽致,不过也充分暴露了他的弱点,导致他迅速从巅峰跌至谷底。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三国演义》连环画中的《水淹七军》分册,就描绘了关羽取襄阳、围樊城、水淹七军的系列事迹,来欣赏欣赏——
封面出自刘锡永先生笔下,以下内页部分则由汪玉山、冯墨农两位联手完成:
孙权接见曹操派来的使者满宠,态度十分谦和,和《威震逍遥津》分册中接见刘备使者时高高在上的姿态完全不同。原因大概是,此时的刘备刚刚夺取汉中,自立为“汉中王”,风头正盛,令其它两家黯然失色。曹操主动示好孙权,孙权自然乐意接受。
画中气冲冲出门的是诸葛瑾,他好意来荆州代孙权向关羽求亲,意图避免孙刘两家交恶,却遭到关羽的嘲讽呵斥: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这一来,原本犹豫不决的孙权,就下定决心和曹操联手对付关羽了。
关羽听说自己和黄忠并列“五虎上将”,再次毫无顾忌地发起牛脾气,图中可见关羽身后谋士露出吃惊和不可思议的表情。
使者费诗晓之以理,关羽才平息怒火,又看到信件,刘备让他出兵攻取襄阳、樊城。关于关羽为何率一支孤军挑起战事,《三国演义》中说是刘备的命令,而正史中并无此类记载。因此,更普遍的看法是,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纯属自作主张、错估形势、好大喜功。
关羽狠狠责罚两个犯错的将领糜芳和傅士仁,却又命他们镇守两座重要城池,为后面的失败埋下伏笔。还未出征,就犯下大错。
这张图经常出现在年画中,关羽手持青龙偃月,胯下赤兔追风,身后紧跟周仓关平,浩浩荡荡带军出征,气势何其雄壮。
廖化关平大战曹营两将,随后诈败引曹军追击。
关羽守株待兔,斩杀曹军大将,逼走曹仁,轻松拿下襄阳城。此战充分展示了关羽的谋略和勇猛,被曹操委以重任的曹仁根本不是其对手。
接到曹仁的求救信,曹操手指于禁,命其带兵去解樊城之围。图中曹操手势略显怪异,连环画中人物手势动作是比较不好处理的地方,一不小心就显得不自然,本图就是一例。
曹操命于禁出征的决策,事后证明是个错误。不过此时曹操手下得力大将不多,张辽、乐进镇守合肥,张郃资历尚不够,唯有徐晃、于禁两人可用,而徐晃和关羽有一定交情,因此曹操选中于禁也是情理之中。
关羽听说庞德要灭掉自己数十年威名,勃然大怒,要亲自教训对方。丝毫不顾及主帅身份,陷入意气之争。
因为盛怒和轻敌,关羽中了庞德一箭,幸得关平拼命抵住庞德,才不至酿成大败。
不过关羽毕竟是当世名将,以勇武无法取胜,就以智取,观察地势后,定下水攻之策。
果然,漫天风雨,洪水滚滚,曹军军营顿成一片泽国。
于禁求生欲望强烈,看到大事不妙,就赶紧投降。图中船上的关羽毕竟没有马上的关羽画得威风。
庞德画得如同《封神演义》里面的人物,不过最后还是被周仓生擒活捉。水淹七军、捉庞德、擒于禁的关羽,此时声望达到了巅峰。
本册《水淹七军》在最初出版时,还包含了关云长单刀赴会的内容,其篇幅长度在整套三国连环画中排在第二,仅次于《三让徐州》,不过再版时,将其中部分内容划分出去,独立成为《单刀会》分册。
两位画家汪玉山先生和冯墨农先生是多年老搭档,他们画风接近,配合默契,这本《水淹七军》是他们联手创作的代表作品,颇为精彩。除此之外,他们还合作了《孙悟空大破平顶山》、《投笔从戎》、《薛刚反唐》等等。
附上《单刀会》链接如下:
三国连环画之《单刀会》,关羽鲁肃各具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