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
首页
襄樊简介
襄樊地点
襄樊市场
襄樊要闻
襄樊发展
襄樊天气
襄樊旅游
襄樊信息

他拒绝了百万年薪,只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

本文选自另维新书《每一天梦想练习》,有删节。

因为心中有所爱,因为一直把这份爱握在手中,因为每一天都在围绕它用力活着。

生也坦然,死也坦然。

总有一些人,活得像行走的励志书。

年纪轻轻,履历亮瞎一片群众。

老杨是我爸同事的儿子。

老杨还是小杨的时候,每年数学奥赛有二三十个保送清华北大的名额,老杨鄂西北第一名,清华北大追到襄樊来当面争抢。

有一个故事广为流传。

奥数九月考试。

彼时高三开学,数学老师张老得了一本习题,多页,交给得意门生老杨。

“时间不多了,你现在的首要任务是调整心态,这些题你拿去随便翻翻。”

大约三周后,美术老师捉上课走神的,捉到老杨,没收了他手里的东西,扔给张老:

“你看你带的好学生,上我的课都要做数学题!”

张老一看,惊呆了。

后来每次动员大会,这件事都是保留节目,张老每每说起,无不双手颤抖,神情激动。

“我把那题集拿起来一翻,震惊不已啊!三周不到,差不多都做完了啊!我一题也没布置,人家自己做完了!多页哪!这么厚!足足这么厚啊!——连老师我都惭愧不已啊!

“娃们,如果你们都能这么努力,这么刻苦,我打包票,你们全都能上清华北大!”

老杨喜获外号。

你一提这茬儿,他立马脸红,摆手表示很惭愧。

他说:我就一个爱好,坐那儿想想数学题,我也不需要谁来给我颁个奖。

众人正被高考数学折磨得要吐,纷纷竖起大拇指:这个装法我们给满分!

老杨轻松保送北大数学系,校长亲手奖励现金块,全校师生在升旗仪式上鼓掌。

老杨就这样,成绩好成了四中好几届人的传奇。

可是后来,他越活越默默无闻。

同学聚会,聚会餐厅是当年的年级倒数胖二开的,众人围着他敬酒,一口一个老总好。

胖二对页题记忆犹新,抓着老杨敬酒,非要问年级第一现在一个月多少钱。

老杨说:“多,够吃够喝够生活。”

胖二摆手道:“那是你不懂生活。”

一桌人哈哈大笑过去了。

老杨在神坛的日子的确一去不复返了。

没有家长拧着自家小孩的耳朵,要求他向老杨学习了。

连老杨妈见到我,也不再安慰“成绩不好没关系,将来也能有出息”。

老人家直跟我感叹:原来孩子成绩太好最糟心,你搞不懂他成天都在想什么,还说不过他,管不住他。

我去看过老杨。

他在大农村学校的一栋破楼里,有一间塞不了几个人的小办公室。

里头有一个书架,两面墙。墙上都挂着大白板,上面写满字母和公式。

来自各国的本科生排着队问问题,屋里站不下,就站在门外抻长脖子。

像这样的“上班”,老杨一周四小时,其他时间全部小门紧锁,对着各种字母公式思索数学动机理论。

午餐都很简单,一半白饭一半白菜,或者白菜粉条、白菜排骨。

二十六岁了,身上穿的还是高中那件外套。

我说:“你这是要拿菲尔兹奖[数学没有诺贝尔奖(传说因为诺贝尔的情敌是数学家),菲尔兹奖是数学界的诺贝尔奖,只颁给四十岁以下的数学家。电影《心灵捕手》里花了很多笔墨描述这个奖]的节奏啊!”

老杨笑:“那都是要天赋的。”

我说:“你还不够有天赋?”

他说:“人外有人,我高中就知道了。我这辈子最多就是这数学系里的普通一员吧。”

我说:“没关系,你还年轻,还有很多其他的好出路!”

老杨摇摇头。

他说:“我就这一个爱好,坐这儿琢磨数学,我也不想谁来给我颁个奖。”

这话隔了十年再听,我才听明白。

我们都有渴望得到的东西。

有些人认为,人的欲望无止境,比如女人买了一支口红,她一定还会遇见下一支想买的口红。所以这世上没有终极的满足。

这些人追求错了。

终极的满足,不在短暂的欲望里。

西方心理学有个著名的“恐惧管理理论(TerrorManagementTheory)”。

它说人最根本的恐惧,是对死亡的恐惧。

人所有的焦虑、不安,害怕死前没有把世界看完,担心没有趁年轻拼尽全力,抗拒还没遇见爱情就老了……归根结底,都是对“人固有一死”的恐惧。

怎么解决这根本恐惧呢?

起先人们追求长生不老,失败。

现在,心理学研究出了解药——创造比我们活得更久的东西,作为我们的延伸[Extendedself,延伸的自我],在我们死后替我们活下去。

比如我们归属的集体、我们信仰的宗教、我们创造的价值永远活着,便是一部分的我们永远活着。

找到属于自己的意义,赋予生命目的,每一天都像向日葵朝向太阳一样,充满方向,是人类能活出的最好样子。

它治愈我们的根本恐惧。

这意义,可以是一份爱情、一份事业,它是什么形式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们钟爱它,我们因为靠近它感到幸福,不论结果。

这里就是“欲望”和“一生所爱”的区别了。

欲望实现了,我们感到空虚。

而一生所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它给予我们归属感,让我们感到生命有意义,使我们不再惧怕死亡。

我们为每天起床能做这件事,感到由衷的幸运。

漫漫长夜,孤独和寂寞,只要是为它,都有趣。

“成功就是用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他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还争取到了把喜欢当事业的权利。

哪里还有更好的活法?

所以,成绩好给老杨最好的东西,不是年薪万,是对万说不的权利,选择生活的权利。

老杨的幸运,不在于小小年纪就成绩好,而在于他的一生所爱是数学,上小学就碰到了。

而我们其他人,可能需要找遍千山万水,才能找到。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在找到之前认命。

对自己说,一定会有那样一个人、一份事业,让我感激今天所有的坚持和努力。

而不是余生就这样算了吧。

十几岁偷懒。算了吧,还小嘛。

二十几岁迷茫。算了吧,周围人都这样。

四十岁没有足够的积累施展拳脚,睁眼闭眼都是中年危机。算了吧,不小了,世界已经是年轻人的了,还是想想怎么养老吧。

六十岁,我这一生有什么独一无二的地方吗?没有。算了吧,绝大多数人都是注定平凡的,平凡最可贵。

…………

人活一辈子,到死都不知道自己钟爱什么,天赋在哪儿,极限在哪儿。

多可惜啊。

其实只要一句“我不妥协”,一声“我一定要找到自己的领地”,一次濒临放弃时的坚持,就很可能为生命开启一片崭新的天地。

积奇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初中时好打架,早早退了学。父母急坏了,送他去学厨师,学开挖掘机,读高中……全都行不通。

他每天在理发店里折腾自己的头发,今天烫明天染。理发店里招学徒,他看着好玩,跟着学。

他说:我第一次理出客人满意的头发,人家笑容满面感谢我的时候,我就知道,我这辈子是个理发师。

积奇学了手艺,十五岁只身一人来北京。

发现自己那点三脚猫功夫在北京不够用,于是研究别人都在哪里学手艺。

上海,香港,日本,韩国。

他定了目标,给自己存进修基金。学费0块,存够就请假走一趟。

平日里的吃穿住行?

能花1块钱,坚决不花1块2。

我问过好多次他那些年的日子。

我说:“不觉得辛苦吗?怎么坚持下来的啊。”

他说:“现在想想挺辛苦的,但当时真的挺开心的。

“当时什么别的都不知道,只知道自己一定要去日本进修,每天睡觉都想,睁开眼继续想,干什么都想——我跟你说哦,人要是想要什么能想到我当时那个程度,那真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积奇今年二十九岁,理发十四年,从北京路边25块钱的理发小学徒,变成了三里屯两家造型中心的台柱子,男头女头都是块动剪刀,还很难约。

问他头发怎么打理,他永远秒回。

他白天在店里剪一天头,入夜了还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ngfanzx.com/xftq/165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