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
首页
襄樊简介
襄樊地点
襄樊市场
襄樊要闻
襄樊发展
襄樊天气
襄樊旅游
襄樊信息

关羽凭什么力压众人,成为镇守荆州的主将

图片来自网络

历史背景

建安十九年(公元年),刘备在攻打雒城(今四川广汉)时,军师庞统中流矢阵亡。刘备急召诸葛亮率张飞、赵云入川支援,留下关羽镇守荆州。

关于刘备的这项任命,在当时的刘备集团内部并没有引起任何争议,好像荆州在诸葛亮离开后,也只有关羽有资格、有能力来镇守。《三国演义》中倒是有个桥段,说是诸葛亮不放心,反复叮咛关羽一定要按照自己“北拒曹操,东和孙权”的方针来办,可保荆州无忧。可是关羽表面上答应,内心却并不以为然。最终,关羽还是败在了没有忠实执行诸葛亮的八字方针上,荆州丢失,关羽被杀。

于是乎,后世人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热烈的争论,提出了一个又一个似乎更加合适的人选,如诸葛亮、张飞、赵云、魏延等,似乎由这几位来镇守荆州,荆州就能力保不失,蜀汉“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最高理想就能够得以实现。

这些争论我们就姑妄听之吧。其实,刘备之所以留下关羽镇守荆州,并不仅是因为关羽和他恩若兄弟,是他最为信任、看重的心腹大将,而是因为镇守荆州最重要的一只武装力量—水军掌握在关羽手中。

公元年(建安十七年),曹操南征刘表。刘备仓皇逃窜,大败于长坂。刘备只得放弃南下江陵的计划,率余众斜趣汉津。

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先主斜趋汉津,适与羽船会,得济沔。

图片来自网络

这是史书中第一次出现关羽执掌水军的记载。刘备这次斜趣汉津的行动,也是很冒险的,如果不是正好碰上关羽水军,而是关羽水军已经过了汉津,刘备很有可能被曹操捉住,那么,就不会有以后三国的出现了。这是关羽水军为蜀汉政权立下的第一功。

随后的一条记载更加说明了关羽在刘备蛰伏期间,就已经成为了刘备水军的主将,并且手中执掌有水军精甲不下万人,已经是一只不可忽视的力量了,甚至成为了刘备和孙权谈结盟时候重要的砝码。

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东吴之所以能够与刘备结盟,其中有一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关羽手中的水军精甲万人和刘琦手下的万余人,因为,东吴在赤壁之战时也不过出兵三万,相比之下,刘备的势力并不弱小。不然,仅凭诸葛亮那三寸不烂之舌还真的未必能够说服孙权与刘备结盟。此所谓有文事必须有武备者也。这是关羽水军为蜀汉政权立下的第二功。

那么,关羽手下的水军精甲万人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

荆州水军的产生

我国自春秋以来就有一个传统,那就是对降将和客军的安置是必须要把他们放在战争的第一线,如张绣,就是被安置在南阳郡替刘表抵御曹操,刘表则负责提供客军的粮草军需。刘备投奔刘表后,自然也就被刘表安置在了抗曹的第一线新野。

刘备在大败之后,手下仅剩下为数不多的百战残余,人数少、实力弱,兼之新野远离汉水,刘备既无能力,也无必要来发展在当下对他毫无用处的水军。但是,发生在建安七年的一次战事改变了刘备的生存状态。

图片来自网络

建安七年(公元年),刘备主动出击,攻击被曹操占领的叶县一带,击败了夏侯惇。这就是《三国演义》中描述的火烧博望故事的原型。其实,此时的诸葛亮还没有被刘备请出山。

这次战事战果并不是太大,但是却给了刘表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使他认识到了刘备的实力。为了进一步拉拢刘备,使刘备成为日后抵御曹操的主力,刘表决定要扩大刘备所辖的疆域范围,把包括樊城在内的汉水以北原属于南阳郡的土地都划归刘备控制。关羽的水军应该是在此时开始组建的,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把关羽称为荆州水军之父丝毫不为过。

《三国演义》中,刘备在徐庶的协助下击破了曹仁的“八门金锁阵”,关羽趁机偷袭占据樊城的桥段纯属小说家言,当不得真。试想,刘备控制的新野远在樊城之北,曹仁怎么会跑到刘备的后方来与襄阳隔江对峙呢?

东汉末年,荆州虽拥有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七郡,但是要害之地有三处,分别是南阳郡、江夏郡和南郡。南阳郡在汉水以北,已被曹操占去大部,剩余的部分由刘备实际控制。按照刘表的战略构想,南阳郡就是自己与曹操决战的主战场,只要是守住了汉水以北的樊城,自己就可以利用水军的优势源源不断为江北的刘备提供支持,从而保全荆州大部不受战火波及。

而要想实现这个战略,前提是必须要守住南阳郡,底线是必须守住樊城。这有点类似于守江必须守淮,不然,汉水天险就会与敌共之,一旦樊城失陷,那么曹操就可以随时跨江出击,把战火推进到荆州的核心区域南郡。

为了确保自己的战略构想的实现,就必须给予刘备足够的支持,所以,刘表才把汉水以北的疆域交由刘备控制,同时,为了统一指挥,又把荆州襄樊水军一部交由刘备统帅。刘备自然不会亲自统帅水军,这一重任自然就落在了最受刘备信任的关羽头上。

图片来自网络

南郡是荆州最为重要的郡。从地理形势来看,南郡被汉水和长江环绕,北部的襄阳,南部的江陵都是军事重镇,驻扎着荆州水军的大部,只要是自己保持住水军的优势,把汉水和长江水路控制在自己手里,北方远来且不习水战的曹军是攻不破汉水防线的。

江夏郡位于汉水和长江交汇之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荆州防御东吴的主要阵地,只要是控制住了夏口,沿长江西进的东吴水师就进入不了长江中段和汉水,因此,刘表才派遣自己的长子刘琦镇守。

由此可以看出,荆州的要害就是是否有强大的水军能够控制汉水和长江,只要有了强大的水军,就会力保樊城不失。樊城不失,则荆州安枕无忧矣!据《后汉书刘表》传记载,刘表到了荆州之后,最盛之时,带有甲兵十余万,以笔者揣测,这十余万甲兵中,水军最少能占一半。

笔者揣测,荆州水军应该是根据各自的防御重点分成了三部,共五万人。

一是襄樊水军。这支水军的作战任务最为艰巨,既要承担与曹军直接对抗,确保汉水防线不失的重任,又要承担为江北刘备部运输军用物资的重任,因此实力最为强大,所以战船数量应该也是最多的,估计数量应该在2.5万人。

襄樊水军的防御区域应该是汉水的襄樊地区直至汉水汇入长江之处。关羽所率水军精甲万人应该都属于襄樊水军,这其中既包括了当初刘表分给刘备那一部荆襄水军,还应有在刘琮投降曹操后,对其失望后主动投奔刘备的水军将士。

二是江夏水军。这支水军数量应该在万人左右,因为要控制长江与汉水交汇之处,随时面对东吴的进犯,其战斗力应该是很强的。其防御区域应该是汉水与长江交汇之处,也就是今武汉地区。这只水军随着刘琦死去,最终也归入到了关羽水军序列之中。

三是江陵水军。其数量应该在1.5万人左右,其防御区域应该是以江陵为核心的长江流域。这支水军最后落入了曹操手中,是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所能依靠的唯一一只水军。

图片来自网络

从力量对比来看,刘备拥有水军两万,东吴出兵三万,以五万对一万五,而且孙刘联军的水军训练有素,江陵水军在投降曹操后军心不稳,因此,曹操在赤壁之战中的失败是必然的。后世人说赤壁之战是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此何言耶?以多胜少还差不多!这是关羽水军为蜀汉政权立下的第三功。

镇守荆州的三大条件

建安十三年,刘备挟赤壁之胜的余威,又利用刘琦是刘表长子的身份,顺利攻取了南四郡。紧接着,孙权在鲁肃的劝说下,把荆州借给了刘备。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刘备借荆州也就是借了刚被周瑜打下的南郡江陵一线,南郡北部的襄阳等地仍然被曹仁控制。从此,刘备终于把江夏郡、南郡连成了一线,长江、汉水水路彻底打通。随即,刘备任命关羽为襄阳太守(襄阳此时仍在曹仁控制之下,关羽驻地放在了江陵),全面负责北部战事。

建安十九年(公元年),刘备在攻打雒城(今四川广汉)时,军师庞统中流矢阵亡。刘备急召诸葛亮率张飞、赵云入川支援。留守荆州的将领无论是谁,那就是必须要同时满足三个硬性条件,那就是:忠诚刘备、大将之才、精通水战,并且能够统帅得了荆州水军。而在刘备阵营中,除了前两个条件之外,关羽不仅是荆州水军的创始人,而且还率领荆州水军为刘备的基业开创立下过三次大功,并把荆州水军打造成了后汉三国时期唯一一只能够与东吴水军抗衡的水军。因此,刘备留下关羽镇守荆州是必然的,而且是唯一的选择。

图片来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ngfanzx.com/xftq/160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