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年,刘备在益州称帝,不久之后便毅然决然的发动了夷陵之战,声称要为关羽报仇。刘备此举,到底有几分是为了夺回荆州,重新为实现隆中对做准备,又有几分是真心为了,曾与他“寝则同床,恩若兄弟”的关羽,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一向对关羽“以兄事之”的张飞,却用自己的言行,表达了自己对关羽的悼念,以及对东吴的痛恨——在率领万余精锐,向江州进发,与刘备汇合的过程中,他日日借酒消愁,最终甚至因为暴而无恩,遭到了部下的刺杀,丢了性命。
也就是说,张飞最终不仅没能为关羽报仇,还“出师未捷身先死”,又创造了一个新的悲剧,此事实在令人唏嘘。不过,说到此处,我们不如做这样一个设想,那就是当初张飞出兵,并非在关羽被擒杀两年后,而是在襄樊之战期间,也就是说他成为了关羽的援军,那么襄樊之战的结局会扭转吗?蜀汉又能改写历史吗?接下来,我们便一起来分析一下。
一、张飞支援襄樊前线
我们都知道,当初关羽兵败如山倒,最初是因为前线的失利。那么,如果张飞出兵相助,最大的可能性也是赶赴前线。因为张飞的麾下,尽是精锐,因此在关羽被徐晃击败,出现“晃扬声当攻围头屯,而密攻四冢。羽见四冢欲坏,自将步骑五千出战,晃击之,退走,遂追陷与俱入围,破之,或自投沔水死”的状况时,张飞的麾下,应该能够抵御住这一波攻击,避免关羽直接败退的结局。
但是,他们能够做到的,也仅此而已了,就算他们合兵一处,也不可能拿下襄阳或者樊城,毕竟徐晃本身的实力,不容小觑,曹操还在计划着继续调兵遣将,前来支援。因此,关羽最终还是只能选择退走。但是此时,糜芳已经投降,荆州已经沦陷,凭他们二人估计很难夺回。因此,如果张飞支援前线,或许能避免关羽被擒杀,但是扭转不了此战的结局,也无法改写历史。
二、张飞支援后方
不过,如果张飞意识到了,关羽将后方抽调一空的问题,没有赶往前线,而是到荆州驻扎,不仅可以阻止糜芳等人降敌,吕蒙大约也不敢白衣渡江。可是孙权大约不会放弃荆州,因此双方很可能硬碰硬。这种情况下,蜀汉方面相当于腹背受敌。但是,以张飞和关羽的能力,大约还是能够保住荆州的。这种情况下,隆中对的实现有了希望,关羽和张飞也不会发生悲剧,蜀汉的前景一片大好,改写历史指日可待。
分析到此处,我们不难得知,如果襄樊之战的时候,关羽得到了张飞的支援,最好的结果是保住荆州,改写历史;最差的结果他也能够保住性命,东山再起。可惜,这仅是一个设想,无论如何也无法实现,毕竟当时的张飞远在阆中,消息传递不便。而且关羽败得太快,就算他有心相助,也没有办法及时赶到。再者说,刘备也不可能允许张飞擅自出兵的,这样的行为太过耗时耗力,而且得不偿失。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于《三国志》《三国志集注》等书,小编保证内容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