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
首页
襄樊简介
襄樊地点
襄樊市场
襄樊要闻
襄樊发展
襄樊天气
襄樊旅游
襄樊信息

探索发现黄河漕运与南村历史下

人类远祖起源地

华夏文明发祥地

黄河漕运与南村历史(下)

◆杨拴朝

唐宋时期,黄河漕运成为“丝绸之路”的环节之一,始自西汉的“丝绸之路”,其东端虽然起自渭水流域的长安和伊洛河流域的洛阳。但来自关东地区齐郡临淄(今山东临淄)和陈留、襄邑(今河南睢县)等地著名的绢、罗、纱、锦等丝织品以及南方的茶叶,也是和漕粮一样地漕运至京师的。河南境内的黄河和汴渠水运,就开始作为“丝绸之路”东端的一环,发挥重要作用。黄河栈道上的题记“绍圣元年(公元年)九月二十五日,押茶纲大将王佐刊”,就印证了这一事实。宋代,南村成了潞盐的中转中心。山西运城的潞盐运至济民渡码头,分水路和陆路运往中原地区,水路依旧是黄河漕运古道,陆路沿阳壶古道南行。年山西垣曲东滩村(济民渡北岸)出土的,宋哲宗元佑七年(公元年)的《垣曲县店下样》盐样石坨,记载了民运潞盐的兴盛。金皇统初年(公元年),出于军事和经济统治的需要,在南村设立利津县,管理黄河水、陆运输。

黄河古栈道上的“长安”石刻题记

随着元明清三代王朝相继定都北京,全国政治中心东移出黄河流域,官方的黄河漕运至此减弱。但在元代,南村又一度成为航运的造船基地,据《济民河神祠记》载:“涉己酉年,为张彬等原系济民官渡船户,承奉上司差遣,彬等三十余人接运修盖中滦仓廪筏木。癸丑年,复奉上司矜恤,彬等不避艰险放运之劳,将税赋杂役蠲免。自后,复遣南京柴总把本渡监造战船七十余只,放运供给。至元五年,攻击襄樊,遣前南京刘治中、周宣使、贾宣使起运造船棹杆木植四万三千余数。前韶州达鲁花赤暗普依奉上司文字,令本路人户俱入南村山林,采斫造船木植,彬等放运。”明清时期,南村城规模建设宏大,从清乾隆十一年和嘉庆十五年县志绘制的地图上可以看出,南村仍处于战略要地,此时设立南村巡检司,管辖利津渡口,同时还设有盐局,潞盐交易保持兴旺。清末陇海铁路修建通车之后,使得黄河漕运彻底失去了存在的必要,但东西部的物资互补、民间交流运输仍然不断。抗日战争时期,南村作为最重要的支前渡口,担当着晋南战场的物资供应和伤病员运输,我党多名高级将领在此渡河前往作战一线。年5月,日军突破中条山防线,在南村强渡黄河,致使中原失守。20世纪50年代,三门峡黄河大坝修建后,豫晋峡谷黄河运输才最终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黄河豫晋峡谷中的村寨门

作为黄河漕运见证的历史遗迹,如崖上古栈道、开元新河、漕运路道仓址、摩崖题刻与碑记等,大多在修建三门峡水库时被炸毁和淹没。到了20世纪末,伴随着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八里胡同古代栈道遗址与汉代函谷关仓库建筑遗址等珍贵的黄河漕运遗迹也没入水下,不复得见。但庆幸的是,三门峡至南村段,峡谷中还有部分黄河古栈道遗迹漕运尚存。现存约15段,全长余米。比较重要的地段有渑池县南村狮子山栈道、槐扒栈道及陕州区王家后乡栈道,山西平陆三门镇栈道等。栈道形制从正面看,好似一道横行的大凹槽。顶部弧形,悬垂于路面上方2米左右,侧壁一般修凿平直,壁中间部位凿有并列的牛鼻形壁孔和D型凹窝,间距在2米左右。栈道上石刻题记众多,时间跨度从东汉到明清。此峡谷南北两岸还有10处隋唐时期用夯土筑成的“阏流堆台”,这些堆台都是古代黄河漕运导航设施的重要遗址,建设在突出河湾的山嘴处,两堆之间通视良好,堆下距河面有30余米,土堆建筑总高约10米,下部直径约6米,顶部直径为3米左右。位于北岸的有白浪堆、老鸦堆、任家堆、小堆、大堆等5个,南岸也有5处,其中以任家堆保存最为完整。

黄河古栈道上的牛鼻窝

黄河古栈道上的方石孔

黄河古栈道

多年的黄河漕运史,赋予了南村这个黄河小镇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黄河漕运繁盛时,数以万计的船只和数十万船工在这里中转补给,再加上漕运管理机构、军队、潞盐运输和阳壶古道上商贾的来往,四面八方的文化不断在这里汇集、交流、融合,在此地形成了极为独特的民俗风情,其中以南村方言最具代表性,这里的方言只存在在黄河以南的南村乡境20公里内,邻村邻县,大河上下,无一类同。从南村的方言中,可以分出晋、陕、豫、冀、鲁等五省口音韵律。“蝉蛹是道菜、蒸馍像锅盖、待客饸饹面、朋友怀里来、地下四合院、石头桌上摆、出嫁一路哭、击鼓西门外”的南村“八大怪”民俗丰富浓郁。特别是南村的镢把戏,它就起源于黄河漕运拉纤时的船工号子。船工敲打船篙或船帮,纤夫吼唱号子,形成一种高亢、粗犷的声腔旋律。后来演变到人们在田间地头劳作时,敲打劳动工具——以镢把击节的演唱形式。清末民初,怀梆戏传入南村,镢把戏揉进了怀梆的唱腔音乐元素,镢把戏兼容并蓄,同时融合了豫西、山西等地方戏的特色,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南村地方戏。镢把戏的音乐特色是以黄河号子为根基、以南村方言为母语、以怀梆唱腔为基调,近于锣鼓说唱的表演形式。镢把戏唱腔慷慨激昂,以镢把为主打乐器,演出节目多为表现田间地头的劳动场景以及欢庆丰收的生活景象,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该剧种年6月已被列入三门峡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黄河豫晋峡谷中的留守老人

黄河边河神庙遗迹

综上所述,我认为,南村的历史就是一部黄河漕运史,南村的民俗文化是黄河漕运文化的缩影,南村镢把戏则是黄河漕运文化的活化石,黄河漕运遗迹也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化遗产!

作者年在黄河古道边

最后,我借用中国漕运博物馆专家的一段格言:漕运是经济也是政治;漕运是历史也是传说;漕运是制度也是生活;漕运,一个民族行走在水上的智慧和故事!(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仰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精彩推荐

探索●发现:黄河漕运与南村历史(上)

杨跃民调研城市绿化工作

年全国小小说高研班座谈会在渑池举行

《乡村振兴书记谈》——专访城关镇党委书记赵忠民

《乡村振兴书记谈》——专访仰韶镇党委书记杨润明

每期美图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vgmc

.







































白癜风专家公益援助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地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ngfanzx.com/xftq/14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