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路时避免沿线长时间、大面积停水;路修好后,两侧的线缆全部入地、雨污水全部分流……从市城建委了解到,襄樊大道创造了不少施工新模式、新做法,值得今后城市建设借鉴。
全线雨污分流
作为一条承载60年城市记忆的襄樊大道,政府要求其道路改造时,不仅要注重文化景观的打造,路面和管网也要一并建设到位。
襄樊大道穿过不少老旧城区,沿线有不少积水点,一遇大雨就积水,居民苦不堪言。不少路段的生活污水常和雨水一起排泄,迫切需要纳入污水管网,让雨污水各行其道。
据市城建委总工程师田春生介绍,此次改造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整个沿线实行雨污分流,对长期积水路段,如解放路、长征路、丹江路涵洞等路段的管道进行改造。“环城东路的污水进入襄城截污干管,解放路段也有了污水管道。”市城建委建管中心二部部长曾琳说,雨污分流是此次改造的重点。
管线全入地
近年来,城市不断发展,但大街小巷里仍密布着很多电力、通信线缆,这些线缆交错于空中,不仅有碍观瞻,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此次襄樊大道改造,政府要求按照景观大道的建设标准,将沿线的管线全部入地,包括供电部门的高压线路。
曾琳介绍,由于历史原因,线缆管理单位多达十几家,详细的管线资料也很难查到,因此他们都是挨家上门发函走访。
目前,部分路段的地下电线管沟已在施工。
架设临时管道保障正常供水
襄樊大道长约8公里,穿过襄阳公园、解放路、人民广场、襄阳火车站等多处城市繁华地带,沿线居民有二十多万户,因此,不少居民担心道路改造是否会影响正常生活。
据介绍,经过半年多施工,目前解放路和汉江一桥改造基本完工,长征路和环城东路改造部分完工,前进路和丹江路改造正在进行,这些改造工程施工过程中都没有出现大面积停水的现象。
原来,市城建委要求施工单位在改造中运用供水管道转迁新模式,架设临时管道,确保居民和商家的生活用水不会中断。
市城建委负责人表示,襄樊大道改造在文明施工、地下管线建设、道路改造方面采用的很多新的做法,将运用到今后的城市建设上。
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最专业云南白癜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