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道系列:
孙君著:农道——没有捷径可走的新农村之路;
孙君、廖星臣编著:农理——乡村建设实践与理论研究;
孙君、廖星臣编著: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理论篇);
孙君、王佛全编著: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实践篇);
王佛全、霍高智编著:新农村建设方法与实施
乡村建设随笔系列:
孙君著:给我三个春天——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实践;
孙君著:山不过来,我过去——民族和谐新农村建设实践。
中国乡村民居设计图集:
孙君、王磊著:夏湾村
孙君、王磊著:陶岔村(待出版)
农道系列
农民是有尊严的,
农村是有价值的,
农业是有希望的。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法。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道系列》作者在十多年乡村实践基础上,从一个全新视角提出了修复乡村生态、还原乡土文化、重塑农民道德、推广有机生产以及重构乡村组织的理念、路径和方法,值得人们在当下新农村建设实践过程中借鉴和启发。
农道、农理、农哲,科学来源于实践,而回归于哲学,最终化身为艺术。孙君及其团队在十余年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他们的一套理论与思想,最终希望化为一种哲学,一种属于农民自己的哲学。它并不是形而上学,而是一种直接总结、演变自实践的真知。这对于中国当今社会,把握新农村建设方向,大方针、理论、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促进民众与政府之间的沟通,让农民懂得如何自己建设属于自己的新农村,使自己的家园更美好。
《农道——没有捷径可走的新农村之路》
本书立足于真实的经验与案例,向我们揭示着农村、农业、农民的真实面貌,而并非凭借想象和理论编纂。其选用“五山模式”作为典型,生动地将农村的画面呈现眼前。同时,展示了一套在农村做事的成功方法与理论。
开创了“五山模式”,为新农村建设树立一个成功的典范,也为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个模式的创立是经历了数次的修正、提炼和总结。将理论用于实践,又从实践中提炼出道理,所以说“五山模式”意义重大。以它作为典型的案例,以点带面地讲述着“农道”这一深刻话题。《农道》一书不仅仅有乡村建设的道理,还有着非政府组织在从事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与农民与政府的三方相处之道。不仅仅讲述了如何取得新农村建设经验的过程,还讲述了对未来农村的展望。
孙君与“北京绿十字”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看待农村,正视农村的问题,同时肯定农民的优点,用农民所能听懂的语言,引导农民参与到自己家乡的建设,积极自治。一方面以先进的理念“先生产,后生活”帮助农民过上了更好的日子,另一方面保持清醒的头脑,自始至终贯彻着“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为农民守住了住他们原汁原味的生态乡村。
画家孙君在乡村的田地间作画,画出了一个个美丽乡村。如果说,乡村建设是一条取经之路,那么《农道》便是“北京绿十字”和孙君从农村取回的“真经”。
《新农村建设方法与实施》
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何将这20字方针转化成新农村建设的方法,并使之具有操作性,这是编写本书的目的。
本书可作为基层干部新农村建设方法的指导用书。
其以“五山模式”和“绿色问安”为主要案例,介绍了河南信阳平桥区的实践经验,理论上贯穿《农道系列》丛书的内容,且更加精炼。书中包括新农村建设的多种类型,特别是对新农村建设中的常识性问题,调研、规划、实施、评估、复制等都做了详细说明。目的是让基层干部在最短的时间里,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能成功。
书中的内容以“北京绿十字”的实践案例为主线,农民一边培训,一边到新农村建设的项目点参观,尽量用农民自己的语言进行讲解,把他们看到的案例转化为他们的思想意识,这对农民是最有效的方法。可以说这是一种具有开创性的新农村建设的方法与思维。
《农理——乡村建设实践与理论研究》
世间有道,万物有理。
乡村是以血缘为母体,以亲情与熟人为纽带,以天地为一体,是一个充满温度与感情的小社会。这种社会形态给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个思考和启迪,就是要以农民为主体的新农村建设的道理。
《农理》主要介绍“北京绿十字”乡村建设的案例,是一部理论与实践之书,是用践行在验证乡村建设的方法与理论。
新农村建设或城镇化如何建设,用什么样的方法,针对中国众多的不同形态的村庄,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北京绿十字”从年“五山模式”开始在全国各地以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方法,不同的理念,在不同的村庄印证着乡村建设的道理,关键是这些实践是以农民为主体,以村庄为载体,修复乡村文化为目标。《农理》说的是生活与生产,说的是农民的一些生活小事,村规民约,修谱建祠,男耕女织,田人合一,用农民的语言与民俗建设他们心中的家园。
中国农村,千家万户,家族不同,性格各异,可是又是同宗同缘的熟人社会。在这样复杂而又统一的村落中,做好乡村建设,修复孝道文化,在当今改革开放的年代显得尤为有价值。
《农理》全书贯穿着“把农民建设得更像农村”的思想,观点定位在“三农不是问题是希望”,结果体现着让农民自己建设自己的家园,这就是我们这些践行者的乡村建设的想法。
《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理论篇·实践篇)
全书分为《理论篇》和《实践篇》两部分。
作者重新审视和总结了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理念和主要方法。鲜明提出了“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观点。
在《理论篇》部分,作者从中国传统乡村的特质、城市社区与乡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的困境,以及未来农村的发展趋势等三个方面,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乡村应该是一个什么模样、当下的中国乡村(包括城市社区)究竟发生了什么问题,我们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乡村等社会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最好北京治疗白癜风的皮肤病医院是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