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
首页
襄樊简介
襄樊地点
襄樊市场
襄樊要闻
襄樊发展
襄樊天气
襄樊旅游
襄樊信息

襄阳你应该了解的一些事

简介

襄阳市是位于中国湖北省。中国设立的第一个省域副中心城市,湖北省的第二大城市,省内仅次于武汉的科教,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也是中国新兴城市50强之一。位于长江支流汉江的中游,是鄂、豫、渝、陕毗邻地区的中心城市,是年第二批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素有铁打的襄阳、华夏第一城池、兵家必争之地的称号。襄阳自古分为汉水(沔水)南北两岸的襄阳及樊城二城,隔汉江相望,二城在历史上都曾经是军事与商业重镇。年以后后才将两城合二为一称襄樊市。分设襄城、樊城2区。年11月26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襄阳区改名为襄州区。年12月9日,襄樊市正式更名为襄阳市。今天,中共襄阳市委、襄阳市人民政府、襄阳军分区、襄阳市人大常委会、政协襄阳市委员会均驻襄城。

襄阳市的发展肇始于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于此,从荆州牧刘表徙治襄阳始襄阳历来为府、道、州、路、县治所。市域内现已查明各时期的文化遗址多处,有些文物古迹堪称世界之最。襄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年的历史中,大小战役难以数计,著名的战例有白起水灌鄢城之战、关羽水淹七军之战、朱序抗拒苻丕之战、岳飞收复襄阳之战、宋元襄樊之战、李自成进占襄阳之战等。其间人文荟萃、灿若繁星,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众多的英才,为襄阳留下了大量的名胜古迹和轶闻传说,历来就有“文化古城”的雅称。三国演义中有31回发生在襄阳,也是历史上诸葛亮隐居之地,今襄阳城郊古隆中,三顾茅庐也发生在这里。

今日的襄阳,既有闻名于世的历史积淀出的深厚人文底蕴,又有汽车制造,航天装备等高新科技产业及都会发展,“新旧和谐共生”成为了本市最突出特色。

历史

史前时期

《吕氏春秋.召类篇》:“尧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舜却苗民,更易其俗。”夏人向南推进止于汉水流域,商代中叶,约武丁之时,由于国势之强盛,为了打通通向南方特别是长江中游的通道,商曾多次讨伐荆人。祝融的后裔季连所率的部族,大概就在这一阶段,从中原迁徙到襄阳地区在内的江汉地区,并留居下来。有了“禹征三苗”,才有南北文化(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的第一次交流融合。

公元年,董卓挟汉献帝西迁长安,将数百万人强行西迁,同时还有青州、徐州的数以百万计的难民的大迁徙,今山东西部和河南的人口大量迁至襄樊地区。后王允杀董卓之后,引起关中大乱,数十万难民逃离关中,其中有一部分南出秦岭武关经南阳盆地也迁入襄樊地区。这次移民最大的特点是高素质的人才流入,使襄阳一度成为吸引全国人才的洼地。刘表是山东高平人,所以当时迁来大量的山东人:如王粲、王凯及后来的晋太医王叔和,他们都是高平人。其他著名人物有:古文经学家、颖川人司马徽和章陵人宋忠,音乐家、河南人杜夔,颍川人徐庶等,都是一代俊杰。在刘表治荆州的近二十年间,襄阳寓居的移民对襄阳本土文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两晋及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是中国历史由统一到分裂的混乱时期,但再次促进了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天下之要领,襄阳实握之”,此时襄阳地区的文化传统表现以南朝文化为主体,又具有中原风格的物质文化。

公元—年,西晋征南将军羊祜守襄阳,着力经略荆州,与吴国实行“边境交和”,互通绢谷。在边害减轻,戍守巡逻士兵大减的情况下,抽调4万人,垦田多顷。使羊祜初到襄阳时军无百日粮的状况彻底改变,10年之后,荆州8万士兵已经积有10年余粮。为西晋伐吴奠定了雄厚的物资基础。

东晋太元三年(公元年)二月,前秦王苻坚派遣征南大将军苻丕、武卫将军苟苌、尚书慕容目韦率步骑7万寇襄阳。第二年春,攻克襄阳,俘朱序,送往长安。秦王苻坚以朱序能守节,拜为度支尚书;以李伯护为不忠,斩之。

绍兴四年(公元年)三月十三日,南宋政权把进军收复襄阳等地的决定送达岳飞军营。克复襄阳后,南宋把襄阳府和郢、随、唐、邓、信阳划为襄阳府路,诏升岳飞为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谭州制置使。凡属这一路各州县守令政绩的考核监察,也都委任岳飞相机。绍兴六年(公元年)六月,南宋政权又命岳飞屯兵襄阳,以窥中原。

宋元襄樊之战从其序幕开始,大约宝祐五年(公元年),到咸淳九年(公元年)结束,大约16年的时间,为世界军事史上最长的攻坚战。其中大约有1年时间的样子,是蒙古军强攻襄阳,蒙宋双方互有胜负,但宋守襄阳较为坚固的阶段。襄阳失守后,南宋军队的战斗力急剧下降,促使忽必烈下最后灭宋的决心。年,蒙古军队集兵襄阳,一路南下,势如破竹。到年攻下宋都临安,尔后又用3年的时间,占领了整个南宋。

嘉庆元年(年)元月,齐林、王聪儿等人约定在元宵灯节发动武装起义,但机密泄露,齐林同一百多名会众被清政府捕杀。积极抗清的王聪儿于一个月之后,再次发动组织了一支四、五万人的反抗军,他本人被推为“总教师”,即白莲教最高指挥官。年,以王聪儿为领袖的襄阳白莲教众,冲破清军的包围,由鄂经豫入陕,再趁隙进入四川,在川东与四川白莲教众会师。清军大将明亮实行“坚壁清野”追剿教匪,起义军在攻打西安失败后,年春,王聪儿于郧西县茅山跳崖自杀,时年22岁。

民国时期

年废襄阳府,今境共置8县(均州与保康县隶属互换)。初属安襄郧荆道,后改属鄂北道。

年设襄阳道,治襄阳,领20县,其中有襄阳、枣阳、南漳、宜城、谷城、光化、保康7县。抗日战争时期,宜城县曾改名自忠县,以纪念枣宜会战中殉国的张自忠将军。

年7月在襄樊战役中,老河口、谷城、南漳、樊城、襄阳城、宜城等地先后被解放军攻。

年12月23日和年1月10日,樊城、襄阳城第二次被解放军攻克,首次组建襄樊市,隶属桐柏行署三专署。

现代

年5月,复以襄阳县之襄阳、樊城两镇组建襄樊市,隶属襄阳专署。次年6月,襄阳行政区专员公署改称湖北省人民政府襄阳区专员公署。

年10月,汉丹铁路从东、西两端同时动工。年底,樊城下河线建成,是本市境内最早的一段铁路。

年6月1日,襄樊至丹江口段铁路建成通车,长多公里,襄樊地区境内长90公里,为最早的一段临时营业铁路。

年1月1日,汉丹铁路全线通车。汉丹铁路与年建成的焦枝铁路、年开始部分运营的襄渝铁路在樊城交汇,使襄樊成为铁路交通枢纽。

年,襄樊市升格为省辖市。

年8月19日,国务院[]号函批准撤销襄阳地区,其行政区域并入襄樊市。

年12月9日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原襄樊市襄阳区更名为襄阳市襄州区。

行政

行政区划

襄阳市总面积占湖北省版图面积的10.6%,年为止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辖3个市辖区(襄城区、樊城区、襄州区)、3个县级市(老河口市、枣阳市、宜城市)、3个县(南漳县、谷城县、保康县)。

同时还设置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和鱼梁洲旅游经济开发区。

象征

市花

紫薇是襄阳本土树种,花期特别长,从初夏一直到深秋,是名副其实的“百日红”,宋代诗人杨万里曾赋诗赞道:“谁道花红无百日,紫薇长放半年花”。它的种类繁多,除紫薇外,还有同一属的尾叶紫薇、大花紫薇等,在襄阳主城区和下辖各县市,不仅可见树龄在百年以上的高大紫薇,还有许多苍老而富有生机、树龄达数百年的尾叶紫薇古桩。年8月,经市人大常委会研究,确定紫薇为本市市花。

市树

女贞也是襄阳本土树种,四季常青,树形整齐,生长快,适应性强,且能吸粉尘,抗污染,乃本市绿化首选树种。

人口

9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88万人。其中非农人口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80.9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为13.8%。新出生人口6.5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1.5‰;死亡人口2.97万人,死亡率为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8‰。全市男女性别比为.4∶。

在总人口中,襄阳市区人口为人(含襄州总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37.70%。未落常住人口的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为0.92%。2年,全市新出生人,比上年少生人;死亡人,与上年相比少人。自然增长人,自然增长率为0.32%。全市迁入人、迁出人、机械增长率为-0.09%。在全市非农业人口中,襄阳市城区有人,占全市非农业人口总数的51.7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分县市人口统计资料》,截止年末,襄阳市区非农业户籍人口.60万人,成为湖北省第二个特大城市。

民族

襄阳市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7%。少数民族有26个、约2万人,以回族居多,约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0%。回族主要分布在襄城区,樊城区以及襄州区东北部5个镇、南漳县城及武安镇、谷城县城及石花镇、保康县城、老河口市区及东北部两镇、枣阳市区及东北部两镇、宜城鄢城及流水镇。

语言

襄阳方言准确来说是指其所属各县市方言的总和,语言学分类属于官话中的西南官话鄂北片。欧阳修在《乐哉襄阳人送别刘大尉从广赴襄阳》中曾对对襄阳地区方言有过“语言轻清略带秦”的评价。

由于至年代三线建设时期,襄阳主城区及下属县市迁入大量使用吴语与东北官话的人口,今日市区仍然存在吴语与东北官话的方言岛,同时也造成了北部城区,以及原三线建设单位附近地区大部分居民普通话语音十分标准但不能使用本地方言进行交流的情况。









































北京看白癜风病哪个医院最好
北京市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ngfanzx.com/xftq/10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