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斗将基本上都是骑马厮杀,很多时候武将失了坐骑也就意味着危在旦夕。不过凡事都有例外,演义里还是出现了不少无坐骑的步战案例的。今选取几场知名度较大的略为一观。
典韦
坊间常有一句传言,“马上吕布,马下典韦”,意思说典韦步战强。这其实是个谬误,典韦是个骑将。
演义第十二回:马军队里,一将踊出,乃典韦也。
比较尴尬的是典韦虽然力气很大,但武技比较平平,扔飞戟得下马扔……然后原文又特地交代一句“韦复飞身上马”,骑上马才去冲阵。
此战严格来说不算步战,只是典韦的武技做不到骑马投掷,或者更难的骑马射箭,所以暂时下马而已。
典韦真正的那次步战就是演义爱好者耳熟能详的了,也是典韦的最后一战。被张绣贾诩灌醉后睡了一觉,双戟已经被胡车儿盗走,于是典韦连忙从身边的部下那里“急掣步卒腰刀在手”,“奋力向前,砍死二十余人”,又“双手提着两个军人迎敌,击死者八九人”。前后打死三十多士卒后,一代猛将就此饮恨西北,成了曹操风流账下的一缕冤魂。
曹洪
曹洪步战的对手在演义书友圈也颇有名气,即号称“截天夜叉”的何曼,见到他是步行作战,曹洪也选择下马对战
阵圆处,一将步行出战,头裹黄巾,身披绿袄,手提铁棒,大叫:“我乃截天夜叉何曼也!谁敢与我厮斗?”曹洪见了,大喝一声,飞身下马,提刀步出。两下向阵前厮杀,四五十合,胜负不分。曹洪诈败而走,何曼赶来。洪用拖刀背砍计,转身一踅,砍中何曼,再复一刀杀死。
嘉靖本里还交代过何曼身高达到九尺五寸,按一尺23.75厘米,换算下来只比姚明矮0.4厘米左右…(笑),武器就比较敷衍,是根铁棒,颇有街头械斗的画风了。虽然他力气明显很大,但武技自然是不如受过军事训练的曹洪了。曹洪略施小计将其斩杀。
马超
马超以骑术、率领西凉骑兵冲阵而扬名,与许褚、张飞的两场恶战都是演义的经典战例,不过马超步战剑法也非常强大,毕竟他的剑术“出手法”乃是历史留名,被视为剑法五大家之一的。老罗在演义里也给了他这个面子。
韩遂与五位部下密谋卖了马超投奔曹操,马超发觉后自然是立马开打,一剑剁了韩遂左臂,又独战韩遂部下五位“健将”
超纵步出帐外,五将围绕混杀。超独挥宝剑,力敌五将。剑光明处,鲜血溅飞:砍翻马玩,剁倒梁兴,三将各自逃生。
韩遂手下这几个被称为“健将”的,应当是有一定的武力值的,不至于如岑壁之流被个吕旷秒杀,大致水准应当和吕旷吕翔相若,但即便五人联手战马超也是完败,二死三逃。
关羽
关羽的步战案例出现在过五关时的汜水关。卞喜诈做交好关羽,其实在堂内暗伏下刀斧手,邀请关羽入内,打算趁机杀掉:
就关前镇国寺中,埋伏下刀斧手二百余人,诱关公至寺,约击盏为号,欲图相害。
想法很美好,但遗憾的是对手是巅峰期关羽,于是卞喜和他的手下们都凉了:
卞喜知事泄,大叫:“左右下手!”左右方欲动手,皆被关公拔剑砍之。卞喜下堂绕廊而走,关公弃剑执大刀来赶。卞喜暗取飞锤掷打关公。关公用刀隔开锤,赶将入去,一刀劈卞喜为两段。
丁奉
丁奉早年事迹平平,只是作为一员偏将、副将随军征战而已。在演义里更是曹仁关平甚至右臂重伤的关羽都能随意欺负他。不过后期东吴诸名将皆殁后,丁奉倒开眼了,挑起了东吴的大梁。其最著名的事迹无疑便是东兴之战主导了吴方的大胜了,演义里也有相关情节描写:
丁奉扯刀当先,一跃上岸。众军皆拔短刀,随奉上岸,砍入魏寨,魏兵措手不及。韩综急拔帐前大戟迎之,早被丁奉抢入怀内,手起刀落,砍翻在地。桓嘉从左边转出,忙绰枪刺丁奉,被奉挟住枪杆。嘉弃枪而走,奉一刀飞去,正中左肩,嘉望后便倒。奉赶上,就以枪刺之。
此战丁奉率军步行用短刀砍杀士卒甚多,弄死将领两名,表现颇为惊艳。
庞德
三国演义里庞德最知名的战绩莫过于大战关羽,但对于原著党来说庞德的武勇表现远远不止襄樊之战。在西凉跟随马超、韩遂攻打曹操时庞德就表现出了极为高强的武艺,比如这场步战:
喊声起处,人马俱落于陷马坑内。庞德踊身一跳。跃出土坑,立于平地,立杀数人,步行砍出重围。韩遂已被困在垓心,庞德步行救之。正遇着曹仁部将曹永,被庞德一刀砍于马下,夺其马,杀开一条血路,救出韩遂,投东南而走
掉陷坑后一跃而出,步行在重围中砍出一条血路,还顺带救出了韩遂。步行状态一刀秒了一名骑将。以此战对比典韦,以杀退魏延对比许褚,庞德武艺不比许、典弱丝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