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
首页
襄樊简介
襄樊地点
襄樊市场
襄樊要闻
襄樊发展
襄樊天气
襄樊旅游
襄樊信息

民国风云六套路高手反被套路,冯玉祥墙

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

战争期间,蒋介石双拳出击。一手挥舞着大棒,一手挥舞着支票,打得桂系节节败退。

李宗仁自知无力单挑老蒋,便派代表远赴西安,提醒冯玉祥切莫坐山观虎斗。

如不然,桂系倒下了,下一个倒霉的就是西北军。

同一时间,蒋为了避免后院起火,对冯玉祥也是极力拉拢。

相比两手空空的桂系,老蒋的出手就阔绰许多了。

他向冯玉祥表示,只要西北军保持中立,便可让冯出任行政院长。

并且,中央军从桂系手上抢来的湖北、湖南,也可以转手相送。

冯玉祥并不傻,他深知蒋介石的人品。

用他的原话说“蒋专弄权术,不尚诚意,既联甲以倒乙,复拉丙以图甲。”

一个人专弄权术的人,绝无可能拱手让出两湖。

于是,冯玉祥便一面口头谴责桂系制造“湘变”、惹起事端,假意表示支持中央。

一面又派韩复榘陈兵于豫皖交界的武胜关。

打算待时机成熟时,进兵两湖,将其势力范围向华中拓展。

然而,事情变化太快,出乎了冯的预料。

4月初,桂系两个主力师于前线倒戈,桂军人心涣散,主动撤出武汉。

随后不久,中央军轻取两湖。

见桂系兵败如山倒,冯玉祥赶紧命令韩复榘向武汉推进,抢地盘。

能抢多少算多少。

但不料,蒋介石早就看穿了冯玉祥的把戏。

就在韩复榘进占孝感的第二天,蒋介石先给他送去一笔巨款,同时邀请他来武汉一叙。

韩复榘的武汉之行,受到了蒋介石和宋美龄的高规格接待。

在招待宴会上,宋美龄亲自为韩复榘夫妇夹菜。

蒋介石对韩复榘欲取武汉的行动不仅避而不谈,反而还多次恭维的说道:“向方兄(韩复榘字向方)的战功卓著,真乃北方常胜将军”。

临行之前,蒋介石又赠与韩复榘一笔巨款。宋美龄也送了一枚昂贵的戒指给韩夫人。给足了韩复榘面子。

老蒋两口子这一系列的拉拢,搞得韩复榘受宠若惊。

事后,韩复榘对蒋介石感激涕零,对冯玉祥则是渐生二心。

5月初,随着桂系兵败进入倒计时,蒋、冯冲突日渐明朗。

此时,虽然蒋桂战争还没结束,但蒋介石心里已经盘算好了怎么对付冯玉祥。

而冯玉祥那头也在盘算,想着应付“祸变之发生”。

5月15日,冯玉祥先出手,在西安就任“护党救国军西北路军总司令”,打出反蒋旗帜。

5月16日,蒋介石回击,派兵赶跑了冯玉祥任命的山东省主席孙良诚。又任命陈调元为山东省主席,负责接收济南。

一年前,日军悍然侵入济南,制造济南惨案。

老蒋为了避免与日本爆发正面冲突,主动把山东让给了冯玉祥。

现如今日军撤走,冯玉祥又扯旗反蒋,蒋介石便收回承诺,拿下山东。

丢了山东后,冯玉祥下令:收缩防线,放弃河南,在潼关与蒋军决战。

冯的这一操作,别说蒋介石看不懂,就连西北军的一众将领也看不懂。

韩复榘迷惑的问道:咱们四十多万大军,如果都退入陕甘贫瘠之地,给养不足,怎么生存?

冯玉祥解释说:桂系两个月前摆出“一字长蛇阵”,结果被老蒋的“掐头”、“去尾”、“剖腹”策略收拾的明明白白。现在咱们也是“一字长蛇阵”,如果不收缩兵力,必然也会重蹈覆辙。”

韩复榘一听,说这好办,然后献上自己的作战方案:

他率十万大军沿平汉铁路南下,攻取武汉。

让孙良诚率十万大军,沿津浦铁路南下,直取浦口、南京。

再以石友三统十万兵,沿陇海铁路展开,分驻于郑州至徐州一带,作为韩、孙两路大军的预备队。

最后,留宋哲元等部在后方,严密监视山西的阎锡山。

说完作战方案,韩复榘信心满满的表示可以立军令状。如果不成功,甘愿受死!

从事后来看,韩复榘的这套主动出击的方案确有可取之处。

因为蒋桂战争这时还没结束,西北军若是集体压上,让老蒋陷于两线作战,胜负犹未可知。

而如果按照冯玉祥的思路,一旦中央军收拾了桂系,老蒋再来个步步紧逼。西北军倒是有可能不战自溃。

然而,冯玉祥认为韩复榘的主张太过于冒险,不予采纳。

方案被否决,韩复榘十分激动,与冯玉祥争得面红耳赤。说咱们当初被张作霖、吴佩孚打得不足十万人,尚且敢奋勇向前。如今兵多将广,何以不进攻而只退守?

冯玉祥被说韩复榘说烦了,一怒之下,就让韩复榘滚到外面的院子里罚跪。

是的,你没听错,就是罚跪。

冯玉祥这个人,对小兵还算慈爱,但对高级将领却非常严苛。

他的部下无论职务多高,只要惹他不高兴,都是非打即骂,丝毫不留面子,如同家长责罚孩子一般。

西北军中的十三太保,无一幸免,都被冯玉祥罚跪过。

做家长的都明白一个道理。孩子小时候不听话,可以适当体罚。

但孩子长大后,再非打即骂,就明显不合适了。

韩复榘当众被罚跪,心里气不打一处来。加之又想起蒋介石当初对他的礼遇,顿时有了跳槽的念头。

几天后,老蒋听说了这事,于是马上派人给韩复榘送去了大量银元,还封其为河南省主席。

韩复榘本来就有叛冯之意,拿了老蒋的好处后,便带着旧部出走了。

出走之前,韩复榘还游说驻守襄阳的石友三与自己一同跳槽。

他对石友三说:蒋总司令在武汉对我很热情,称我为常胜将军,可在冯先生跟前,我们不是被训斥就是挨骂,如同老子对儿子一般。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蒋总司令才是真正难得的领袖。

老蒋见石友三也有拉拢过来的可能,随即也送去几十万银元,并任命石友三为安徽省主席。

有什么样的师父就有什么样的徒弟。

冯玉祥倒戈成性,石友三自然也是有奶就是娘的主儿。

在老蒋的银弹攻势下,石友三遂率部在襄阳倒戈。

韩复榘、石友三先后反水的同时,刘镇华、马鸿逵、杨虎城等一众西北军中的杂牌军将领因为在冯玉祥麾下过得不如意,也纷纷倒戈。

马鸿逵

一枪未放,就有十几万人叛变了,这仗还怎么打?

蒋介石闻讯,遂以“背叛中央”的名义,开除了冯玉祥的党籍,并下达讨伐命令。

冯玉祥内忧外患,只好发表下野通电:“从此入华山读书,遂我初服;但得为太平之民,于愿足矣。”

按以前的套路,军阀通电下野,要么是出国避风头,要么是躲进租界做寓公。

冯玉祥下野了还窝在自己地盘上掌控着西北的军政大权,这明摆了是做样子。

见冯玉祥玩套路,蒋介石一面命令前方部队对西北军施加压力,一面下达最后通牒:

犯了大罪,发一纸下野通电,以为万事皆休,天下哪有这种道理?你冯焕章现在唯有交出兵权,下野出洋一条路可走。

当然,老蒋的最后通牒,其实只是虚张声势。意在吓唬冯玉祥。

他刚打完桂系,手头资金并不宽裕。再对西北军发动一场大战,他没有必胜把握。

由于冯、蒋两军都不敢有实际的军事动作,双方就这么僵着了。

在这种情况下,一直都在坐山观虎斗的阎锡山,顿时就成了两方都想拉拢的对象。

当时的阎锡山,心态很复杂。

他的地盘和西北军挨着,他担心冯玉祥会打自己的主意。

因而,他对冯玉祥的恐惧甚于蒋介石,希望削弱西北军。

但是,阎锡山也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

若是西北军被老蒋解决了,下一个倒霉的必然是晋绥军。

所以,阎锡山在妄图削弱西北军的同时,也不希望看到冯玉祥彻底垮台。

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两头都不愿放弃,阎锡山要怎么操作才能如愿呢?

想来想去,他决定骗冯入晋。

这么操作有两个好处。

一来,他可以借机挟持冯玉祥,拿冯玉祥的人头,解除西北军对山西的威胁。

二来,他可以养虎自重,借助西北军的力量威胁蒋介石。你老蒋不要轻举妄动喔,不然我就联合老冯打你!

阎锡山的那点小九九,冯玉祥作为套路高手,他显然是知道的。

但他没得选,不联合晋绥军,西北军打不过中央军。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就这样,冯玉祥到了山西后,羊入虎口,被阎锡山软禁了起来。

当时的媒体报道

听说冯、阎联手,蒋介石搞不清楚内幕,便派吴稚晖和孔祥熙赶往太原游说。

等吴、孔二人摸清了阎锡山的想法后,老蒋给阎老西开出了一个天价筹码:全国陆海空军副司令、加华北党政军全权、加西北军善后处理、再加上一笔巨款。

老蒋的意思很明显,只要阎锡山支持中央,今后西北和华北就都归晋绥军了。

这份筹码确实很诱人,不过阎锡山也是做老板的,他很清楚一个道理:老板画的大饼越大,底下的员工反而离职得越多。

为什么?

因为不现实嘛。

老蒋前不久还说把两湖许给冯玉祥,结果怎么样?

翻脸就不认人了。

所以,面对蒋介石抛出的诱惑,阎锡山含糊其辞,既不说同意,也不说拒绝。

见阎锡山不好忽悠,蒋介石变换了打法。

他电邀阎到北平商讨西北事宜,又把张学良也叫来开会。

阎锡山看到张学良来了,心想中央军和东北军联手,自己肯定打不过。

于是等到会议结束,返回太原后,他便不提反蒋的事了,还把冯玉祥彻底软禁了起来。

在此之前,冯玉祥虽然也是被软禁的状态,但阎锡山是把他安置在晋祠居住,允许他用电台与外界联络。并且阎还隔三岔五去看望冯,礼遇极高。

但阎锡山从北平回太原后,把冯玉祥软禁在了五台县的建安村。

为了切断冯与外人接触,阎锡山派人挖断了建安村周围的公路,还在冯居住的周围布设铁丝网,派军警看守。

下野期间的冯玉祥

得知阎锡山翻脸不认人,西北军将领非常愤怒。

大家一致认为,他阎老西可以“携冯自重”,咱们也可以“通蒋压阎”啊。

随即,代理冯玉祥处理军政事务的鹿钟麟和宋哲元便向蒋介石表达了归顺之意。

表示愿意接受中央指挥。如有需要,西北军还可以帮助中央攻打山西。

蒋介石见状,心里大喜,派人给西北军送去了二十万银元和大批粮草。

西北军的这招通蒋压阎,让阎锡山心里慌得一批。

万一这两家真的联起手来,再加上一个东北军,自己只怕是会被锤得渣渣都不剩。

心慌之下,阎锡山赶紧向冯玉祥负荆请罪。

表示之前都是误会,并答应与冯联合反蒋。

冯玉祥虽然痛恨阎老西出尔反尔,但他更痛恨老蒋排除异己。

两害相较取其轻,冯玉祥便原谅了阎锡山。

10月初,冯、阎达成约定:西北军先行发难,晋绥军后续跟进。

需要注意的是,阎锡山虽然承诺反蒋,但他并没有释放冯玉祥。

由此就可以看出,阎锡山这个老六此时仍然是首鼠两端的心态。

10月12日,西北军遵照冯玉祥命令,兵分三路杀出潼关,进攻河南。

10月15日,蒋介石召开军事会议,委派“讨逆”军五路总指挥:第一路方鼎英;第二路刘峙;第三路韩复榘;第四路何键;第五路唐生智。

10月18日,西北军向郑州、许昌、信阳、襄阳等地发动总攻击。

作为回应,蒋令方鼎英所部在许昌一线布防;令刘峙率部在襄樊、南阳一线作战;令唐生智在巩县、登封一线应战;又令刘镇华部从黄河北岸进攻陇海铁路上的来犯之敌。

这场大战,蒋军三十万,西北军不到二十万。双方兵力存在较大差距。

并且,西北军家底薄,作战难以持久。

针对西北军的弱点,蒋介石命令各部先避其锋芒,待敌方师老兵疲、补给中断时,再发动反击。

西北军

10月28日,西北军孙良诚部与唐生智部血战登封。

第二天,蒋军发动反扑,与西北军在黑石关、登封、临汝、禹县、郏县以西激战一整天。

战斗中,唐生智、方鼎英等人亲自到前线督战。

战至傍晚,西北军补给跟不上,向洛阳方向退却。

之后几天,西北军果然因为补给问题被困于豫西地区,无法再发动进攻。

11月3日,见时机成熟,蒋介石亲抵许昌,下达反击命令。并委任唐生智为前线总指挥。

11月7日至15日,唐生智指挥蒋军各部在豫西连续对西北军发动三次攻击。

战至11月20日,西北军弹尽粮绝,被迫弃守洛阳。

按照事先约定,西北军先上,晋绥军随后跟进。

阎锡山这时候应该派兵从山西南下,配合西北军夹击蒋军。

为此,冯玉祥反复催促阎锡山出兵。

但让冯玉祥没想到的是,阎锡山这次居然又把他给卖了。

11月初,蒋介石派人给阎锡山送去两百万军费,并允诺阎锡山可以在太原就任全国海陆空军总司令,就在太原办公,不用去南京履任。

阎老西拿了好处,转身便否认自己与冯玉祥联合反蒋。

并且他还特意召开讨逆大会,公开支持蒋介石。

在背叛盟友这件事上,阎老西和冯倒戈真是一对“卧龙凤雏”。

阎锡山临阵反水,这仗没法打了。

11月下旬,西北军被迫撤回潼关。

蒋冯战争,以西北军的失败告终。

当时,由于两广又再次动乱,重回广西的桂系“铁三角”联合张发奎攻打广东。蒋介石要赶回南京开会,商议讨伐广西。因而蒋军也就没有直捣潼关。

大难不死,冯玉祥恨透了阎锡山。

12月中旬,冯强烈要求亲往太原,当面责问阎锡山,结果被看守的士兵拦车挡回。

见始终等不来下一步指令,鹿钟麟只好化装成某位大人物的勤务兵,秘密前往建安村拜见冯玉祥。

两人见面后,冯玉祥暗授机宜,让鹿钟麟设法联合韩复榘、石友三部,并再次与老蒋修好。

鹿钟麟得到指示,回到西安后,立即提出“拥护中央,开发西北”的口号。

与之同时,鹿钟麟还派人到南京向蒋介石汇报情况,说蒋冯战争是阎锡山蓄谋挑起的。

老蒋也是明白人,知道这是西北军“通蒋压阎”的老套路。

但他觉得这正是“合力倒阎”的机遇,便也没有拆穿,反而就坡下驴,通电斥责阎锡山好用权诈,搬弄是非。并要求阎锡山解除对冯玉祥的软禁。

蒋介石与西北军二度联手,让阎锡山再次慌得一批。

不过,就在阎锡山惶惶不可终日之际,驻守河南的唐生智与老蒋撕破脸,打起来了。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令蒋介石不得不拉拢阎锡山。

阎锡山大舒一口气。

那么,唐生智为什么要反蒋呢?

早先沦为光杆司令的桂系“铁三角”,又是怎么夺回广西统治权的呢?

下回再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ngfanzx.com/xfjj/194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