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季“三九”时节到来之际,
医院冬病冬治“三九贴敷”活动,
将人体阴阳与四季气候的特点有机结合,
扶正祛邪,调补阴阳,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风湿痹痛贴敷有招近日,62岁的李大爷(化姓)拨通医院脾胃风湿病科电话,咨询冬病冬治穴位贴敷事宜,希望能持续贴敷,巩固治疗自己风湿性骨关节炎的治疗。
原来,随着年龄的增大,李大爷的膝关节特别怕凉怕风,对寒冷刺激非常敏感,每逢雨雪天气,双膝受到刺激,反应尤其明显,经常疼痛不止,难以入睡,每每带上护膝才敢出门。2年前,李大爷来到该院求治,诊断为风湿性骨关节炎,在医生的推荐下,尝试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没想到经过贴敷后,在当年冬天,李大爷膝关节疼痛的症状即有改善,“膝盖不怕风怕凉了,没有锥心的疼痛滋味了,能带上小外孙出门去公园转转,心情特别好”。
中医认为,风湿性骨关节炎属于祖国医学“痹症”范畴,往往由风寒湿邪侵扰关节、筋骨失养、气血痹阻所致。其症状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酸楚、麻木、屈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变形为主。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冬季天气寒冷,寒邪极盛,寒邪易乘虚袭人,导致疾病发作。
冬病冬治穴位贴敷是依据中医“天人相应”理论,顺应四时特性的一种传统中医外治疗法,俗称“三九贴”。其根据人体经络循行规律,在一年中最冷的三九时节,将反复辨证具有温阳作用的中药贴敷于皮肤特定的穴位上,温阳益气、调节脏腑、祛风散寒、通经活络、化瘀止痛,预防和治疗冬天或受寒后容易发作的顽固性疾病。
▲三九贴敷现场(资料图片)
该院脾胃风湿病科副主任张霖介绍,风湿病偏寒证型适宜穴位贴敷,贴敷后缓解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可扶正祛邪、调补阴阳、鼓舞正气、驱散寒邪。此外,“三九”与“三伏”穴位贴敷交替治疗,阴阳互补,有序循环,有利于加强及巩固穴位贴敷药效的持续发挥。(王出凡魏晓燕)相关链接
冬病冬治(冬令进补膏方、三九贴敷)是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原理进行的中医疗法,分为“冬令进补膏方”和“三九贴敷”两种特殊治疗方法。
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下,医院第七届“中医膏方养生节”活动为期三个月,即年12月1日至年2月28日。
“冬令进补膏方”适用于五类人群(慢性病人、亚健康者、老年人、女性、体虚儿童)的进补。冬病冬治“三九贴敷”时间:头九年12月21日—年12月29日二九年12月30日—年1月7日三九年1月8日—年1月16日冬病冬治期间,群众应自觉做好疫情防控,配合医护人员测量体温,全程佩戴口罩,保持间距,有序排队。
(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策划:丁志红
编辑:潘斌斌
审稿:康健李丽“中医指导科学养生”
识别下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