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儿,来一碗牛肉面和一碗黄酒!”清晨,走在襄阳的大街小巷,听到最多的声音,便是这句市民与面馆老板的对话。襄阳人的一天,从一碗牛肉面和一碗黄酒开始。
路上车水马龙,菜市场商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街头巷尾的襄阳牛肉面馆浓香四溢。端一碗铺满红油的热汤面,找个空位,食客坐在小板凳上,品味着这熟悉的味道。如今的襄阳人,如果一周不吃襄阳牛肉面,感觉少点什么的,吃什么都口里都没有味。
一碗面,一碗酒,一座城。
五年之前,古隆中、古城墙和大头菜是襄阳市“三宝”。如今,襄阳市三大名片是:席家池、唐城和襄阳牛肉面。来襄阳的游客,如果没有品尝到襄阳牛肉面,那就如同没有到过襄阳一样,将是终身的遗憾。
我每次回襄阳,必须做的一件事,就是到襄阳一桥头吃一碗牛肉面,喝一碗黄酒,真正感受回家的温暖和厚实。当地有句俗话说:“如果前一天晚上喝醉了酒,早上起来一碗面和一碗酒,就缓过神了,可以继续战斗了”。
襄阳牛肉面特色:一辣二麻三鲜,味道可口,回味悠长,久食不厌,不油腻。其做法简单,过水煮好后加上熬好的牛肉、牛杂等佐料,再淋上一勺辣椒油。吃时放上一撮碎葱,配上一碗襄阳黄酒,两种感觉在舌尖上碰撞,给味蕾与感官上的双重享受。
襄阳牛肉面最直观的特点:豆芽打底,面馆有一碗大蒜,另外配黄酒。
襄阳牛肉面历史源远流长,起于清朝康熙元年(公元年),迄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据不完全统计,襄阳市每天有40万人吃牛肉面,每天消耗的面条达20万斤,目前襄阳市区有多家牛肉面馆,每天营业额在万元左右。一年牛肉面销售近30亿。
年8月,襄阳市政府召开襄阳牛肉面产业“走出去”发展动员大会,鼓励和支持襄阳牛肉面产业“走出去”,计划用3至5年时间,襄阳牛肉面馆开办总数达到6万家以上。
年2月,襄阳市正式启动了襄阳牛肉面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
目前,襄阳牛肉面已经在武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昌、南京、合肥等遍地开花。据不完全统计,在襄阳市以外,已经有襄阳牛肉面馆多家。
自年开始,“襄阳牛肉面馆”在武汉一些街头巷尾遍地开花。
7年来,记者先后踏访了江城的大街小巷襄阳牛肉面馆,同时也见证了很多面馆的关门开张。
给我最大的体会的是,武汉的襄阳牛肉面,总差点那么味道。有面馆老板说,“襄阳的襄阳牛肉面口味偏重偏咸,如果不改良,武汉人难以适应”。
记者整理了一下江城部分襄阳牛肉面馆。
01邓家襄阳牛肉面馆 位于永清街中原大厦旁边的门面房,这一家应该相对于正宗的一家,牛肉有劲道,有麻的感觉。有豆芽打底,有大蒜。还有襄阳的豆腐面和海带面。营业时间长,从早上6点到晚上11点,并有冰冻的黄酒。
02老襄阳面馆 这家没有黄酒,但有大蒜,做的也还算可以。豆芽、豆腐有襄阳的那种感觉,有辣和鲜的感觉。
03襄阳牛肉面 在院子后面广场一角落里,门口有两张长条的椅子,专门做襄阳牛肉面,有黄酒,有大蒜。辣味重,食客多。
04邓家襄阳牛肉面馆 装修和永清街那家差不多,装修成本高,经营品种多,不仅有襄阳的牛肉面,还有热干面。但感觉不出来襄樊牛肉面的味道。
05长江日报路原图书大世界对面的襄樊牛肉面
味道还算比较正,一口大锅,有麻辣味,重口味,专做襄樊牛肉面。
06后湖越秀襄阳牛肉面馆
味道一般,从招牌和样式如同襄樊牛肉面,吃了两次后,感觉不出来襄樊牛肉面的味道,没有黄酒和大蒜。
07汉阳大道附12顺兴襄樊牛肉面十里铺店
老板是枣阳人,襄阳牛肉面味道偏轻,但店面狭窄,卫生条件一般。
08武昌友谊大道靠近才林街口杨记襄樊牛肉面徐东店
很不正宗,挂狗头,卖羊肉,襄樊牛肉面只是其中的一个品种之一,还与盖饭、炒饭。有点像冒牌货。
09汉口友谊路大京东宾馆一楼门面,靠京汉大道轻轨处“襄樊牛肉面馆”
汤料无味,有点河南烩面的味道,连豆芽都没有,有点冒牌货。原本是打着“襄樊牛肉面馆”骗点补贴。
记者亲历关门的襄阳牛肉面馆:
1,台北路台北影城旁边的襄阳牛肉面,是一个宜城人投资开的,原本在上海打工,后来筹集资金在武汉开了三家襄阳牛肉面馆,于年陆续关闭。
2,位于高雄路香格里拉酒店旁的襄樊牛肉面馆,年开的,是当时比较正宗的一家,襄樊人开的,牛肉有嚼劲,有两个大锅,有黄酒,配菜里还有大头菜菜,年10月关闭。
3,位于江大路的襄阳牛肉面,在原百佳超市对面,交通银行旁边,是枣阳兄弟俩创业开的,当时租的门面比较大,租金一个月都1万多,该兄弟曾告诉记者说,当时襄阳市商务局给襄阳牛肉面馆一定的补贴,大约每年补贴租金几万元,后来补贴没有了,也就开不下去了。
4,位于王家巷襄樊牛肉面馆,面积很小,老板娘是襄樊人,由于夫妻两个人经常吵架,年面馆也关门了。
5,医院斜对面一家襄樊牛肉面馆,由于不正宗,加上骗取政府房租补贴未成,后来干脆改成湖南米粉馆了。
汪文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