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河南工人日报"↑ 李相岑(右一)为贫困病人送去爱心捐款
“我是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曲长大的,是毛泽东思想哺育着我,雷锋精神感召着我一路走来。我从小就想着,要像雷锋那样,一辈子做好事,当好人,尽力做一名有益于人民的人。我虽是一个农民工,但我喜欢看书学习,通过学习,一是学到了自己的专业知识,二是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观念对了,才能自觉培养自己的公心、正心、善心,才能真正摆正国家、集体、个人这三者的利益关系,才能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盛衰荣辱紧紧地连在一起。”8月2日下午,在南阳市工商局举办的志愿者服务道德讲堂上,特邀嘉宾、南阳市社区志愿者协会会长李相岑的一席话赢得了现场热烈的掌声。
奉献爱心从点滴做起
今年64岁的李相岑的老家是南阳市卧龙区青华镇。年之前李相岑在农村务农的时候,就义务修桥补路;自费为村办学校修校舍;义务为乡亲们盖房子;帮乡亲们打井解决吃水难;置买上万元的建筑和灌溉设备,无偿地供乡亲们转借使用。
年,怀揣着对城市的梦想,李相岑带着一群泥水匠进城务工。在务工的同时,李相岑仍然不忘为大家办好事。看到便道上的窖井盖坏了,就买新的换上;巷道里的路面不平,拉来水泥砂石把它垫平;南阳曲剧团院墙外有一条近百米长的水沟,污泥淤积,蚊蝇滋生,李相岑就自备水泥、砖砂和水泥管子,请来民工,修一条排水畅通的下水道。周围的老人们都说,这条臭水沟熏了几十年,是老李把这臭水、臭泥全都清掉了。
甚至到了现在,李相岑平日里仍然经常带着孩子们去修补道路,擦拭护栏,清扫垃圾,铲除违章小广告。在路上遇到烂砖头石块、烂瓶子、烂玻璃,总是不由自主地下车把它们清理掉。他常常告诉孩子们,做人就要“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
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当问及李相岑什么时候开始做公益的时候,李相岑自己也说不出来。但是他不止一次的救人善举让他坚定了帮助他人快乐自己的信念。
年的一天傍晚,李相岑行走在村边的铁路桥边,发现有两个十多岁的小男孩被摔伤,经询问,是从襄樊扒坐火车离家出走的小学生,疼爱之情油然而生,李相岑把他们领到家里,养好伤,又掏钱送他们回家。
年9月的一天,李相岑在南阳市区乘坐的4路公交车行至卧龙大桥上,和迎面而来的小轿车轰然相撞,小车司机重伤昏迷。在这紧要的关头,李相岑毫不犹豫地跑过去,把伤者拖出来,拦一辆面医院,自己掏钱让医生抢救。三天后,伤者家属在报纸上刊登启事——《李师傅你在哪里?》,真诚地寻找救命恩人。
年春节前,有一位79岁的安阳老汉迷路流落在南阳街头,李相岑听说后赶快去把他接到家里,精心照料了几天,通过多方努力与他家人联系上后,买车票送老人回家。
年,一位老人在梅园突发脑溢血,李相岑和家人立医院,掏钱抢救。
连续三年,为十个残疾家庭出钱订报纸,鼓励他们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心。
年,李相岑为家乡的小学制作桌凳,还为教办室捐款,救助困难学生;经过他的资助,十几位家庭困难的孩子完成学业,都已走上工作岗位。
传承雷锋精神凝聚爱心力量
年,李相岑被评为南阳市十佳文明市民,这让李相岑觉得自己的社会责任更大了。他想,社会上愿意做好事的人其实是很多的,如果把千千万万愿意做好事的人都动员起来,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岂不是又向前迈进一步?于是,李相岑邀约了南阳市十几位文明市民,成立了南阳市“学雷锋小组”,仅两三个月时间,队伍就壮大到四五百人。
年3月5日,学雷锋小组升级为学雷锋志愿团。同年10月,注册登记时改名为“南阳市社区志愿者协会”,李相岑任会长。协会的宗旨是: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志愿服务,树立文明新风,共建祥和家园。
协会的成立得到了各级党政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也得到了广大民众的积极响应和参与,到目前,协会已发展团体会员多个,个人会员数万人,设立有便民服务队、义务护路队、阳光义工团、爱心艺术团、普法宣讲团、法律服务中心、心理咨询中心、爱心超市、道德大讲堂、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基地等20多个志愿者服务组织,并在一些街道、商场及县城设立了志愿者分会或联络站点。
协会依靠这些组织,团结和带领着南阳市一大批志愿者,着眼于讲文明树新风,宣传公民道德,植树造林,保护环境,交通和治安协理,开展法律援助,心理和健康咨询等活动;着眼于扶贫济困,扶老助残,关爱留守儿童,为群众提供生活便利服务,为弱势群体提供社会福利性服务;着眼于大型社会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应急救援等方面,开展了形式各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其中,宣传餐桌光盘行动的小分队,经常性地带着展板、条幅、宣传页,带着音响,和专一录制的倡议书及餐桌节约歌,走进大专院校宣传,并带动学校的公益团队也组成小分队,走进周边中小学校和社区宣传。
协会的“安老助学”项目,实地走访南阳贫困地区的贫困孤寡老人及贫困学生家庭,足迹遍布卧龙、宛城、方城、社旗、内乡、南召、淅川等多个县市,截至目前“安老助学,‘爱’善南阳”项目累计帮扶孤寡老人名,筹集发放安老善款万余元;贫困学生名,助学善款万余元。
协会的南都救助团队,结合中华儿慈会救助中心,成立“南都童爱慈善基金会”,致力于救助河南地区贫困家庭复杂特殊罕见病儿童,通过社会募捐、网络募捐、义卖等多种方式筹集善款,用于贫困家庭复杂特殊罕见病儿童救助。
协会的“情寄留守,爱暖童心”公益项目,也是省内典型的优秀志愿服务项目,由于大部分留守儿童属于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人身安全十分让人担忧。“李相岑”们每到一处,不光给学生们送去物质帮助,更主要送去安全知识、传统美德等更多的精神食粮。协会带领消防支队和公安上的志愿者,现场讲解演示,并给学生们免费送去安全图书,让孩子们终身受益。
年3月22日下午,镇平的薛海钰和妈妈、弟弟在上学路上被一辆大型货车碾伤,造成一死两重伤,为了“拯救货车底下幸存的生命”,协会于3月28日在新华城市广场、豪盛百货、金玛特、银基购物中心、师范学院、理工学院、镇平电力广场、石佛寺广场(星期日)共设了8个募捐点,当天捐得现金17.6万多,从3月26日开会启动到30日,5天时间共募得善款50多万元。
协会下属的爱心艺术团有近名团员,南阳日报大幅标题称,“舞动一座城市的爱心艺术团”。南阳的各项重大活动都有爱心艺术团成员的无私奉献,“他们的付出,为活跃社区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为宣传南阳,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李相岑改编、策划、拍摄宣传伟大移民精神的电影《碧水丹心》,随南水北调水头一路放映十几个城市一直到北京,受到广泛好评。这是志愿者们用多半年时间,花自己的钱,自编,自演,自摄制,贴近时代,贴近群众,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影片,是一部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视作品。
现在,李相岑和他的南阳市社区志愿者协会又把目光放得更远,正在策划实施针对全市留守儿童的“放飞梦想,让爱不再留守”大型公益活动及“孝敬南阳母亲河,保护生态水环境志愿者行动”,将公益活动的受益者从个人扩展到社会。
全家人的支持是坚强后盾
南阳市社区志愿者协会创办以来,李相岑成了专职志愿者,一年四季没有休息过节假日、星期天,经常不能按时回家吃饭,在办公室吃快食面也是常事。这个协会不同于其他行业协会,它是一个纯公益性的社会组织,会员们都是只有付出,没有报酬的志愿者,协会不向政府要经费,也不向会员收会费,更不向服务对象收取劳务费。协会每年数万元的活动费用都是“李相岑”们自己承担。“能做到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的家人对我长期的支持和帮助。”对于这一点,李相岑深有感触。
在认养梅园的七年里,经常能见到李相岑80多岁的老父亲在园里种花修树,李相岑的母亲每天早早去游园打扫卫生。李相岑的侄女李瑞鸟,大学毕业后,正赶上学雷锋志愿团刚成立。李相岑说就在这里实习吧!她积极投身到协会的筹备工作中,一干就是三年。在0多个日日夜夜里,她加班加点地工作,却没有一分钱报酬和补助。李相岑的侄子李瑞营,多年来对协会的工作也是鼎力相助,协会每年几万元的房租、办公、活动费用都是他给李相岑的,而他自己至今还和一家人住在50多平方米的二手房里。李相岑的大孩子结婚后没处住,租一套单元房,一月都得几百元,最后租了一间每月60元的平房。李相岑家几平方米的小院,经常放着水桶,洗脸、淘菜、洗衣水都要收集起来冲厕所用,拖把都是李相岑家属用旧衣旧袜自己制作的,小孙子的衣裤大部分都是别人的旧衣服。
但李相岑也有大方的时候,他家的孩子和侄子们办喜事,从来都是只待客,不收礼,被一方传为佳话。“过去农村比较穷,有些家庭想来祝贺,几十元钱得借好多家,有些是卖了多次鸡蛋积攒的钱,真的不忍心收。”于是,这种规矩在李相岑家一直延续过来。
李相岑一家四世同堂,全家人不吸烟不喝酒,不出去游玩。别人去娱乐场所,消费一次就几百元,李相岑想着就心疼,因为李相岑认为,有这几百元,种一片树,将永远是长青的,若资助一个贫困小学生,够上几年学,甚至能改变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所以,能够为帮助他人,为公益事业花点钱,李相岑不吝惜,也无怨无悔。十多年来,李相岑为公益事业花去上百万元,事实上,李相岑全家人为公益身心的投入,不是用钱的数量能衡量的。
这些年来,南阳市社区志愿者协会相继被授予“南阳市民间组织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民间志愿服务团队之星”“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等几十项荣誉称号,李相岑个人也分别被授予“南阳市十佳文明市民”“河南省十大杰出志愿者”“全国优秀志愿者”“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
记者札记
在一般人眼里,李相岑有点傻,如果不是长期做公益,他家的日子早已过得红红火火。甚至刚开始做公益的时候,李相岑的家人也有些不理解,认为他是瞎胡闹。但李相岑没有犹豫,他在公益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并影响和带动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爱心公益的队伍中来,他们的爱心公益行动也让众多人从中受益。去年,他们又在相关部门支持下建立了慈善超市和旧衣物清洗厂,将公益事业规范化、长期化。我们也期待着李相岑和南阳市社区志愿者协会能够在公益的道路上越走越宽阔。
记者:闫晓春图:李瑞营
来源:河南工人日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