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高校更名是一件非常慎重的事情,主要是怕撞衫,同时也担心别的高校提出什么意见。但是因为近年来高校越来越多,名叫科技和理工类的高校也是越来越多,毕竟这两个名字是热门,所以撞衫现象也屡见不鲜,有很多相似的校名。比如当年的武汉冶金科技大学,本身是合并升格大学,按理说短期的校名不应该有什么变化,但是这所学校4年内却再次更名大学,最后却让同城的武汉科技学院只能放弃“科技”名称,改了一个和科技无关的校名,让人非常无奈!
武汉科技大学的前身是年创办的武汉钢铁学院,其前身是年成立的湖北工艺学堂。不过湖北工艺学堂并非只有武汉钢铁学院一个分支,其血脉已分别融入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河南工程学院、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北的高等教育体系中拥有重要的地位。
武汉钢铁学院是为武汉钢铁企业培养人才的一所高校,一度归属武钢管辖,但大多数的时间归属于冶金工业部。
当年的冶金工业部在武汉市有3所直属院校,分别是武汉建筑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冶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武汉钢铁学院。总体而言都和武钢这家大型国企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在年这3所驻汉高校合并升格为武汉冶金科技大学。
武汉冶金科技大学这个名字,算是一个组合型的校名,其中科技两个字基本代表武汉钢铁学院,冶金两个字代表另外两所专科高校。武汉冶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当时确实校名中有冶金,但是武汉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却和冶金已经无缘,不过也曾经使用过“冶金”为名的校名。
当年这类的校名非常流行,比如位于武汉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就是中南财经大学和中南政法学院合并而来,主要是为了平衡合并院校之间的情绪,所以采取组合型校名。而在整个湖北省也曾经出现了襄樊市和荆沙市这样的组合型地名,也是这种平衡命名的体现。
但是,在大学中有校名越长越尴尬得不成文的规定,因此武汉冶金科技大学的校名明显是过长了。再加上年冶金工业部的撤销,武汉冶金科技大学也成为省属院校,自然不需要校名中再挂着“冶金”的名头。因此,年武汉冶金科技大学选择将冶金两个字去剔除,直接申请报名武汉科技大学!
年更名的武汉冶金科技大学4年后再次更名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的,当年之所以同意自然是考虑到了冶金工业部的突然撤销,毕竟皮之不存,毛之焉附,所以审核标准比较宽松。
巧合的是,同一批次上报去的,还有武汉纺织工学院和武汉食品工业学院的申请更名。武汉冶金科技大学在4月份申请到了武汉科技大学的番号,而就在当年的8月份武汉纺织工学院被命名为武汉科技学院,同样拿到了教育部的申请。
这样一来,武汉突然出现了武汉科技大学和武汉科技学院两所名称及其类似的高校,给众多的高考学子人为的造成了选择困难症。其实在武汉这种情况并不鲜见,至今还有武汉大学和武汉学院这一对名称极其相似的高校。
武汉科技大学和武汉科技学院的出现,让学校的简称都很难命名,总不能都叫“武科”吧,只能喊全名。对于武汉科技学院而言,在年摘掉“纺织”土老帽变成洋气的“武汉科技学院”时,本来学校是松了一口气,但是同期武汉科技大学的出现,让武汉科技学院这个校名异常尴尬。这就意味着在校名上“武汉科技学院”总低人一等,而且还常被人误解武汉科技学院是武汉科技大学的二级学院。
但是当年的武汉科技学院没有实力短期内升格大学,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无奈憋屈了过了10多年,卧薪尝胆,奋发图强,苦练内功,等待再次升格大学的机会,实现更名的迫切愿望。
由于头顶上已经有了武汉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学院只能另寻他名。当时武汉理工大学和武汉工程大学,这类的id已经被占据了,武汉工业大学又是武汉理工大学的前身,这个校名也不能使用。
武汉科技学院当年是纺织工业部直属高校,兄弟院校大多抛弃了“纺织”名称,就连国字号的中国纺织大学都更名东华大学了,于是武汉科技学院无奈的选择重新扛起了纺织大旗,年升格武汉纺织大学!
从学校名称来看,武汉科技大学绝对是个极品id,毕竟同城的武汉理工大学是大学,武汉工业大学是他的前身,很多考生下意识地认为武汉科技大学也是一所好学校,自然生源质量稳步提升。而武汉纺织大学,虽然坚守纺织大旗值得敬佩,但是“纺织”毕竟是夕阳产业,对于生源质量还是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宝宝心里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