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高手来自民间(二)
-04-22
昨天说到例子的时候,我就在想,现在的这个整体环境对他们是不利的,但是怎么环境不利,应该总会有这样的人才对。曾今我们中国在古代,它是一个分布式的、非中心边缘式的这样一个文化生态。怎么讲呢?比如说,襄阳城西二十里—陇中那个地方,就是现在的湖北襄樊,在陇中那个地方住着一个人,叫诸葛亮。
他的周围什么石广元、崔周平、司马水镜,我当时在想就是在这个方圆几十里的范围内,集中了中国的精英。其实不是集中,它在很多地方都会有这样的人。如果刘备不是那么倒霉,如果他不是在新野,离的那个地方也比较近,可能他就没有这样一个机会。但是,即使没有这样机会,这样的人都是存在的。
位卑未敢忘忧国,从来热血在山林。
就是在这个山林当中,他还怀有一种热血。他掌握的信息,他所拥有的知识,是让刘备这样的人瞠目结舌的。拿出那张西川的地图,然后给刘备画出这个三分天下的这样一个格局,让刘备发出他固有的那个感叹,心生异样,如拨云雾而见青天。那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战略咨询,就是这么一个农村的二十六岁的有志青年,他都能够提供这样的东西。
记得之前看过一本书,讲司马懿的。其实司马懿跟诸葛亮是同一时代的人,他讲到了热闹的三国为什么归根于一个沉默的司马懿,在讲到司马懿的故事的时候,就提到当时在司马懿的周围还有很多农村的孩子,也同样拥有了那种对人对事的深刻洞察,那种高级的智慧,年纪轻轻、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有为之士,遍布天下。
诸葛亮一家你想想,他在家里头呆着,他弟弟去跟孙权去当谋士去了。他不是通过科举,不是通过其他的途径。但他们就是二十出头,他们就拥有了这样的知识、技能和智慧。或许就是因为在那个时候,在那个年代没有那么多大城市!
所以那一些襄樊郊区,甚至更往下的地方的一个普通的年轻人、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他所拥有的世界观和格局观,他超越了那个时候的信息和物质和交通条件的种种的限制。那为什么现在我们的信息那么发达了?大家都能看到电视了,而且互联网都已经普及下去了,我们却很少看到这样的年轻人出现?
是因为我们的大城市出现了,它是具有一种垄断性。中心地区对于边缘地区,它是具有一种不可超越的不言而喻的这种优势。
好在,现在互联网来了。它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来消解这种“中心--边缘”结构。用一个技术性的话说,那就是从中央控制式计算又回到一个分布式计算。所以使得在过去属于这个神经末梢的那样一些地方的人才,说不定一下子就获得了一个极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