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四年,这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年份!这一年,一幕幕三国大戏紧锣密鼓的上演,着实让人目不暇接。持续了两年的汉中之战终于落下了帷幕,紧接着关羽挥师北上进攻襄樊,接下来又是水淹七军,紧接着又在形势大好的情况下,局面突然急转直下,关羽败走麦城,最终被俘……
毫无疑问,关羽正是这一年绝对的主角,悲情主角!不过他虽然身死,但是其个人的声威却得到了一个“威震华夏”的评价,使其地位远高于同一期的赵云、张飞、张辽等一流将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深入的盘点一下襄樊之战是如何成就关羽的!
一、战略上,这是有可能鼎定乾坤的一战
在襄樊之战前,刘备和曹操才刚刚在汉中直接硬杠了一把,曹操固然是完败,但是刘备方面却未能全胜,汉中的人口绝大多数被魏国掳走,刘备赢了战争却得了一片空地。此时此刻,曹魏遭遇重创,但是刘备集团在益州方面亦没有能力进一步北伐。
另一方面,东面的孙权正在进攻合肥。是的,这一年的开头,孙权与曹操并未联合,甚至是在合肥还爆发了战争。此时,曹操不得不令张辽镇守东线抵抗孙权,甚至是派不出援军去支援。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此时的曹魏西线被打残了,东线被孙权拖住了,现在三国局面正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之中。但是这种平衡如果持续下去,对曹魏是最有力的!因为他人口最多、国力最强,所以“回血”自然也是最快的。
而关羽正是在这个时候,蜀汉唯一可能动用的机动力量!他也恰恰在此时看准了这个打破平衡的时机,一旦他能够在中线突破,那么势必将推到使曹魏崩盘的第一个“多米诺骨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襄樊之战爆发了!
二、战术上,这是极有可能成功的一场战役
很多黑关羽的观点,主要集中在关羽以弱击强,以荆州不足一半的区域独自面对魏吴两国的夹击,是自取败亡!实际上这种观点有事后诸葛亮之嫌,当时关羽的主要对手仅仅只是曹魏一家!
如前文所述,就在这同一年,孙权还在合肥和曹操干了一仗!实际上孙权与曹操的联合,是随着襄樊之战的发展而变化的,当关羽已经有可能占据荆州以北全境的情况,才使得孙权不敢坐视成败,而下定决心偷袭荆州的!
在开战之前,曹魏方面还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宛城的侯音、卫开发动叛乱,这就使得曹仁不得不从荆州一线调兵平叛,此外随着战事的进展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都已经投降关羽,另外在宛城、许昌周边活动的孙狼盗匪集团也开始积极动作,准备接应关羽北上……这么看起来,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时机简直好到了极点!
而兵力方面,关羽进攻荆州调集了水陆兵马三万余,后来又从荆州抽调了一万人,共计约四万大军;而曹魏方面有于禁的三万大军,曹仁的数千樊城守军,另外有徐晃的一万新军增援,另外孙权与曹操和解之后,从东线赶来增援的张辽不算在内,曹魏人也不超过五万人,且一个“水淹七军”就干掉了于禁的三万精锐,剩下的新军居多战斗力多半不如蜀军。
所以,这一仗关羽是很有可能获胜的!
三、这一战聚焦了整个华夏的目光
原本按照曹操的思路,正面扛住关羽的进攻问题应该不大。但是不曾想关羽前期却打疯了,上来一个水淹七军直接把于禁的三万精锐给干了!三万,而且是精锐,这是曹魏救援荆襄的主力,直接完蛋了!这就造成了曹操措手不及,当时关羽的先头部队最远已经打到了颍川郏县附近,距离魏国的国都许昌也只有四十里的路程。这也就是为什么曹操要考虑迁都了,实在是敌人已经快要打到自己眼皮底下了!
曹操都要迁都了,整个北方自然是被彻底震动了!而在这同时,南方的孙权也坐不住了,因为他看到了关羽如果获胜将占有荆州北部全境,尤其是襄樊之地全部落入蜀汉手中,一方面阻挡了自己北进的步伐,另一方面若是蜀汉顺江而下向自己发动进攻,这就使得自己将会陷入非常不利的境地。
好,孙权和曹操现在都坐不住了。那么接下来,我们看一看此时关羽面临的敌人又是何等华丽的阵容!
曹操与孙权联合之后,立刻调集东线部队驰援荆襄。首先是徐晃率一万新兵赶到,挫败了关羽的正面攻势,此后还有从合肥一线赶来的张辽,还有在樊城正面硬杠关羽的曹仁,再算上前面干掉的于禁和庞德……曹魏方面的“五子良将”有四个都在襄樊战场!
孙权方面呢?吕蒙打江陵,陆逊打公安(南郡),朱然、潘璋截断关羽后路,其中参战的还有韩当、蒋钦、周泰、丁奉等名将,笔者写到这里都不禁要感叹,东吴为了荆州算是拼了,这已经是吴国当时最豪华的阵容了!
好了,当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的时候,关羽是真的不得不败了!但是他依然是虽败犹荣、虽死无憾!
图/来源于网络
文/华夏问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