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院物资集中供应:
确保一线用上最好的物资
此时正值春节期间,物资采购相当困难。分管院领导马昊立即盘点全院防护物资库存,号召全院各科室把积攒的可用于防护的“宝贝”贡献出来,并承诺将来双倍返还;各科室迅速响应,立刻84消毒液、一次性手消、手术衣、医用外科口罩、帽子等物资汇集到了一起。“让一线人员用上最好的防护物资。”马昊副院长统一协调,紧缺物资由他亲自签字发放,日常消耗物资每日安排专人发放到相应科室,那几天,马院长天天守在供应室门口,盯着日渐减少的防护物资:“有点着急,但有把握,只要能度过这三天,后面的资源就快到货了。”全院举家动员:一线医务人员的安全最重要原来,医院1月26日发出物资筹集公告后,马昊已经接到了来自各方的发货通知,全院干部职工纷纷当起了物资筹措员:治未病科主任陈娟找朋友捐助了治疗新冠肺炎的紧急药品,急诊科的陈东方医师筹集了防护服及制氧机,妇产科的李巧请在北京工作的表姐帮忙联系慈善机构,捐赠了手消、医用N95口罩及手套……医院的家属也纷纷加入筹集队中,30多名职工家属的孩子们自发建群捐款捐物,筹措了价值3万余元的防护服和防护眼镜等用品;医院医生的许雄兵,已经是老总的他也心系曾经的好友,积极筹措了10个品种万余件紧急医疗物资。作为专业人士,他筹措的均是医疗防护要求中最好的品种。“高知分子”运输队:哪里有物资我们就去哪里“高知分子”运输队,医院50岁以上男性副主任医师组成的专家团,运输队中分为两个组,物资领取组由骨科主任朱海燕、妇产科主任孙维勇和超声影像科主任张守信组成,主要负责协调和领取市委物资。56岁的朱海燕任队长并兼任司机,因心脏放了两个支架,此次被安排在二线。机智的朱主任最得意的是从容应对领取物资时的“考试”:“有时发医院收了多少病人,有多少床位,我总是回答的最大声,最清楚,人家就优先给我们单位提货。”回来后,朱主任还抢着和大家一起把货卸到库房,“医院争取防护物资,是我最自豪的事。”捐助物资接收组的队长王智勇,是医疗美容科的主任,50岁的他在这个队伍中相对年轻,最重的体力活他总是抢着干。只要有接收物资的消息,他立即像上足的发条一样,喊上司机带着4-5名相对年轻的专家们,有时奔赴高速路口,有时到物资收货点,成箱的物资大多一件在50斤左右,都是他们肩挑手扛,从不觉得自己是医疗专家而有一丝退缩。大家印象最深的是那次下雪天,需要到襄北高速口领取捐助的消毒液,医院仅剩一辆可用的物资车,马昊副院长带着4名老专家到达接货点。满满一大车的货堆的足有3米高,要从最上面把属于我单位的货一件件搬下来。做过两次腰椎手术的57岁骨科甘一波副主任,悄悄爬到货车顶端,把最高处的纸箱递给同事,让大家心惊不已,他本来是团队中最需要照顾的对象。64岁的陈晓春和57岁的王力,是两位救护车司机,也是“高知”运输队年龄最大的,他们俩人24小时一个班次,不仅要承担发热病人转运,还要在休息时随叫随到运输物资,“昨天晚上3点从河南刚回来,今天还要去孝感接个货,这几天平均每天要跑个公里吧,最多的一次还跑了公里呢,关键时候我们必须顶上去啊。”退休返聘的老司机陈晓春刚跑完长途,听说又有物资要接收,立刻精神百倍整装待发。唯一物资对接人:生怕错过一个电话随着捐赠物资的信息被不断转发,产生了滚雪球般的效应。设备信息部华超作为唯一的物资对接人,不断接到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爱心企业、个人的来电,医院防疫物资需求,表达捐赠意愿,“每天要接无数个电话,热乎乎的饭就在眼前,瞬间几十个电话打来,等安排完饭都凉透了。”华超感慨地说,“那段时间,我好像都幻听了,睡觉都觉得电话在响,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物资信息。”每一批物资的接收确认、签字和入库发放,都需要华超全程协调,他被“牢牢”医院,平均每天近10批,最多一天20批的物资到货,让他忙的和陀螺一般,“不同货物的接收地点不同,协调人,协调车,稍有不慎就会打乱仗,每一件事都要尽快落实。”除了物资,华超还要操心医用设备安装工作。3月2日,医院安置在酒店隔离点的患者即将撤回,30余名医院病区。根据院感要求,要在24小时内安装好消毒机,按终末消毒程序把曾经收治确诊患者的病房进行消毒。“保证完成任务!”华超接下这个军令状,40多台消毒机连夜安装完毕。验收发放团队:批物资无一差错所有各方的来货,最终都要集中到设备信息部登记后再发放。因工作量较大,医院组织了以财务部、口腔科为主力的6名娘子军参与其中。她们不仅要做好上述琐碎工作,也还兼任“搬运工”之职,娘子军们用自己娇小的身材,搬起20多斤的箱子一样走的飞快。“每一个我经手的物资,我都能保证账物相符无差错。”负责验收的高杨萍会计自信地说。这个自信,医院纪委制订的《捐赠物资接受制度》,由医院纪委书记牵头,纪检(监察)部、计划财务部共同组成的监督小组,协助设备信息部完成捐赠物资的建档、登记、造册、转交等工作,进一步完善工作流程,确保每一笔捐赠物资进出清清楚楚,防范廉政风险。“这半月来每天都是各种搬,抱,拖,拉,腰酸背疼,胳膊也疼,但是看着一箱箱一袋袋的医用物资及时送到一线病区,感觉所有的坚持都是值得的。”负责发放物资的供应室护士郭小林笑着说。近几天,社会各界捐赠的防护物资如潮水般将供应室“塞满”,小郭和他的同事们早已配合默契,清点、登记、搬运、归类、发放忙而不乱,仓库里整整齐齐地堆放着各种货箱,哪些是一级防护用品,哪些是二级防护用品,供应室的娘子军们全都了然于心。相互支持:为兄弟单位输送物资医疗防护物资是各家医疗单位都急需的物品,在满足本院需求后,医院还将自己筹措到的物资,医院、医院和职业技术学院等医疗机构,如重装防护服、体温计、温控枪、面屏、防护镜等;还有84消毒液、酒精等通过市红十字医院和个体诊所,物资大管家马昊副院长说:“在物资紧缺的时候,我们也得到了兄弟单位的支持,大家都是一家人,团结起来一同抗疫!”“此次疫情让我看到了大家团队一致,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马昊副院长谈起抗疫期间的感受,“我们每一个人都争先恐后,尽力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截止目前,医院共收到批捐赠物资,每笔都详细登记并拍摄实物照片,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捐助物品,是全院干部职工抗疫的强大后盾,让医务人员更有信心冲上战场并实现“零感染”目标。
襄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通报(45)
中央明确:医护人员补助不得按行政级别确定标准!
南漳卫健局急聘8名疫情防控人员!
中医药为重症患者保驾护航
来源:医院
编辑:杰杰果果
责编:龚良杰
审核:程婉琳点“在看”,让大家都知道???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