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
首页
襄樊简介
襄樊地点
襄樊市场
襄樊要闻
襄樊发展
襄樊天气
襄樊旅游
襄樊信息

30万辆轿车项目选址波诡云谲,省市之间为

30万辆轿车项目选址波诡云谲,省市之间为何发生行政体制利益之争?陈祖涛一语定乾坤。据武汉市老市长赵宝江回忆说:30万辆轿车项目选址武汉,一个最关键的人,就是陈祖涛。他是原红四方面军总政委陈昌浩的儿子,汉阳县人,代表国家来选址。此前,李鹏总理专门把陈祖涛找去谈过30万辆轿车项目选址这个问题。总理说:“老陈啊,这个问题很重要,你得亲自去选址。30万辆轿车生产厂,只要划定省份,具体厂址你可以定。”陈祖涛说:“定在哪个省,这么大的事,我可做不了主。”于是他请示总理:“湖南、湖北、江苏这3个省你看定在哪里,你给我交个底,然后我再选。”总理回答也很有意思:选一个交通发达,位于中国中心地带的省。”陈祖涛一听就明白了,他知道总理说的这个“中国中心地带的省”是什么地方。30万辆轿车项目落地到哪里?陈祖涛的意见起决定作用。但是,来到武汉后却遇到了问题,湖北省委主要负责人从行政体制之间的利益出发,让选址工作突然波诡云谲,变化莫测。按照汽车工业建设的规律来考虑,陈祖涛要求把整车总装和主要的总成生产都放在武汉,但发现市长赵宝江和省委书记关广富的意见不一致。赵宝江和陈祖涛很熟,他在武汉搞了飞机场、长江二桥等几个大项目,陈祖涛兄弟俩为此帮忙做过工作。谈到轿车这个项目,他们的意见都是一致的。但省委书记关广富的看法却不同,他不倾向武汉,而是看重襄樊,这一下差点把陈祖涛的布局打乱了。这一天陈祖涛和关广富在武汉东湖梅园宾馆见面,在座的除了赵宝江外,还有湖北省委、省政府的其他几位负责人,足以说明他们对30万辆轿车项目的重视。寒暄了几句后,谈话进入主题。关广富首先提出来提出要把项目放到襄樊去,因武汉是计划单列市,它的很多指标都是直接对中央的,如果放在武汉,那就等于湖北没有得到这个项目。他之所以要这样提出来,也是考虑到二汽也不会反对这个意见,因为二汽在湖北,属于湖北省管理,是他的下属,下级要服从上级嘛。同时放在襄樊的目的是要带动湖北西部的汽车工业发展,构建他的从十堰经襄樊、随州到武汉的“汽车走廊”。他的这个意见明显是过多地考虑了行政体制之间的利益而没有考虑汽车生产的规律和管理上的方便,是陈祖涛与考察组所不能同意的。这时,陈祖涛用眼晴盯着关广富话锋一转说:“你如果不把这个项目放在武汉,那么这个项目在湖北省可能就争取不到了。因为湖南岳阳、还有江苏镇江条件也很好。”这一句话好厉害,高层决策者往往就是一句话定乾坤,在座的人听了都大惊失色:“陈祖涛是不是要动上方宝剑了?选谁与不选谁?就是此刻他一句话!”关广富也是明白人,他知道陈祖涛是代表国务院来选址的,加之又有李鹏总理的指示,他的话代表了国务院的意见。此时,如果关广富继续坚持他的意见,这个项目就会泡汤,省里和市里谁都得不到。于是,他立即表态,同意放在武汉。但是,在谈到生产布局时,关广富又心生一计,提出发动机和总装要分开,发动机放在襄樊,总装放在武汉。陈祖涛听了心里很烦,他告诉关广富:“30万台发动机放在襄樊有三个问题:一是生产上不便于管理;二是运输距离过远,增加成本;三是运输不方便,30万台发动机每年有几百万吨的物流,怎么解决?”关广富的意见是30万台发动机通过汉江来运输。陈祖涛又说:“当年建二汽时就考虑过利用汉江来运输,但汉江丰水和枯水之间水位差别很大,不利于稳定的运输,将直接影响生产的稳定。更何况,汉江滩浅礁多,60年代,我在二汽选址时就亲自从丹江坐船沿汉江而下,对汉江的运输环境有直接的了解。若要将其作为重要的物流通道,需要进行大规模的航道整治,工程量太大而且受上游来水的限制。”陈祖涛耐心地从现代化大企业的生产、管理所必须的环境、条件来说明总装和发动机必须在一起统一布置。但关广富仍然坚持发动机放在襄樊,搞得陈祖涛很不舒服。谈话时,赵宝江也在场,由于有行政体制利益之争,再加上关广富的意见代表湖北省委,所以赵宝江也没有办法。用赵宝江的话说:“这个方案虽然陈祖涛有不同看法,但为了尊重地方党委的意见,不得不和稀泥。虽然去掉了一个发动机厂,但总装厂放在武汉,也算是不错的。”在武汉考察期间,经过实地踏勘,陈祖涛决定总装放在汉阳的沌口。这里离武汉市区十几公里,是武汉的近郊,有利于职工的生活;紧靠长江和武汉到襄樊、十堰的国道,交通运输十分方便;地形开阔平坦,便于厂房建设;用电用水也都很方便。地址选好后,大家一致认可,陈祖涛这时总算吃了一颗定心丸。30万辆轿车项目总装厂选址对武汉市委市政府来说无异于喜从天降,赵宝江的积极性则更高,中央还没有批下来,武汉市政府秘书长任德亮已经组织开发了几十平方公里土地,着手大规模建设前的“三通一平”了。(以上资料根据陈祖涛《我的汽车生涯》、武汉开发区《口述实录》整理)编者简介:李正华,祖籍武汉市蔡甸区侏儒山。曾任侏儒山街文化站站长,获评“全国先进文化站长”。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诗词学会会员、湖北省楹联学会会员。著有《侏儒山风采》《用文化改变命运》《侏儒山忆往》《侏儒山人物志》《古镇传奇一军山街民间故事集》《汉南地名寻踪》等书。参与编纂《武汉开发区志》。坚持笔耕不辍,作品在全国获奖。现居武汉开发区,特约撰稿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ngfanzx.com/xffz/166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