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
首页
襄樊简介
襄樊地点
襄樊市场
襄樊要闻
襄樊发展
襄樊天气
襄樊旅游
襄樊信息

三国战例襄樊之战二图文分析关羽

小编在上一篇《三国战例——襄樊之战(一)图文论述关羽独自发动战役的正确性》中讨论了襄樊之战的三个问中的第一个问题,关羽独自发动襄樊之战的正确性。再讨论第二个问题之前,我们再回顾一下这三个问题。

第一,关羽独自发动襄樊之战是否正确?第二,关羽从威震华夏到败走麦城,整个战役转换的关键节点在哪里?第三,糜竺、仕仁投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老规矩,先上图,再讨论第二个问题,关羽从威震华夏到败走麦城,整个战役转换的关键节点在哪里?

关羽在扫清襄樊外围后,于当年七月率军朔汉水北上,攻曹仁于樊城。不得不说关羽选择的突破点还是很到位的。从上图可以看出,襄阳和樊城相隔于汉水,樊城不守,襄阳也就不攻自破了。

于禁率领机动兵团三万人增援曹仁。曹仁命于禁屯兵于樊城以北,呈夹击之势,意图夹击关羽。

此时双方胜负未分,虽然关羽处在曹仁和于禁夹击之中,但关羽还是略占优势,因为关羽率有水军,可以跨江机动,握有战场主动权,可以来去自如。同时,七月又是汉水流域的丰水期,河流丛横,更加有利于发挥水军的优势。

让双方都没有想到的是,八月的汉水竟然因为十数天的大雨而泛滥成灾,史书记载平地水深数丈。大水冲垮了于禁的营地,而关羽则抓住这个天赐之机,率领水军进攻于禁,将于禁军全部俘虏。

此时的关羽威震华夏!

樊城被泡在水中,但没有漫过城墙。所以,关羽只能暂时乘船包围城池,无法组织部队攻城。但关羽也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虽然消灭了第一波援军,但还是做了阻援的部署。在郾城部署了警戒部队,在樊城外围的围头、四冢设置了阻援的阵地。

这时的战场态势开始向关羽倾斜,虽然来增援的徐晃到的很快,而且用计逼退了郾城的警戒部队,但徐晃的兵力不多,还要等其他援军的到来。而被泡过的樊城城墙在大水退却之后,是若不经风的。只要樊城一破,襄樊之战也就胜利结束了。

接下来的关键就是要赶在徐晃援军集结完成前打破樊城。但又要阻援,同时还围着两座城池,还要攻城,关羽在兵力上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徐晃显然也看到了这场战役的关键点,虽然兵力还没有完全集结,大水也没有完全消退。但徐晃还是随着大水的消退,步步为营的向关羽包围圈逼近。

整个战役发展到这个阶段时,关羽所有的举措都还是正确的,战局也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但随着徐晃步步为营的跟着大水的退却而不断地逼近樊城,局势转换的时间窗口也随之打开了。

赞赏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的最专业医院
银川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ngfanzx.com/xffz/144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