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门凿眼之——高热案
罗某,男,40岁,枣阳市人,二00八年八月四日接诊。
患者于七月初发烧,体温在38℃左右,自服感冒退热药数日无效,医院就诊,输液五日,发热不退,医院住院,临床常规检查无果,行抗感染、对症治疗,住院十余日,发热少退,但翌日又发,似疟,查疟原虫未果。
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七月底到襄樊,其弟系我朋友,遂来叙说病情,医院怀疑是白血病,医院检查确诊,想让我先看看。
接诊时病人发热近一月。
诊脉六部皆大,舌红苔白厚,口不知味,微渴,不喜凉饮,体温39.8℃,时已近下午五时,言每日上午体温不超过38℃,微恶寒,晚上十二时后体温渐退,身微汗出,早上一般在37.5℃左右,身困酸痛,体倦乏力,大便二日一次,不干结,小便黄赤,
脉证合参,此暑温证。为疏方:生石膏克肥知母30克天花粉30克生甘草10克茅苍术20克大米一把。现场煎药,米熟汤成,取汁ML,嘱温分四服。
续三剂病去大半,下午最高体温37.5℃,问还检查否,笑言就是他们说的那病又如何?
为疏方:淡竹叶20克生石膏30克人中黄30克茅苍术15克天花粉15克肥知母15克西洋参10克五剂
追访,病痊。
樊正阳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