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干线公路面貌显著改善“十二五”期间,投资4亿元,完成干线公路166.8公里主要是316国道城区绕城一级公路新建14.2公里;太王线、枣蔡线、枣刘线等6条省道二级公路路面改造68公里;316国道、桐枣线等公路大修项目120公里;同步完成干线公路桥梁新建和加固处置13座我市国省道干线路容路貌显著改观,通行能力显著增强
五是客货运输市场功能日臻完善全市发展拥有各类客、货营运车辆营运车辆16368台客运结构布局日趋合理,枣阳至樊城、武昌、郑州方向已形成“高档化、舒适化、快速化”高速客运,行政村通客车覆盖率达到100%,货运业务更是遍及襄樊市属于全国“十二五”期间,全市完成道路客运量1.2亿人次、旅客周转量66.3亿人公里,道路货运量1.24万吨、货运周转量184.3亿吨公里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持续提升,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供给能力明显增强
七是运输市场环境得到净化与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共同做好“黑的”等难点问题的整治工作“十二五”期间,共取缔机(电)动三轮车1371辆,查扣非法载客机(电)动三轮车360台次、“黑的”500台次、非法营运货车800多台次规范了道路运输服务行为,提高了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九是交通工程质量全面受控始终牢固树立质量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始终将质量作为工程建设永恒的主题加大在建工程的质量监督力度,建立健全工程质量保障体系,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深入开展工程质量创优活动全市国省干襄樊市第一中学线公路、地方道路重点工程及农村公路建设的质量监督覆盖率达100%,交通工程质量始终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
“十二五”期间,枣阳市交通运输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改革创新,克难攻坚,当好先行,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4.8亿元,较“十一五”期末增长8%,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跨越式发展,交通行业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升,交通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全面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目标“十二五”是迄今为止我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史上固定资产投资最大、发展速度最快、成效最为显著的五年
三是农村公路建设发展迅猛“十二五”期间,投资1.8亿元,完成农村公路建设703公里其中完成草双路、鹿界路、李古路、王九路、吴刘路、罗徐路等17条县通乡公路改造112公里全市577个行政襄樊市第四中学贴吧村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并逐步向自然村(组)延伸同时,完成了农村公路渡改桥3座、危桥加固52座全市农村公路等级明显提高,连接国、省、县道的农村公路网络基本形成
八是交通安全生产监管得力按照“三把关、一监督”的要求,加强日常安全生产的监督,大力整治事故隐患,五年来全系统未发生一起重特大安全事故认真做好乡镇渡口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渡口安全管理责任制,保证了渡运安全加强危险品运输的源头管理,在危险品运输车辆上安装gps系统,实现了对危险品运输的全过程监管
六是城市公共交通逐步完善“十二五”期间,全市新开通公交线路3条,分别为16路、101路和102路,线路营运里程增加21.4公里,新开通1条枣阳城区至梁集城乡公交线路,营运里程15公里另外,襄樊市第三人民医院在硬件基础设施上共投入资金1267万元,购置纯电动新能源公交车辆40台,新建景点式公交站台126座截止目前全市公交线路已达14条,总营运里程119.25公里,营运车辆134台,城市公共交通面貌焕然一新,服务水平大幅提高,为全市人提供了有力的出行保障
十是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市交通运输局、市运管局档案管理顺利通过省一级复查市运管局被交通部表彰为“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示范窗口”市运管局保持了“省级最佳文明单位”荣誉;市物流发展局保持了“襄阳市级文明单位”荣誉;市公路局东郊公路管理站保持了全省公路系统“五星级文明站”荣誉;市公路局太平、陈岗公路管理站保持了全省公路系统“四星级文明站”荣誉全系统形成了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是站襄樊市长春高级中学场、物流建设稳步推进“十二五”期间,投入资金1391万元,改造一级客运站1个,新建二级客运站1个、农村五级客运站2个,新建标准候车亭(棚)250多处,设置招呼站、信息牌450多个;完成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2亿元,建成枣阳百盟商贸物流园
一是高速公路建设继“汉十”高速,又一条过境高速麻竹高速枣阳段建成通车麻竹高速公路枣阳段全长12.15公里,总投资约6.7亿元,项目于2012年开工,2015年2月10日正式通车运营另外,投资1764万元,完成平林连接线建设10.8公里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