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澧水嘉山,免费订阅本刊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就快到了孩子开学的时间了。该送孩子上学了。九月份是所有学子们的上学高峰期,担心买不到票,早早的就给我和孩子买好了两张从石门开往乌鲁木齐的卧铺票,收拾好孩子的行李,9月1号上午九点就从家里出发了。早上天灰蒙蒙的,还飘起了小雨,似乎在挽留我们奔赴远方的脚步,毕竟新疆太远了几千公里之遥,这一去就是四年,一年只能回来两次,心中多少还是有点不舍的,只是没别人说的那么夸张。
好男儿志在四方,孩子大了也该出去锻炼锻炼了,总不能一辈子都躲在父母的羽翼下生活,做父母的也不能避护孩子一辈子。总要离开父母的视线,展翅单飞的。我家孩子特别叛逆,特别是高考后更是变本加厉,处处和我唱反调,把我气死了,气得我拿扫把和他说话,巴不得早点滚学校去不在家里惹我生气。
转了两次公汽11点的时候到达石门火车站,隔我们上车的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顺便吃顿饭,太阳出来了温度直线上升,拎着几个大箱子很快一身大汗。取了火车票后在候车厅隔壁的快餐厅去吹吹风,本来打算中午和儿子炒两个菜吃顿饱饭了再上车的,因为火车上的饭实在是太难吃了又贵的离谱。因为天气太热实在是没胃口吃饭,最后给儿子点了一碗牛肉粉我要了一碗馄饨,价格都赶上上海的消费水平了,味道却不敢恭维,可真难吃。不过餐厅卫生方面看起来挺干净的。吃好中餐不一会儿就要上车了,我们在12.40分登上了T从南宁开往乌鲁木齐市的特快列车,找到自己的铺位后,放好行李就算暂时安顿好了。
一会儿有乘警开给我们换车票,我是第一次坐火车卧铺更是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感觉挺新颖的,坐火车卧铺还要换车票,以前坐火车从没换过。在铺位上躺下来就各自休息,玩手机,睡觉,窗外的景色毫无新意,太阳又大又晒人,拉好窗帘后躲在荫凉处看小说,儿子在玩手机游戏玩的不亦乐乎。偶尔听到邻铺的旅客在聊天,一个大约50岁左右的小个子男人和一个比他年龄还大点个子高大的男人在聊天,好像那个小个子要去新疆旅游。我斜倚在窗户边看电子小说,背后塞个枕头倒也不至于太难受。看了一会儿就闭眼休息,偶尔他们的说话的内容也断断续续传入我的耳朵。那个大个子男人是新疆人,祖籍是湖南澧县闸口的,他的父亲60年前参军援疆到新疆兵团安家落户了,那个时代新疆搞大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来开垦发展新疆,国家调了二十多个兵团到新疆边陲安营扎寨垦荒屯田,为了能让战士们能安心留首边疆,王震总司令和伟大的毛主席在湖南动员招收女兵到新疆去工作,于是便有了三千湘女上天山的动人故事,后来陆陆续续又去了五千女兵。那位大哥的妈妈可能就是那个时候进疆的,现在他们的子子孙孙都留在了天山脚下,永远的留在了新疆。
另一个大哥是湖南慈利人,是个警察,这次去新疆旅游,让那位从小在新疆长大的陈大哥给他介绍到新疆好玩的地方怎么样安排行程。
天色渐行渐晚,火车一路向西而去,出了石门就进入湖北,在湖北省的几个站停了一下,其中在襄樊停的最久好像停了有半小时。我问为什么要停这么长时间,那个陈大哥告诉我,襄樊是大站,这里可以换成全国各地的列车,火车头也是在这里换,这一路要换四次火车头呢。我恍然大悟又长见识了。随着火车轻轻的咣当声,旅客们都渐渐的进入了梦乡,我没什么睡意,就玩手机看小说,眼睛实在是睁不开了就睡着了。等我醒来的时候天还没亮,我一看时间还不到五点,我用手机发个定位一看都到甘肃天水啦!窗户外面灰蒙蒙的什么也看不见,我又接着再睡个回笼觉,再次醒来的时候天色已经大亮了,看向窗外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连绵不断的大山,这里的山和我们那儿的山不一样,我们那里的山漫山葱郁,长满了各种树木,连绵起伏。而这里的山上只有薄薄的一层青草覆盖,自山顶往下有很多的深沟壑,像是水冲出来的一样。陈大哥就告诉我,甘肃的这边雨水稀少气候干旱,山上长不了大树,能长草就不错了,越往西越荒凉。这沟就是下雨冲出来的,因为地表没有大的植物来保护所以容易水土流失。这就是黄土高坡的特点,这让我想起了那首老歌: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看着这光秃秃的山越发觉得自己家乡好,过了天水就到了兰州,兰州是甘肃的省会,看起来挺繁华的,很多的高楼大厦,毕竟是省会城市。出了兰州就可以看到黄河了,这里的黄河不宽河水黄黄的,黄河很浅水流很急,一路向东奔腾而去。
吃过列车员送来的午饭就看到戈壁滩了,火车两边全是戈壁滩,远处是光秃秃的山有的山顶是黑色的,我还以为是到了火焰山呢,山上一根草都没有,戈壁滩上也只稀稀拉拉的长了几根草,这几根那几根的,多半是光秃秃的,有时候路边有一排排的白杨树,挺立笔直的树干就像放哨站岗的士兵守护着祖国的疆土。这里的房子也和我们那不一样灰扑扑的屋顶是平的稍微有一点坡度,不像我们湖南是盖瓦的屋顶,斜度很大便于雨水流落,而这里的房子墙面和屋顶都像是泥巴做的一样,不知道是不是风沙太大,常年缺水上面蒙的一层灰还是怎么回事?这里都是四合院,外面有个围墙可以挡风,中间开门进去。条件好一点的在围墙上都镶嵌了一条红色的磁砖,一长溜都是一个样,可能也是政府的面子工程,要求外观统一。
到了中午的时候我也忘记了到了甘肃哪里了,这里的山上就没什么青色了,山上的草由于长期干旱缺水都成枯萎了黄黄的看上去蔫蔫的没什么生机。这是陈大哥就告诉我,这里你还能看到草再过去一点点你草都看不到是千里戈壁滩,一路上看到路边的胡杨顽强的挺立在路边,偶尔也有一小片枣林,这边的气候长年缺水干旱,但是长出来的水果特别甜。
一路经过甘肃天水,兰州,张掖,武威,嘉裕关等地就出了玉门关了。古诗里说,西出阳关无故人就是指这里了,不禁心中有点难过,这就是出关到了关外快要进入新疆了。越接近新疆网络就越差,时不时就没信号,天色也黑的迟了,到了晚上八点半天边还能看到晚霞和云彩,在湖南老家这会儿早就天黑了,有些老人甚至早已睡觉了。
问了同行的旅客知道看不到想像中的沙漠,因为是晚上过吐鲁番第二天一大早就到达乌鲁木齐,所以晚上就早早睡觉了,第二天天还没亮好就有列车员来给我们换车票叫我们做好下车的准备,今天是3号,是乌鲁木齐南站最后一次停车,以后的列车都不能在南站停留了,坐火车得去新火车站,听说新疆大学隔新站很远呢。今天运气真的挺好的,在7.10分列车准时到达乌鲁木齐市,我们一下车就感觉特别的冷,尽管做了心理准备还是被冻得直打哆嗦!火车站到处都是穿着薄棉袄的行人。一阵阵寒风直往身上扑。我穿了一条连衣长裙和秋天穿的厚裙袜,上衣是件红色的薄羊绒外套,上半身还好,两条腿就冷的受不了。儿子穿着牛仔裤上身是T桖加外套,也直呼好冷。到了出站门只见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好多穿防弹衣的警察在维护治安。
乌鲁木齐是新疆的省城,是个大城市,房子的建筑风格与一般城市无异看不出有什么不同,只是街道两边的店铺都挂了五星红旗。特别是那些少数民族的街道更是红旗飘扬,放眼望去甚是壮观。这也是新疆的一大特色!再就是爱国爱党爱疆的标语随处可见,习主席对治理新疆的理念就是稳定发展,长治久安!新疆是个多民族的省份,错综复杂,要想经济繁荣,必须得治安稳定,不能再发生大暴乱,打架斗殴之类的事。所以新疆现在的治安都特别好,便民警岗亭每隔几百米就有一个,每个岗亭都配了好几名警察,每个路口都有几个身穿防弹服的协警,很多协警都是由四五十岁的大妈大爷们充当,如果真有什么事他们可能也不能冲锋陷阵,但是能起到及时报案通知武警的作用,平时迷路了问个路什么的绝对好使,态度都非常好,真正做到了有问题找警察!
我们乘坐的士十分钟左右就到了新疆大学的正大门,老远就看见好多的警察站在校门口,进入校门所有包裹得过安检,还要出示身份证和新大的通知书,通过仪器精确比对方可进入校园。我们到达学校的时候还不到八点,来的太早了,大多数人还没起床,校园太大了问路都不容易找到人,最后儿子联系上前两届从澧县一中考过来的学长才慢慢的有了头续,我们来早了,要9月8号才开始报到办手续,现在最多只能拿到宿舍钥匙,把行李放下后我们就找了个就近的旅馆住下来。
舒服的洗个热水澡,洗去这一路的疲惫,在旅馆里我们碰到了在湖北上车来这读研的湖北老乡,他们一家准备第二天去天山玩,问我们去不去?我们肯定去啊,来这里就是为了见世面开眼界的,来一次不容易,天山是有名的旅游圣地,值得一看。休息过后我们出去吃了回族人做的拉面,那个清汤牛肉面,面是现场拉出来的,口感好跟筋道,汤也很好喝,肉嘛就少得可怜了,只有比指甲盖大不了多少的薄薄两片肉,有的甚至只有一片,不像我们的津市牛肉粉有五六片干炒的牛肉,不过味道还是不错的,价格也不太贵,还能接受。下午又去校园转了一圈,去给儿子买些生活日用品,去附近的商场转了一下,这里的有些特色的商店里面的商品真是美极了,做工精巧美伦美幻,颇有异域风情。可惜不让拍照,要不然一定多拍几张照片纪念一下。
第二天我们早早的就起床了和湖北老乡一家子乘车前往旅行社的集合地点,一路上听回族的女导游谢古丽给我们介绍去天山的几个景点,教我们学哈萨克族语,我怎么也记不住,听她说那些语言比听天书还为难,就只学会了维吾尔族语,女孩叫古丽,男人叫巴依,古丽是姑娘的意思,巴依是老爷的意思。于是,导游给我们这个团队叫巴依古丽团。大约一个小时后我们乘坐的大巴车到达天山脚下,远远望去蓝天白云,雪山山顶的积雪闪耀着白色的光,今天的太阳很大紫外线很强烈。很多人都戴上了太阳镜我没眼镜但是有太阳伞。我们排队又登上了前往雪山山顶的区间车,这车是统一的,凭门票乘坐,在路上一边欣赏美景一边听谢古丽介绍路边特有的植物,天山盛产一种圆叶榆,有点像我们家乡的榔树,还有一种雪里云杉,这都是天山独有的树种,特别是雪里云杉更是奇特生长在雪山的半山腰和山顶,喜极寒之地都是生长在背荫的地方,向阳的地方反而没有。山路有一条奔腾的小溪,小溪里的水都是天山雪水融化而成一路向山下奔去滋养着雪山儿女。
很快车就上车了,导游介绍说,这条上山的路有三十三道湾,非常险峻,在半山腰有个小天池,相传是王母娘娘的洗脚盆,我看着上车的路弯来拐去的那个弯度非常的大,而且一路蜿蜒曲折向上延升,让从小生长在平原又有恐高症的我吓得使劲抓住车座靠背上的把手。抓得手关节都泛了白,硬是大气都不敢喘,儿子还在一边取笑我没用,让我闭着眼睛别往下看,可害怕归害怕,心里还是被窗外的美景诱惑得四处张望。每次转弯我的心都紧张得快从嗓子眼里跳出来。好不容易到了山顶,我心中的石头才放下了,终于能脚踏实地了。
天山天顶比山下稍微冷一点点,好在出了大太阳,也能抗过去,我取出包里的批肩批上把脸也围上了。我们下车的地方海拔约多米,只在半山腰,还要往前走一公里山路到达天池,山腰平地上停满了接游客上山的区间车,还有很多本地人在这摆摊卖纪念品出租棉袄。因为山上山下温度区别比较大,有的游客没带厚衣服受不了山上的严寒就得租棉袄穿。
女导游带着我们沿着树林边的木栈道往山里走去。走在雪里云杉的树荫下非常冷可是一走到太阳下又很暖和,感觉很惊奇不一会儿就看到了王母娘娘的洗澡盆——天池,天池这边挤满了游人,都拿着手机在拍照,当然我也不例外,因为天池,雪山太美了,天池的水碧绿清澈,就像一块巨大的绿宝石镶嵌在群山之中,天池四周群山环绕,远远望去还能看到天山海拔最高处的积雪,天山上的积雪终年不化,在太阳下熠熠生辉闪耀着皑皑银光。在我们的左边山上有两座庙宇,下面那座就是王母娘娘的祖庙,就是王母娘娘庙的发源地,上面那座是聚仙宫,这两座庙看起来只在那座山峰的四分之一处,隔山顶还远着呢。
这会儿已经快到了11点了,导游把我们带去了哈萨克族的风情园毡房,去喝奶茶吃奶饹,在风情园里我们见识了什么叫男尊女卑,在哈萨克毡房里,导游让所有的古丽们给自家的巴依老爷们端茶倒水伺候他们吃喝,连进毡房也是巴依老爷们先进去坐好,然后古丽们才进,伺候了巴依老爷们吃喝后欣赏了哈萨克古丽为我们跳的民族舞蹈,诗人阿肯为我们弹奏冬不拉。还吃了烤羊肉,然后大家又换上民族服装拍照纪念。游过风情园吃了简单的午饭就要去游天池了,导游给我们介绍说哈萨克族是一个三餐都要吃肉的民族,是典型的肉食动物,可我们的午餐连肉皮都没看见一片,全是素菜,这是要把我们当成他们的牛羊吗?
来到天池湖边登上的游湖的画舫,开始不同角度的欣赏天池和雪山,天池又称瑶池,相传王母娘娘在瑶池举行蟠桃宴宴请群仙就是此处。王母娘娘举办蟠桃宴时邀请了天上人间的各路神仙鬼怪,却独独把瑶池底下的一条鲇鱼精给忘记了,鲇鱼精很生气,于是宴会开始后鲇鱼精开始呼风唤雨大闹瑶池,王母娘娘一生气拔下头上的一柄荆钗把鲇鱼精给定在了湖边,那柄荆钗也化作了一棵榆树守护着天池,被称作定海神针。来游玩的游客很多人都去给定海神针挂上红绸带来求得心中所想,听说求儿得儿求女得女很是灵验呢。湖面上风很大,吹散了我的长发,凉风刮在脸上很冷,我拢紧了围巾抓紧船上坐椅的靠背,交代儿子注意安全,这天池最深处有多米深最浅的地方也是60多米深,且池水冰凉掉下去可不是闹着玩的。天池水里生长着一种冷水鱼虹鳟鱼,是特有的一种鱼种属于二级保护鱼类,可能这种冷水鱼生活在深水区我们并没有见到虹鳟鱼。
游池一圈后在另一面上了岸,沿着栈道石阶往上爬去就是王母娘娘的祖庙了,从下往上看非常陡峭,一个个爬的气喘吁吁,有的人干脆在半道上歇息,可能是海拔比较高空气比较薄的原因,没一个人不叫累的。大家相互鼓励着爬上了王母娘娘祖庙,在另一个导游的带领下去拜了王母娘娘,许下了心中美好的愿望,又爬到更高的聚仙宫为家人祈福。俗话说:站得高望的远,站在聚仙宫前观赏天池因为山脉走势的改变,这时候再看天池是呈三角形的中间被一组山脉分开就像一个大大的人字,对面的山坡处有一个地方雪岭云杉不知道为何缺少了几棵,那缺失的地方竟形式了一个大大的山字,导游说这都是自然形成的并无人为因素。
王母娘娘的祖庙这边正对着阳光,紫外线很强,温度也高了不少,大家纷纷脱下衣衫,抵挡太阳,这边也没有一棵雪岭云杉,难怪爬山时感觉难受的,是因为这边空气稀薄了一些。因为一棵雪岭云杉含水量可以达到2.5个立方,能够释放大量的氧气,难怪说在天山上呼吸一口空气能延长寿命0.06秒,那些长年生活在天山上的人能延年益寿身体康健的。游完天池就该下山了,下山时又是一阵惊心动魄,把我吓得够呛。被儿子嘲笑了好几次,我狠狠的向他翻了几个白眼才罢休。
第二天我带着儿子去石河子兵团看望一位网上认识的朋友祥云姐姐,我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