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学校汇总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大学医学部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介绍,大家在报考时候可以作为参考依据,也希望各位同学可以考上心仪的学校。
一、学校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拥有一流的医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是现在全国六大医学院之一。现有医学类本科专业16个,硕士点54个,博士点41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同济医学院现有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9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及10医院。还有神经系统重大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靶向治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肿瘤侵袭转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卫生部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和卫生部呼吸系统疾病重点实验室。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内科学(心血管病),内科学(血液病),内科学(呼吸系病),外科学(普外),外科学(泌尿外),妇产科学,麻醉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武汉精神卫生中心、医院医院。直属协和、同济、医院全医院,其医疗科室齐全,技术力量雄厚,仪器设备先进,是规范化的临床教学基地,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为湖北省乃至中南地区的医疗诊治中心。学院及附属协和、医院分别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和“最佳省级文明单位”;并分别荣获“全国医院”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单位”等荣誉。
二、医院及导师介绍
1、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专科实力强大。其中,国家重点学科7个: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泌尿外科、麻醉科、普外科、妇产科、呼吸内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中西医结合科、感染性疾病科;医院临床医学各学科均可招收医学专业学位和学术型研究生,医院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年该院拟招收硕士推免生人,优秀本科毕业生可直接纳入我院硕博贯通培养计划中。年该院博士研究生硕博连读/临床转博和统考生人数比例约为6:4。各学科招生硕士研究生培养年限均为3年。未能按期完成学业者,可申请延长,最长不超过4年。学业奖学金用于资助研究生的学费,由研究生向导师申请,导师向学校申请,一年一次评定,资助面达%。参评研究生必须是全日制普通研究生。委托培养研究生、联合培养研究生不在此列。博士研究生一般给予一等学业奖学金资助。
(1)心血管外科:说起武汉协和不得不提的便是心外了。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成立于年元月。历经三十余年建设和发展,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心脏大血管外科中心之一,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领先行列。在年专科排名位居全国第六,近五年连续施行心脏移植术例,不仅手术量全国第一,而且近远期存活率达国际先进水平。科室有博导8人,推荐导师有:董年国,心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胸心外科分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心外分会副会长,协和心外的传奇人物。夏佳红,博导,医院党委副书记,中华胸心外分会委员。另外还有:张凯伦教授,杜心灵教授等
(2)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内科也是协和的老牌科宰,为“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卫生部第一批"冠心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和“心律失常(消融治疗和植入器械)诊疗培训基地”,教育部“生物靶向治疗重点实验室国务院第一批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推荐导听:廖玉华,博导心内科主任、现任武汉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教育部生物靶向治疗重点实验室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医院心內科主任、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心血管內科学科带头人、《临床心血管病杂志》主编。曹林生,博导,现任湖北省心血爸病学会副主委。陈志坚,博导,心內科副主任、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心律失常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湖北省心电生理与起溥学会常委,主持国自然两项。另外还有杨钧国教授、冯义柏教授等。
(3)血液科:为全国少数几个最早设置的血液病学专科,为中南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全的血液病诊治中心,近年在血液专科各类排名中稳居全国第五、六名:科室共有博导14名,硕导13人。导师首推医院院长胡豫,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和血液学分会副会长,但这种大牛基本被推免生给占了。其他还有邹萍,陈燕,刘新月教授等。
(4)耳鼻咽喉科:耳鼻喉科是卫生部-湖北省共建“工程”重点学科,综合实力全国一流,位居年专科排行榜全国第六名。摧荐导师:孔维佳教授,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同济医学院耳鼻堠科学研究所所长,担任过中华副主委。王彥君,博导,耳鼻喉研究所副所长。肖红俊,博导,中华医学会耳鼻喉头颈外科分会言委,科室副主任。其他还有陈雄,汪吉宝等博导。
(5)骨科:协和骨科是医院的第一个“院中院”,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成为全国骨科界“两面红旗”,拥有博导9名,硕导20余名,建立了八个成熟亚专业,骨与软组织肿瘤中心,导师有邵增务,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骨肿瘤组副组长;关节中心,导师有杨述华教授,曾任中华骨科分会常委,上任骨科主任八版外科学骨科关节章节的编者,不过现在年事已高,很少带研究生了。许伟华博导,骨科副主任,年轻有为,现为关节中心负责人;脊柱中心,导师有:杨操博导,骨科副主任,今年拿到国家课题资助多万;创伤中心,导师有:刘国辉博导,创伤中心首席专家中华骨科分会创伤组委员。其他还有王洪、郭晓冬、刘勇等博导。
(6)整形外科:医院是我国最早成立的整形美容专业机构之一,在年专科排行榜位居全国第七,推荐导师有孙家明教授,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副主委,擅长乳房、眼部、面部整形,据说每年都有很多推免的来找他,他对学生英语要求较高。
(7)麻醉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协和麻醉连续五年位居复旦版专科排名前六名。拥有博导5人,硕导9人。推荐导师有:姚尚龙中华麻醉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第三任会长,主编卫生部住培教材《麻醉学》;袁世萤博导,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常委;其他还有:陈向东、张诗海、武庆平等博导。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院在全国也位处前列。学科实力雄踞全国前列。国家级重点学科8个,分别是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呼吸内科、外科学(普通外科、器官移植)、泌尿外科、妇产科学、麻醉科、病理及病理生理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分别是内科学(传染病)、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医院的科研业绩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硕果累累,成就斐然,被医学界誉称为“同济现象”。
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突出科研思维的训练与科研技能的培训。在学期间,前期以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为主,以研究生高水平国际化课程为依托,着眼于研究生科研思维的训练,使其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后期以实验室的科研操作训练为主体,使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结合,使研究生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高年资住院医师的临床工作水平。
(1)普通外科:医院的普外科无疑同济的一张王牌,裘法祖、夏穗生、吴在德均是老一辈开创同济普外辉煌的著名医学大家!现陈孝平院士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常委兼肝脏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学分会副会长,医院器官移植研究生所长,八版《外科学》主编。在年专科排行榜上,医院普外位居全国第六名!胃肠中心是医院最早成立的专科国家首批重点学科,目前在消化道恶性肿瘤、疑难危重疾病的诊治在中南地区乃至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推荐导师有:龚建平教授,医院普外科主任,胃肠外科主任,肿瘤硏究所所长,中华外科分会委员。胡俊波教授,胃肠外科副主任,中华外科分会青委。其他如杨传永教授、严群教授等。肝胆外科中心于年成立,陈孝平院士任中心主任,现有博士后导师1人,博导4人,硕导5人。推荐导师:陈院士就不用说了,黄志勇教授,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副主委兼秘书长。其他如张志伟教授、张必翔教授、陈义发教授等。另外医院还专门设有器官移植专科,早在20世纪60年代,以裘法祖院士、夏穗生教授为代表的老一辈医学家开展了一系列腹部脏器移植。现为国家教育部和卫健委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学科,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专门从事器官移植临床与实验研究的综合性医疗服务与研究机构。
(2)妇科产科:同济妇产科在年专科排行榜位居全国第三,同济妇产科分为了普通妇科、妇科肿瘤、围产医学科和生殖医疗中心。普通妇科由我国妇产科先驱金问淇先生创建,推荐导师有王世宣、钟刚、何福仙等教授。医院妇瘤科为中华医学会妇瘤分会学术培训中心,现马丁院士为中华医学会妇瘤分会主委,八版《妇产科学》主编。马丁院士不仅临床技艺精湛科研项目及成果丰硕,而且对学生非常负责。其他推荐:如顾美娇、陈庭惠、王常玉、汪辉、高庆蕾等教授。
(3)康复医学科:医院康复医学科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康复医学科之一,年专科排行榜位居全国第三名,推荐导师:黄晓琳,世界卫生组织康复培沏与研究合作中心主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副会长。尤春景教授,康复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分会委员。(4)麻醉科:医院麻醉科由我国现代麻醉学奠基人之一金士翱教授创建,也是国内最早成立独立麻醉科室的单位之一。拥有博导4人,硕导16人,推荐导师:田玉科,麻醉研究所所长,曾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副主委。罗爱林,博导,中华麻醉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常委。张传汉,博导,现任中华疼痛学会委员,湖北疼痛学会主委。(5)呼吸内科:医院呼吸在年专科排行榜位居全国第9名。徐永健教授为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委,八版《内科学》主编,卫健委呼吸病重点实验室主任,同济医学院呼吸系统疾病研究所所长。其他推荐导师:熊盛道教授、张珍祥教授、赵建平教授等。
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院
医院是华中科技大学第三医院和第三临床学院、医院、医院,亦是湖北省卫计委唯一命名的“医院”。医院学科门类齐全,专科特色鲜明,以发展老年医学和康复保健事业为重点,以老年病诊治、康复为特色,是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学、科研为医院。我院各招生专业学制均为3年。硕博连读生5-6年,最少不得低于5年。
三、复试分数线
以下是年各医院复试分数线
医院分数线学硕分(政治60分,英语65分,西综分),专硕分数线分(政治60分,英语65分,西综分)。
医院分数线学硕分(政治60分,英语60分,西综分),专硕分数线分(政治60分,英语60分,西综分)。
医院专硕学硕分数线都是分(政治50分,英语50分,西综分)。
四、内幕消息
关于专硕和学硕的选择,北方院校普遍重视专硕,南方院校普遍重视学硕。华医院每年国自然项目都非常多,每年学硕招的都特别多,专硕少的可怜,科室大牛们都喜欢招学硕。从长远来看,学硕是更有前途的,医院转科,根本没时间搞科研,而学硕在读研期间形成了科研能力以及做出科研成果在以后的晋升和继续读博有很大的优势。专硕最大的好处就是培养周期比起学硕来要短,读完研后“四证”到手。但是医院招聘的门槛都要博士,而考博基本都是申请-考核制,没有文章很难再继续读博,专硕天天忙着临床根本没有时间搞科研,所以专硕考博还是很难的。学硕研二有机会转博,而且有科研成果的话读博机会更大,其最大的缺点是培养周期长,出来还得规培。但是像医院根本不缺临床上干活的大夫,他们想要的是科研型人才,医院的话,还是可以考虑选择学硕,医院,病人量大,临床技能的提高是迟早的事儿。但是最怕的是以后专硕和学硕分工明确开来,毕竟很多人学医就是为了当一个临床大夫,以后的政策千变万化。今年政策导向就初现端倪,为了迎接专培时代的到来,专博已经开始扩招,今年中山大学专博名额就扩招了个,其他院校也放出了扩招的文件,而且很多院校科研型博士改成了4年,国家政策的导向是临床和科研分开的趋势,读博容易以后可能不会是科研型硕士的优势,所以大家在专硕和学硕的选择上一定要慎重。至于专硕好还是学硕好,我不好做什么评论,就个人而言还是得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今后发展的目标来选择吧。
就考研来说,华科应该算是相当火爆了,以至于出现了逆天的分数线。医院65分的英语线卡了很多人,而医院分的总分线也是屌的不行,而且专硕81进56,专硕还不可以转学硕。我觉得报华科这么火爆的原因有几个,一个是同济医学院确实是老牌子实力强,另外一个是华科相对来说,特别的公平,让人很信赖。复试调剂优先校内调剂,可以先调临床未满的科室,也可以调基础。有句话是,上了华科的线,反正一般都是有书读的了,医院复试都是严格按照1比1.2来进行的。
报考医院的小伙伴表示,报考的人很多,生源质量也参差不齐。如果你是/或者双一流院校的本科出身,那么在同等初试成绩或复试表现甚至是稍微差一点的情况下,你可能会比其他来自于普通院校的学生优先录取或者被牛一点的老师所选中。但是也不必担心,看今年医院所录取的学生中还是有过半来自双非院校,所以,个人素质是最重要的。医院的复试成绩加权公式是:复试总成绩=初试成绩/5*0.6+复试成绩*0.4,医院是为数不多的初试成绩占60%的医院。也就是说呢高的初试成绩呢更有可能让你在复试中胜出,但是其实细细一算呢,即使你初试成绩比你的对手高30分,一加权的结果是30/5*0.6=3.6分,优势也不是很明显。而要在复试中要拿到同等分数的加权成绩则只需要比对手多拿9分的复试环节分,好好准备复试的话,多拿9分还是很容易的,而初试成绩要比对手多拿30分则并非易事。当然了,也不是说初试成绩高低不重要,如果能拿到初试高分,也是会有很多益处:比如复试时老师看到你很高的初试成绩,第一印象分就到手了;个人准备复试时的心里压力也会小一点等等。因为,不管是初试成绩还是复试成绩,一个原则就是多多益善。
最后总结一下,考研是一场痛与快乐并存的攻坚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切贵在坚持。考研成败的因素有很多,我们能做的就是全力以赴,把自己做的最好,面对最终结果时至少我们能说:我已尽力,不再留遗憾。同时考研期间,应劳逸结合,放宽心态,多做好事,多得一些心里安慰。到了明年七八九月份的话每天应适当安排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为后期的冲刺做准备。同时应该加强营养,每日多摄入蛋白、果蔬等食物,每日保证至少6小时的睡眠,尤其是早期切不可因为复习而牺牲休息时间,否则到了后期疲劳效应会非常明显,后劲不足。总之,相信自己,还有一年时间,考研的学子经过努力一定可以心想事成。
新浪微博:医考一次过